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与西莫罗斯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疗效方面的差别.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0年~2012年1月)、CENTRAL(1989年~2012年1月)、EMBASE(1980年~2012年1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2012年1月)公开发表的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对比西莫罗斯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RCT).以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评价两种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差别.统计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完成.结果 共6项RCT,5196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在再发重大心血管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方面(RR=1.00,95%CI:0.84~1.17,P=0.96)、支架内血栓形成(RR=0.53,95%CI:0.24~ 1.16,P=0.11)及再血管化方面(RR=0.88,95% CI:0.70 ~ 1.09,P=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维莫司洗脱支架与西莫罗斯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everolimus-eluting stent,EES)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ES和SES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手检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会议摘要及相关网站。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s,Meta分析显示,EES组与SES组之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OR=0.94,95%CI:0.76~1.17,P=0.60)、心源性死亡发生率(OR=0.97,95%CI:0.74~1.27,P=0.81)、心肌梗死发生率(OR=1.03,95%CI:0.83~1.27,P=0.80)、血运重建发生率(OR=0.89,95%CI:0.76~1.04,P=0.1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S组确定或者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于S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44~0.97,P=0.04)。结论在冠心病支架介入治疗中,EES能更显著降低支架术后的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但在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血运重建发生率与SES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everolimus-eluting stent,EES)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ES和SES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辅以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符合要求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及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s,Meta分析显示:EES组与SES组之间病死率(OR=0.98,95%CI:0.85~1.12,P=0.75)、心源性病死率(OR=1.05,95%CI:0.88~1.25,P=0.57)、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OR=0.92,95%CI:0.65~1.31,P=0.6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OR=0.95,95%CI:0.77~1.18,P=0.66)、支架内血栓发生率(OR=0.80,95%CI:0.49~1.32,P=0.39)、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OR=0.89,95%CI:0.26~3.04,P=0.8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EES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SES组(OR=0.66,95%CI:0.53~0.80,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冠心病支架介入治疗中,EES能更显著降低支架术后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但在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TLR、MACE、支架内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方面,与SES相似. 相似文献
4.
Gregg W等(N Engl J Med2010,362:1663—1674)观察3687例患者安装依维莫司洗脱或紫杉醇洗脱支架,但未接受常规心血管造影,1a内靶病变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猝死、靶血管部位心肌梗死、缺血导致靶病变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5.
既往研究已表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要优于紫杉醇洗脱支架。但是,这些实验因缺乏临床终点的证据而没有说服力。Stone及同事对美国66个中心的3687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洗脱支架。患者没有进行常规的造影随访。主要终点为1年的靶病变失败(target-lesionfailure)的复合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缺血导致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ZE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EES)的2年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初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655例,根据支架类型分为两组:ZES组(n=1637)和EES组(n=1018)。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药物应用方面均相似(P均>0.05)。在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方面,与EES组相比,ZES组SYNTAX积分更高,左主干病变、B2/C型病变的比例更高,置入的支架直径更大、长度更长(P均<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ZES组与EES组中MACE(5.4%vs 4.9%)以及各独立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ZES和EES为代表的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2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种支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与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资料表明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并不引起更多的早、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但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药物洗脱支架明显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和靶病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其有效性仍优于金属裸支架,尤其对于糖尿病等再狭窄高危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支架非常重要。现综述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与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心脏杂志》2018,(3)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everolimus-eluting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金属支架(everolimus-eluting metallic stents,EES)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的meta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地检阅了电子数据库以及最新国际心血管会议记录,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月8日,收集已公布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随访数据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1项临床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7 321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VS组较EES组有更高的明确/极可能支架内血栓(stent/scaffold thrombosis,ST)发生率[比值比(OR)=3.08,95%CI:2.04-4.66,P0.01],其中早期(OR=2.26,95%CI:1.26-4.03,P=0.006)及极晚期ST(OR=4.46,95%CI:2.01-9.89,P0.0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EES组。BVS植入患者在靶病变失败(OR=1.34,95%CI:1.11 to 1.60,P0.01)、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1,95%CI:1.31-2.23,P0.01)、有临床指征的靶病变血运重建(OR=1.51,95%CI:1.15-2.00,P0.01)以及总心肌梗死(OR=1.52,95%CI:1.22-1.90,P0.01)的发生率上均较EES组增多。然而,两组在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心因死亡、全因死亡以及全血运重建等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VS在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劣于EES,但仍需更多大型长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其长期安全性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支架置入30 d以后出现的晚期支架内血栓问题成为目前介入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有研究显示其发生的原因可能包括动脉的延迟愈合、动脉瘤形成及支架贴壁不良等。现就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晚期血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