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 Dot-ELISA)检测128份接种伪狂犬病病毒(PRV)前后的实验猪血清及49头份现地猪血清,并与微量病毒中和试验(MIVN)作比较.结果,Dot-ELISA 能检出抗 PRV 特异抗体,与MIVN 的检出符合率为95.9%,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Dot-ELISA 检出人工感染猪血清抗体的时间(接毒后第5天)早于 MIVN(接毒后第9天).Dot-ELISA 检测猪血清 PRV 抗体,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适合于大批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根据10头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猪的间接血凝试验(IH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猪感染后第14天血清抗体达到阳性滴度.第21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第28天开始下降。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14~28天。ELISA比IHAT抗体检出时间早.抗体滴度高.维持阳性抗体滴度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人工感染猪弓形虫病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0头人工感染猪IHAT和ELISA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动物感染后第14天血清抗体达到阳性滴度,第21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第28天开始下降。ELISA比IHAT抗体检出时间早,抗体滴度高,维持阳性抗体滴度的时间长。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14 ̄28天。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的单抗第二抗体夹心法(单抗二抗法),检测人工感染弓形体病兔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CIC),并与多抗(PcAb)第二抗体夹心法(多抗二抗法)及间接法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1.应用单抗二抗法检测感染弓形体后第4天,兔血清 CIC 阳性率为38%,至第6天阳性率达95.2%.显示了高度敏感性。2.单抗二抗法与多抗二抗法相比.在1~60天 CIC 的累积阳性率、OD 均值,前者均高于后者(P<0.01).有显著差异.3.交叉反应:与血吸虫病,本法为4.8%,间接法为21.4%;球虫病,本法为0%,间接法为12.1%.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5.1.3血清学检查可用四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PRRS病毒抗体。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PMA):本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操作复杂、费用高;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本方法可最早于感染后6d,一般于感染后两周检出抗体,抗体效价于感染后5~6周达到峰值(1∶40000);血清中和试验(SN):因SN抗体比IFA出现得晚,所以本法对急性感染的检出率较低。Yoon氏等于1994年对本法进行了改进,加入了20%的新鲜猪血清,从而提高了本法的敏感性,可于感染后10d左右检出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本法的特异性比IPMA法更敏感,且操作…  相似文献   

6.
为更准确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猪非结构蛋白抗体变化规律,选取3种不同的试剂盒,分别检测接种O型口蹄疫病毒猪FMDV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试验数据表明,人工感染O型口蹄疫病毒猪最早在感染后第5天检测到非结构蛋白抗体,至第7天3ABC抗体全部转为阳性;3种试剂盒检测最早3ABC抗体与症状对应关系有差异,每两种商业试剂盒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A试剂盒显示出最大的灵敏度,而B试剂盒显示最高的特异性,C试剂盒的敏感性依可疑样品的处理方式而变化,因此对3种试剂盒进行比较,发现A试剂盒更稳定,更适合于猪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集自然感染猪瘟患猪20头发病后各日眼结膜上皮细胞作直接免疫荧光检验,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检出率随之提高,其中发病第2天检出率28.6%,第3天31.25%,第4天50%,第5天78.5%,第6天90%,第7天88.9 %,明确了应用本法诊断猪瘟的标准时间在发病第5天以后,检出率达78.5%以上。还用本法检验兽医技术人员临床诊断判定为猪瘟的患猪521头,获得了发病后各日病料的阳性率,临床诊断猪瘟的可信度,其中发病第2天为23.8%,第3天以后为 42.4 %~ 62.8%。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阻断ELISA试剂盒和间接ELISA试剂盒,分别对人工感染猪和自然感染猪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 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CV2攻毒组和PCV2攻毒后佐剂KHL刺激组试验猪用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CV2抗体均于攻毒后2~3周出现,6~8周达到最高,至第16周仍维持较高水平。PCV2攻毒后佐剂刺激组猪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V2攻毒组。PCV2自然感染猪用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一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病猪抗体阳性率为99%,PMWS亚临床感染猪抗体阳性率为95%,PMWS发病猪抗体水平多数高于亚临床感染猪。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serotype2,PCV-2)高免卵黄抗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自制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苗,免疫SPF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PCV-2高免卵黄抗体,对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无菌检验、活体动物安全性检测,用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效价检验和人工感染保育猪治疗试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体效价达到1∶64;人工感染治疗试验治愈率达100%;临床试验治愈率为96%,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用“兔瘟”病兔肝脏乳剂制备的冻融抗原对感染“兔瘟”毒的兔血清进行琼脂糖免疫扩散检查,检出特异性抗体。各批抗原对阴、阳性血清检验结果一致.对人工感染耐过兔血清,在接毒后第7~9天可检出沉淀抗体,抗体持续期最少可达80天。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量中和试验(M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对三种不同途径即滴鼻、口服和肌肉注射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12头仔猪的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感染猪在第1~2周时即可测出抗体,3~5周后抗体滴度达高峰,抗体持续时间最短为18周,最长可达22周以上。其中以肌注和滴鼻组抗体产生较早,而口服组稍晚。肌注组抗体上升较快,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而滴鼻和口服组抗体上升稍慢,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正> 旋毛虫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病。目前已发现有60多种哺乳动物为其宿主,肉用动物中主要是狗和猪。关于人感染旋毛虫的事例,世界各国报道很多,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近年来,我国发生人感染旋毛虫病的事例日益增多,地区范围也日益扩大。其中狗肉在旋毛虫对人的感染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吉林省大安县(1975)、辽宁省抚顺市(1979)、吉林省舒兰县(1981)均因吃狗肉而发生人感染旋毛虫病。因此,对狗旋毛虫病必须引起重视。1983年我厂为生产出口狗肉,屠宰狗1000只,通过宰后旋毛虫检验,我们对吉林省部分地区狗感染旋毛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引起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猪的感染较为普遍,人、鼠、犬、猫都可感染.本病在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验项目列为首要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进行人工感染猪实验。以RPHA和RPHIA检测体液EHFV抗原与抗体,IFA检测组织中EHFV抗原。结果分别在人工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开始从血清、尿、粪、唾液等样品均检出EHFV抗原与抗体,而且从肺、脾、肾、脑、淋巴结检出EHFV抗原,对照组均为阴性。选用EHFV抗原阳性样品再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特异性荧光物质。结果表明,猪感染EHFV后,在体液中分布广泛,既能在体内复制增殖,又能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感染性病毒抗原,污染外环境,具备作为EHFV传染源的条件,而且是EHFV的敏感动物。然而从猪脑组织中检出EHFV抗原,说明EHFV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参与损害,由此提示EHF病人早期出现神经症状,似乎病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猪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发病较普遍。人感染旋毛虫病后治疗困难,医药费用较高,治疗不当甚至引起死亡。故肉食品检疫中,猪旋毛虫的检验是进行检查的首要项目。笔者13a来共参与检疫检验猪胴体9.5万多头次,累计检出猪旋毛虫135头次,占检出寄生虫病变的5%。猪旋毛虫病与毛细血管出血有很多相似点。为了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现将鉴别方法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毒株对猪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用Marc-145细胞培养云南地方株YN-2011PRRSV毒株,攻毒组仔猪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方式感染毒株,对照组仔猪以相同方式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观察仔猪体温、临床状态,分别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采集仔猪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PRRSV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攻毒组仔猪出现精神沉郁、腹泻、耳朵发红、皮肤发绀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临床症状;血清中PRRSV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20天极显著上升且达到抗体阳性临界值(P0. 01); TNF-α水平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高于对照组,除第14天外均差异极显著(P0. 01); IL-1β及IFN-α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 0. 01),二者在感染后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在感染后第7天攻毒组仔猪出现病毒血症,第14天病毒血症消失。说明云南地方株PRRSV YN-2011对仔猪有致病力,使仔猪PRRSV抗体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α水平均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肠道,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猪旋毛虫病的流行和蔓延,不但危害养猪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人们日常的食品安全.人一旦摄食了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很容易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因此,猪旋毛虫病在食品卫生检验中被列为首要项目.为更好地控制和消灭猪旋毛虫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主要从该病痛原、生活史、流行特点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猪囊虫、旋毛虫病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传统的检验方法是屠宰后剖检、压片镜检,检出病猪销毁处理,造成了很大积极损失.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活体检验猪囊虫、旋毛虫病,对病猪进行有效治疗,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试验检测了仔猪接种两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疫苗(1-2-7型)后的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接种两种不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后,仔猪的抗体平均阻断率和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首免后第21天,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平均阻断率和阳性率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二免后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抗体平均阻断率和阳性率逐渐升高,在二免后第30天(即首免后第60天)达到第2次高峰,随后抗体平均阻断率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幅度不大;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平均阻断率在首免后第44天略低于抗体保护临界值,抗体阳性率在首免后第37天稍高于合格率;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平均阻断率在首免后第30天时已经接近抗体保护的临界值。说明在猪的整个生长阶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疫苗需要免疫2次,且二次免疫的时间应在首免后第30~37天为宜。  相似文献   

20.
蓝耳病阴性猪PRRSV攻毒试验结果及在血清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良圻原种猪场2009年在后备猪采用血清驯化,以保持猪群蓝耳病的稳定。为进一步了解公司内部所用猪蓝耳病病毒的特性,用同一猪蓝耳病病毒的不同拷贝数(0、20、40、400、4 000和20 000)分别对6头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性仔猪进行攻毒试验。病原检测:攻毒24h后,除阴性猪外,5头猪均抗原检测到PRRSV病毒核酸,抗体检测;攻毒后的前6 d抗体均为阴性,7 d后攻毒猪只抗体逐渐转阳;第9天抗体全部转阳且较第7天有大幅升高第11天后,整体抗体稍有上升但较缓慢,攻毒21 d后,各猪只抗体值在1.7~2.3之间。表明20个病毒拷贝数就足以感染猪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