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米力农和尼卡地平对桡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 :桡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接触技术取桡动脉并测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分别给予硝酸甘油、米力农或尼卡地平后再次测量桡动脉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尼卡地平组用药后血压下降明显 ;硝酸甘油和米力农组术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静脉输入硝酸甘油或米力农后 ,桡动脉血流量增加 ,差异显著 ,但手术前后血流量增幅在两组之间并无差异。尼卡地平组给药后的桡动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硝酸甘油和米力农能够增加桡动脉的血流量 ,适合用于缓解桡动脉 冠状动脉移置术后桡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在合并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瘤央闭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作用及安全性,并与硝酸甘油对比。方法36例合并高皿压确诊颅内动脉瘤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苦地平组18例(I组)和硝酸甘油组18例(Ⅱ组),手术开始需要降压时分别静脉泵入尼膏地平与硝酸甘油,连续监测两组降乐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可达到较理想的降压效果,但尼卡地平对CVP、HR影响小于硝酸甘油(P〈0.05),对颅内压影响硝酸甘油组较尼卡地平组明显(P〈0.05),对尿量影响无差异。结论尼卡地平用于合并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瘤手术中降压作用迅速平稳,与常规降压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程丽芳  陈云  张焕芳  陈沙 《广东医学》2016,(Z1):219-220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静脉注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危象紧急降压的降压效果和母婴的安全性。方法观察接受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两种药物进行紧急降压治疗的孕期高血压危象197例患者,心电监护仪观察24 h血压、心率变化,妊娠结局和药物使用剂量、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尼卡地平的降压效果均优于硝酸甘油,且其在延长妊娠时间、降低死胎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的效果也较硝酸甘油明显,但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26.67%)。结论尼卡地平降压起效快、降压平稳、使用后能改善妊娠结局,但使用时应警惕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NTG)、维拉帕米(VP)和罂粟碱(PA)3种药物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桡动脉标本,采用组织浴槽方法,分别比较3种药物成分对离体痉挛桡动脉的治疗作用和经过药物预处理后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结果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VP、NTG和PA溶液均可以在11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最初的3min内,NTG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NTG>VP>PA。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试验中,VP与NTG和PA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冷藏24h后,VP仍能预防血管痉挛(P<0.05),而NTG和PA组几乎没有作用,后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药物最终都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的痉挛,应用NTG缓解治疗已经痉挛的桡动脉效果比较明显;应用VP对桡动脉进行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桡动脉的痉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控制高血压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40例双瓣膜置换病人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升至10.67kPa时给予尼卡地平(尼卡地平组)或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组)治疗。观察两药起效时间,维持MAP在6.67~9.33kPa时所需剂量,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搏情况以及停机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尼卡地平组将MAP从10.67kPa降至6.67~9.33kPa的时间及维持MAP在6.67~9.33kPa的剂量与硝酸甘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63、10.00,P〈O.05)。尼卡地平组有17例(85%)、硝酸甘油组有9例(45%)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搏,尼卡地平组自动复搏率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x^2=7.03,P〈O.05)。结论CPB中尼卡地平较硝酸甘油降压明显,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黄大岗  熊静 《西部医学》2013,(12):1826-1827
目的 比较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尼卡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降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乌拉地尔组低于另2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尼卡地平(predipine,佩尔地平)通过钙拮抗机理而发挥扩张脑血管、冠状血管及降压作用,对术中异常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本文观察两种剂量尼卡地平用于术中出现的异常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40例术中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尼卡地平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56例行胸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随机平均分为尼卡地平组和硝酸甘油组,分别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或硝酸甘油0.01mg/kg,继以0.02mg·kg-1·h-1泵入,拔管后即刻停止。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10min的心率(fH)、收缩压(pSB)、舒张压(pDB)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拔管前应用硝酸甘油和尼卡地平均可有效降低血压,但硝酸甘油降压不平稳,心率增快,增幅较大,拔管后10min心率和RPP仍未恢复;尼卡地平降压作用平稳,心率增幅较小,拔管后10minRPP和心率均可恢复到术前水平,不良反应也较轻。结论:尼卡地平可有效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血压升高,但不能明显抑制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脑氧供需平衡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尼卡地平联合硝酸甘油降压组,Ⅱ组为硝酸甘油降压组,Ⅲ组施行颅脑手术未行降压的对照组。Ⅰ组、Ⅱ组降压以平均动脉压(MAP)基础值的60%~70%持续至手术重要步骤结束,Ⅲ组未行降压。连续监测MAP、心率(HR)、最小肺泡气浓度(MAC),并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颈内静脉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Ⅰ组降压后血流动力学稳定,Da—jvO2和ERO2下降;Ⅱ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ERO2、Da—jvO2显著增加;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β2-MG均无明显升高,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卡地平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不影响脑组织氧供并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比单纯用硝酸甘油降压更安全;并且对肾功能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硫酸镁、尼卡地平2种药物单独、复合使用在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的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肠癌患者60例,术前已诊断为高血压,ASAⅡ-Ⅲ级,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20例:硫酸镁组(Ⅰ组):硫酸镁50mg/(kg·h);尼卡地平组(Ⅱ组):尼卡地平15μg/(kg·h);联合用药组(Ⅲ组):硫酸镁25mg/(kg·h)+尼卡地平7.5μg/(kg·h)。观察患者入室时(t1)、静脉泵注药物10min后(t2)、外科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30min(t5)的SBP、DBP、H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硫酸镁组手术后30min SBP、DBP均恢复正常(P〉0.05)。与硫酸镁组比较,手术结束时与手术结束后30min尼卡地平的降压作用还存在,联合用药组使用一半剂量,降压作用仍然持续到术后30min。与术前相比较,尼卡地平组用药10min后出现HR增快持续到手术结束后30min,硫酸镁组在切皮时和手术结束时心率减慢(P〈0.05),但术后30min恢复至基础水平。和尼卡地平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硫酸镁组HR明显下降(P〈0.05);和硫酸镁组比较联合用药组HR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硫酸镁复合尼卡地平能维持围麻醉期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林文果  刘丽  何江  梁超 《四川医学》2010,31(5):592-593
目的对比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桡动脉应用硝酸甘油、地尔硫及联合地尔硫和硝酸甘油防治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20例经绕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诊疗患者,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后在鞘管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地尔硫5mg,联合硝酸甘油200μg和地尔硫2.5mg,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记录注入药物前、注入后患者最高(或最低)心率、最低血压、心电及观察桡动脉痉挛、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情况。结果①联合药物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率均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地尔硫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联合药物组对心率和心电的影响低于硝酸甘油组和地尔硫组,但3组间对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局部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可以更有效防治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并且对心率、血压和心电无明显影响,且患者耐受能力好,并发症少,比单一应用硝酸甘油或地尔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后防治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疗效。方法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婴儿随机分成米力农组与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分别静脉泵入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2组病例的mBP、HR、CVP、Uv、DD、TACR、MVT、ICUST等项目。结果其中mBP、UV、TACR2组无明显差异,而HR、CVP、DD、MVT、ICUST等项目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力农防治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后低心排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药物预防桡动脉痉挛(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术患者进行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及地西泮干预,观察各组药物及相应药物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4组(A、B、C、D),A组予硝酸甘油200μg和维拉帕米1 mg;B组予硝酸甘油200μg;C组予维拉帕米1 mg;D组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每组随机分为2亚组(A1、A2;B1、B2;C1、C2;D1、D2),1组术前30 min给予地西泮0.15 mg/kg(年龄>65岁剂量减半),2组不应用地西泮。分别观察各组内和组间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情况。结果实际入选病例数1167例,平均年龄(65.7±8.3)岁,男621例,女546例;桡动脉痉挛发生率A1(3.4%),A2(4.1%);B1(4.2%),B2(5.4%);C1(12.4%),C2(14.8%);D1(23.6%),D2(33.8%),组内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A1与B1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维拉帕米与单用硝酸甘油效果最佳,再次为单用维拉帕米,术前应用地西泮可减少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不明确。故主张单独应用硝酸甘油,不必要术前常规应用地西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yophilizedRecombinantHumanBrainNatriureticPeptide,Lrh—BNP)与米力农(Milrinone)治疗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cardiomyopathy,PPCM)的疗效。方法对52例PPCM患者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分别应用米力农和Lrh—BNP治疗。结果Lrh-BNP组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米力农组(79%);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的比值(E/A)、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24小时尿量、呼吸困难均可得到明显的改善。但Lrh—BNP可以更明显地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心率、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结论Lrh—BNP可以更明显地改善PPCM患者心功能,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修平 《河北医学》2013,19(2):197-198
目的:对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实施局部麻醉给桡动脉痉挛(RAS)带来的预防成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经桡动脉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476例分2组,试验组238例,均采用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该混合液是由从5rag的硝酸甘油注射液再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选取出来的5mL+5m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1-2mL的麻醉混合液进行局部浸润;对照组238例,采用l-2mL的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麻;当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穿刺成功之后,将300ug硝酸甘油、30rag利多卡因、3000iu普通肝素钠经鞘管注入;对手术中RAs发生几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RAs8例(3.4%),对照组RAS24例(10.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时,选取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注射液,可以大大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几率,使得手术成功的几率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分析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 )对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和机械效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心内植入压力、容积测定装置的犬模型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 -评价左室功能的“金标准” ,系统分析自主神经阻滞前后米力农对左室舒缩功能和机械效率的影响。结果 阻滞自主神经前 ,米力农加快心率 (HR) ;使每搏容积 (SV)和射血分数 (EF)增加 ;使左室收缩末期压力 (PES) -收缩末期容积 (VES)、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 -舒张末期容积 (VED)和心搏功 (SW) -VED三种关系位置左移 ,斜率增加 ,表明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 ;并提高左室舒张速率 (TC) ,加速左室舒张。米力农还能够使每搏功 (SW )、EES/Ea和SW /PVA值增加 ,改善左室与动脉系统的耦联 ,增强左室机械效率。阻滞自主神经后 ,这些变化仍然存在。结论 米力农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提高左室机械作功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米力农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肌顿押的治疗效果。方法杂种犬21条,制作局部心肌顿抑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I)、肾上腺素(Ⅱ)、米力农(Ⅲ)和米力农+肾上腺素(Ⅳ)治疗。分别于用药后5、10、30、60min及停药30min测定血流动力学和缺血区心肌氧供、氧耗变化。并于用药前和停药30min切取左室心外膜下心肌组织作电镜检查。结果三治疗组用药后CO、冠脉流量(CBF)均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依次为Ⅳ>Ⅲ>Ⅱ,Ⅲ、Ⅳ两组SVR显著降低,Ⅱ组无明显变化。MERO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力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8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40例,A组为多巴胺组,B组为米力农组,术后72小时后,复查心脏超声,了解心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评估心功能。结果:米力农组因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多巴胺组2例死于低心排,余病人恢复良好,多巴胺组较前心功能明显增加,米力农组心功能增加更加明显。结论:米力农在冠脉搭桥术后应用是安全、有效,必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