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军红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9):142-143,147
阐述了群体运动的一般特点,分析并讨论了群体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够促进人们的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增强人们的集体意识,群体归属感,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品牌形成和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品牌形成的关键要素,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产生优势积累效应。不仅如此,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产生马太效应和产翁效应。  相似文献   

3.
李萱  陈朝阳  马燕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0,(33):223-223,225
社会比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人们通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自我评价的信息.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与比较的方向无关,与比较的具体情境以及条件有关.国外研究发现自我结构有力的调节着社会比较的结果.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开展新闻批评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新闻批评既提供了向纵深发展的良机,同时也给新闻批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新闻批评的现状,提出了新闻批评应避免的误区及如何提高新闻批评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  相似文献   

6.
刘倩 《工程与建设》2023,(4):1126-1128
文章探讨工程建筑地质灾害防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对环境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态影响、环境健康和工程建设影响,对社会方面的影响包括公众安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善及社会责任与公众教育增进。然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面临科技、政策、公众意识提升和全球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挑战。综合而言,地质灾害防治需平衡环境与社会效应,借助科技与政策,加强公众意识与国际合作。文章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促进工程建筑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喻梅 《科技信息》2007,(2):109-109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林纾译作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林译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是由于他适应社会背景和内在需求,满足读者要求和期待,对原著进行有目的的改写和再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来看,青年日渐成为集体行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基于青年骚乱事件的思考,以新媒体为视维,透视行动过程中交织的动员力量、分析心理效应在集体行动中的特殊影响。在保障青年权益以弱化心理效应产生基础、采取强制措施以瓦解心理效应功能发挥、加强媒体管理以消除心理效应负面影响等方面来提出集体行动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观赏石是指天然形成的以其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展现其自然美感,具有观赏、玩味、陈列的收藏价值的各种岩石、矿物晶体及生物化石。柳州一带所产奇石超过全国奇石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着数量大、品种多、质地佳的特点。柳州观赏石活动开展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赏石活动可以在文化、经济及旅游等方面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赏石活动的社会效应,加强管理、加大宣传、提高档次、打击假冒伪劣及更新运营理念等是未来赏石活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275名大学生的生活目标、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获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内部目标能够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外部目标阻碍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支持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减弱外部目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阻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建立正确生活目标导向机制,从家长、同学、教师等多主体协同的角度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在群体中生活的个体,其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是极不相同的.心理过程的方向、强度以及心理特点的性质、明隐等各有特点,这是由于群体心理背景和群体心理环境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群体心理背景和群体环境影响,以求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了搞清群体心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就必须明确个体、群体的概念以及群体心理的特殊表现、规律,以便利用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为思想品德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社会支持在人际自立特质和社会适应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57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人际自立的5个维度与社会支持、积极适应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适应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积极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适应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支持在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灵活和积极适应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在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消极适应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在人际灵活和消极适应关系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廖震峡 《科技信息》2006,(9):340-341
中国社会的腐败观念根深蒂固,除了思想教育、道德修养和制度安排上的原因外,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贪渎文化、不良的现实社会环境、恶劣的社会示范效应对此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谈运动中的观众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论述观众到场对运动成绩影响的有关问题 .介绍一些心理学家关于观众效应对社会促进的研究情况 .同时从运动心理学角度论述观众如何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和运动成绩的分割与解剖的各个方面与层面  相似文献   

15.
在着重分析知识失业带来的社会心理效应的基础上,试从家庭与个人、教育改革、国家宏观调控、重视心理咨询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聂永红 《太原科技》2007,161(6):16-17,19
论述了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集聚效应优势,探讨了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及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在资源节约中的作用,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在商业贸易危机的冲击下,催生了以“商战”思潮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的复兴。影响所及,引发了近代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诸如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晚清政府的所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以及制度重构等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梅雪 《科技资讯》2010,(34):231-231,233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重要目标,促进能源和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约型社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商业化气息浓重的流行歌曲歌词平台上,公益歌曲歌词以其卓尔不群的姿态努力地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且履行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然而公益歌曲歌词的发展还是很薄弱。因此,要深入分析公益歌曲歌词的主题与特性,探寻其创作原则与发展方向,明晰其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从而为我国公益歌曲歌词创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