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细管辐射供冷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与温湿度独立空调系统相结合的毛细管辐射空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毛细管辐射空调采用高温水系统工况时,不同安装方式、水系统参数、空气设定参数等条件对毛细管空调供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裸露安装方式的毛细管辐射供冷能力约为表面与金属板结合的2倍;采用室内空气温度28℃条件比26℃条件下的供冷能力高20%~30%;通过调节流量降低泵耗的方式会使毛细管辐射空调供冷量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毛细管网空调末端的换热性能,对郑州中南科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会议厅毛细管网空调辐射系统空调末端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在该系统上进行了冬季供暖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毛细管网辐射末端的平均换热量和综合传热系数,分别为38.95 W/m2和4.14 W/(m2·K),与已有经验数据基本吻合,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局限性,该结果有待进一步校核。  相似文献   

3.
在夏季典型工况下,对一个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系统主要包括:96 m2的真空管集热器、额定制冷量为8 kW的吸收式制冷机、容量为3t的热水储水箱、500 L蓄冷水箱以及50 m2冷辐射吊顶.试验结果显示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平均为3.9 kW,每天达到的平均制冷时间为10 h.分析了室内的热舒适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斌 《江西能源》2013,(4):53-56
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人们对室内生活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采用一种更先进、更节能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就显得日趋重要。毛细管型辐射供暖与供冷系统因具有舒适度高、节能效果显著、节省建筑空间等的优点逐渐被广泛采用。对以毛细管为末端的毛细管型辐射供暖与供冷系统布置形式作了介绍,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及优点。以辐射供冷为例,探讨了辐射冷系统的末端一毛细管席供冷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型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介绍了位于北京天普集团工业园区的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阵列、溴化锂制冷机、热泵、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系统以太阳能为主,热泵为辅,可以完全满足新能源示范大楼全年的空调、采暖及生活热水的需要。介绍了系统的技术参数及部分运行数据,分析了系统的特点及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华  王宜义 《节能技术》1997,(4):44-46,15
本文分析了影响冻蓄冷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因素,建立了一个评价冰蓄冷空调经济性的模型,归纳出评价冰蓄冷空调系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五项指标,高峰用转移率,蓄冷率,制冷机容量变化率,性能系数降低率,增加投资回收年限。  相似文献   

7.
空调系统能量回收节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空调编排风量及制冷机机组冷凝热的回收,节约能量,提高空调系统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空调系统特征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阳能空调系统中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运用一新无因次参数,建立了表征太阳能空调系统热性能特点的特征方程,揭示了系统日制冷量与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以及太阳辐射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将该特征方程用于计算-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年制冷量,介绍了特征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散热器、供暖地板、风机盘管、毛细管辐射平面等4种室内供暖末端设备的采暖特点;阐述了4种采暖设备的传热机理及热舒适性;利用火用分析方法进行能量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毛细管辐射平面空调系统可比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节能52.82%。供暖末端设备的节能分析为供暖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影响冰蓄冷空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因素,建立了一个评价冰蓄冷空调经济性的模型,归纳出评价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五项指标:高峰用电转移率,蓄冷率,制冷机容量变化率,性能系数降低率,增加投资回收年限。  相似文献   

11.
李忠辉  吴志湘 《节能》2012,31(9):73-75
江阴市某纺织品整理车间设计空调系统,对车间进行降温,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针对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室内温湿度和适当放宽室内温湿度(在人体舒适区域内)时,提出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空调方案及蒸发冷却空调方案,并根据各自方案的特点、风量及制冷量等情况,得出应用蒸发冷却空调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此车间的特点,对方案进行优化,使得蒸发冷却与工位送风相结合,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更低、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厨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芬  董茂盛 《节能技术》2006,24(6):531-533,541
针对已有的厨房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导致换气次数高、能量消耗过大等现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计思路:根据厨房内污染物产生源的分布和厨房自身的运作特点,划分空调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以空气幕送风方式将室外新风直接送到炉灶周围,高效率地满足炉灶燃气燃烧需氧量要求,并利用风幕的空气动力控制污染物溢出,减少残留率;采用主、副送排风系统,以满足厨房在不同工作时段下空调系统节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对济南某星级酒店空调系统改造项目进行节能分析,探讨了对使用年限较长、建筑能耗较大的既有建筑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对该酒店空调系统设计的特点、设备配置以及装修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空调方案进行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性,为同类型酒店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基于寿命期内平均单位冷量总费用指标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分析的模型并结合实例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某智能大厦空调系统冷源方案—水冷冷水机组与风冷冷水机组,分别从设备性能数据、设备初投资、全年运行维护费用、补水量、制冷性能、震动和噪声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两种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相当,但由于群楼屋面未能提供足够空间放置风冷冷水机组,最终选用水冷冷水机组作为本项目的冷源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中原经济区职业教育培训学校水蓄冷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工程案例,采用配合蓄冷空调动态负荷的跟踪监测系统,相比传统空调系统日平均节约电费为12 704.60$,可转移非低谷电量41.28%。通过对系统负荷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分析了空调输出负荷与实际所用负荷匹配技术的相关性,以期合理调控空调区域负荷需求、适时提供制冷量,旨在实现系统节能降耗和减少实际开机容量,为类似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运行及空调动态负荷监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冷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轮除湿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中,湿负荷由热量来承担、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降低能耗。天然气发动机直接驱动制冷与转轮除湿相结合,与常规冷冻减湿系统相比,空调系统的湿负荷越大,复合系统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solar energy is able to power the heat-driven refrigeration, its contribution is quite limited due to the conventional cooling requirement. In building air-conditioning, it is common to supply low temperature chilled water, usually in 5–7 °C. If this temperature can be elevated, it woul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to harness solar energy and minimize auxiliary heating. Solar refrigeration would then be more effective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by providing 15–18 °C chilled water instead. In such provision, radiant ceiling cooling can be coupled to handle the space cooling load, particularly space sensible load. And the space latent load and ventilation load are handled by a separate dehumidification provision, like the heat-driven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Therefore, a solar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formulated, using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chilled ceilings an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In this study, the year-round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solar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were evaluated for two typical office types. The performance metrics include the solar fraction,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solar thermal gain,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oor conditions.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the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orked with the three common types of chilled ceilings, namely the chilled panels, passive chilled beams and active chilled beams. The solar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s also benchmark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vapou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for office use.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solar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hilled ceilings, the passive chilled beams is the most energy-efficient option to work with the sola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for space conditioning in the subtropical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