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于有效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病情、预防便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伴有便秘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60例老年IC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5例,根据有无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IC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及疾病转归等。结果160例IC患者中,便秘患者占57.5%;便秘组发病年龄低于非便秘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48.8%);病变程度较重;治疗2周后黏膜完全愈合率63.0%低于非便秘组79.9%。便秘组中78.3%的患者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与非便秘组75.0%相仿。结论慢性便秘在老年IC中常见,是老年I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伴有慢性便秘的老年I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当慢性便秘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旦出现腹痛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发生,应尽早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在慢性便秘的发病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或粪菌移植等调节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案对慢性便秘有治疗作用。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30例,以3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粪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慢性便秘组和健康组Ace、Chao、Shannon和Simpson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获得优势菌属20种,均占所有菌属的80%以上,其中拟杆菌属是平均丰度最大的菌属。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物种组成不同,菌群特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98,P=0.001)。健康组普雷沃菌属、粪杆菌属、毛螺菌属相对丰度更高,而慢性便秘组瘤胃球菌属、志贺菌属、Parabacteroides、Alistipes相对丰度更高。健康组和慢性便秘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的物种分别为25个和2个。慢性便秘组Alistipes、颤螺菌属、瘤胃球菌属、Parabacteroide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而巨球型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 0.05)。结论: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健康老年人无差异,但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便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慢性便秘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80岁)老年慢性便秘病人肛门直肠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取高龄老年慢性便秘病人35例,同时选取非老年成人病人36例、年龄60~80岁老年病人35例,采用灌注式测压装置对病人进行肛管压力及直肠感觉容量的测定。结果高龄老年慢性便秘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明显低于老年及非老年慢性便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8和9.000,均P0.01);高龄老年慢性便秘组女性肛管最大缩榨压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36);伴有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的高龄老年慢性便秘病人的肛门括约肌矛盾运动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伴随症状的高龄老年便秘病人(χ2=4.65和χ2=4.27,均P0.05)。结论高龄老年便秘病人肛门直肠动力学不同于老年及非老年便秘病人,性别是影响高龄老年便秘病人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的因素之一。伴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的部分高龄老年病人的便秘可能与出口梗阻有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功能性便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可达10%以上。对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老年患者,便秘可导致生命意外。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尤其是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方法,生物反馈训练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根据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及肛门括约肌压,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分型,按照分型,指导生物反馈训练,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便秘属“虚秘”范畴,多与“肾虚”相关。我们自1990年12月以来,采用补肾润肠冲剂治疗老年慢性便秘30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慢性便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新思路提供客观依据.目的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7-03/2019-09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pation scoring system, CSS)、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S-SYM)、睡眠质量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CSS评分为19.63分±3.36分, PAS-SYM评分为1.59分±0.52分,SAS评分为58.92分±6.72分, SDS评分为57.74分±6.38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 0.05).睡眠障碍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为71.56分±3.38分、情绪评分为75.89分±2.9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6.86分±2.92分、躯体健康评分为80.25分±3.35分、心理卫生评分为78.36分±3.65分、总健康评分为76.19分±2.56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S、PAC-SYM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量表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症状,慢性便秘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性,≥65岁者尤为明显.国外调查显示社区老年人群便秘发病率为30% ~40%,养老院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50% [1];国内调查显示老年人群平均发病率为11.5%[2].  相似文献   

10.
背景功能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大多数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负面心理问题,严重者出现自杀,给医院带来不可比要的安全隐患.因此,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旨在探讨某三级医院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08/2019-08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制定抑郁自评量表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然后调查,要求患者均独立完成问卷,于发放后48 h内收回.结果本次发放调查问卷86份,在48 h内回收问卷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在回收的86份问卷中,根据评分结果得出50例患者抑郁评分≥50分,即为抑郁;其中最高评分为62分,最低评分为50分,平均为56.7分±7.3分.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抑郁者解决问题评分为0.52分±0.16分、自责评分为0.55分±0.20分、求助评分为0.52分±0.14分、幻想评分为0.55分±0.18分、退避评分为0.55分±0.16分、合理化评分为0.47分±0.18分,与非抑郁者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合理化与抑郁有相关性(P0.05),其中解决问题、求助与抑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8,-0.569, P0.01),而自责、合理化与抑郁呈正相关(r=0.765, 0.364, P0.01).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临床中应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疏导,以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