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阐述了进行实验观察指导的重要性,从培养实验观察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三个方面提出了实验观察指导策略:通过联系生活,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兴趣;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具体观察方法,帮助学生将学科视角融入观察,帮助学生领会科学范畴及其关系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培养观察的目的性,优化观察记录,鼓励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深化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同样不可小视。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引导观察,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理解,培养理解力;任务驱动,培养注意力和思维力;动脑动手,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应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没有观察,就没有物理科学。观察力是指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对现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性因素的认识能力,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前提。可通过举例使学生充分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围绕目的进行观察;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用恰当的语言引领学生观察;指导学生细致、准确地进行观察,并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的思维习惯;有意识地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其次,应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观察活动;最后,还要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相似文献   

7.
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能为他们深刻领会知识提供鲜明而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而且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对他们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呢?加强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课堂教学,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练习训练;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8.
娄坤明 《成才之路》2012,(31):46-46
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课外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开发智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9.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导学生看图学文的重要内容。教看图学文《秋天》时为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图,在读课文、背诵课文时加上动作来加深按方位顺序看图的记忆,进行一系列拓展练习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看图模仿课文语句说话,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秋天,写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验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媒介,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仇加华 《文教资料》2005,(24):172-17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先导,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以实验为基础,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2.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科学的态度;二、培养观察兴趣;三、培养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1、观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观察的程序性;3、观察的精细性和深刻性;4、观察的比较;5、写观察记录或观察日记);四、观察材料要符合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和具有观察对象的预备知识;五、要有形象化语言的帮助;六、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为基础,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强调观察以及观察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当增加学生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点体现为:欣赏力培养,旨在师生互动,先入为主地抓住学生的学书心理;观察力培养,意在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感悟力;模仿力培养,在于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事物的能力;领悟力培养,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触类旁通能力;创造力培养,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自学力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创设情景,诱发思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于观察;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四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适应当今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吴麟 《教师》2012,(11):40-41
观察习惯的养成、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及提高写作能力均具有重大意义。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日积月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创设观察情景,让学生便于观察。专注地观察是发现的先导,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17.
观察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觉能力,是迅速而敏锐地注意有关事物重要细节和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各种途径和方法。要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习惯;必须明确观察目的;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注意观察顺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观察能力是指在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信息,联系数学知识,构造数学模型,进而认识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能力。本文从激活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观察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寻找多样化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观察敏锐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学习,实现优化写作教学效果的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充分利用问题引导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兴趣;明确观察能力培养目标,灵活运用教育引导方法;加强生活化引导力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设置主题性观察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等策略,结合小学生思维状态特征科学运用相关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为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观察中、多角度的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构思、选材、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想象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