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水县1997~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建水县10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分析,明确当地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为儿童生存状况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用PEMS软件做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升降趋势分析.结果 建水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但1~4岁儿童死亡率10年间下降不明显;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55.8%、79.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构成比为70.3%;新生儿和婴儿前3位死因主要是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结论 10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炎仍是第1位死因.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必须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我市儿童生存、保护战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石嘴山市两区-县各级妇幼机构上报的545例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按年龄别、死亡率、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对照分析. [结果]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时期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期,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2.48%,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47.52%;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2.57%;28 d~11月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9.82%.故本市各年龄时期儿童死亡位次依次是新生儿期、1~4岁儿童期、28 d~11个月婴儿期,且2002~2007年具有相同的规律. [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因与1岁以下死因前5位病种相同,且各种畸形均占到第1位,其中先心病占首位,其次为神经管畸形,防止各种畸形是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率的关键. 主要时期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期,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2.48%,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47.52%;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2.57%;28 d~11月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9.82%.故本市 年龄时期儿童死亡位次依次是新生儿期、1~4岁儿童期、28 d~11个月婴儿期,且2002~2007年具有相同的规律. [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因与1岁以下死因前5位病种相同,且各种畸形均占到第1位,其中先心病占首位,其次为神经管畸形,防止各种畸形是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率的关键. 主要时期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期,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5年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髓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6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90‰,新生儿死亡率为3.28‰,婴儿死亡率为4.14‰,1-4岁儿童死亡率为0.52‰。②5岁以下各年龄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0.7%,新生儿死亡占70.4%,婴儿死亡占88.9%,1-4岁儿童死亡为11.1%。③具有常住户籍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1‰,流动户籍为8.4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13.51,P〈0.01)。④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先天异常、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肺出血和其他疾病。结论:降低婴儿、新生儿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预防出生窒息仍然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当务之急;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开展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研究,对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等进行分析,掌握儿童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儿童生存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达到降低儿童死亡率的目的,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3年的监测,开平市年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5.57‰,婴儿死亡率为6,6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35‰。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畸形、肺炎、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现对近3年的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昆明市7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儿童死亡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10-2016年昆明市本地户籍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2)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8.2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9.42%,早期新生儿死亡又占新生儿死亡的73.88%,提示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3)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意外死亡、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意外死亡是1-4岁组的第一位死因。结论 (1)降低婴儿、新生儿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2)不同年龄组儿童间主要死亡原因不同,婴儿期重点在预防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努力减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进而最终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山市自1993年参加合作项目工作8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采用“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所用的诊断和标准,对昆山市1993年-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3年的21.10‰下降至2000年的9.64‰,早期新生儿、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也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自开展合作项目工作后,我市围产保健、出生缺陷和儿童保健三个监测系统日臻完善,基层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而肺炎和意外死亡率的上升应成为我市儿保科研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蔡妙玲  曾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24-3227
目的:了解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与2006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下降(χ2=5.681,P<0.05),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χ2=6.697,P<0.05)。新生儿死亡率最高,主要是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4.67%)。先天性心脏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早期新生儿的首位死因是早产低体重,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结论: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孕产期的保健质量和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6-003年长治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措施进行评价。方法:调查1996-2003年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死亡率。结果:2003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比1996年下降了66.21%、67.37%、65.36%。死因顺位发生了变化。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婴儿死亡的前2位原因。结论:要加强对乡村两级妇幼人员的培训,重视产前检查,筛查出生缺陷,开展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9.
杨军 《中国保健》2007,15(15):114-116
目的掌握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了解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状况.方法对2001~2005年东川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和1~4岁儿童分别占71.77%和28.23%.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死亡;婴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新生儿疾病、肺炎、意外死亡、腹泻;1~4岁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意外死亡、肺炎、腹泻、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肺炎、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腹泻.结论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成绩显著,说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余市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进行分析。方法调查新余市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死亡病例填写死亡报告卡,死因诊断、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按方案要求进行补漏调查。结果新余市2007—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与2007年比较,农村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岁以下儿童2007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27%)、新生儿窒息(17.43%)、先天性畸形(14.22%),而2011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意外伤害(29.37%)、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6.78%)、肺炎(16.08%)。结论 2007—2011年新余市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死因中新生儿窒息下降尤为显著,意外伤害成为首位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颖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22-1123
目的了解佛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佛山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婴儿、1~5岁儿童死亡分别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9.48%、30.5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9.99%。新生儿死亡死因顺位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婴儿死亡死因顺位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1~5岁儿童死亡死因顺位为:溺水、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其他意外。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重视对医务人员进行适宜技术的再培训,普及孕产期保健及科学育儿知识,开展儿童安全宣教,加强儿童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死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千年发展目标4(MDG4)的指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按《中国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进行。结果:①13年来死亡率逐年下降;②死因结构13年来没有变化,新生儿第一位死因各年均为新生儿窒息,第2、3位为肺炎、早产低体重儿,第4、5位为其他、意外、先天异常;③年龄别死亡构成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55.8%~80.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60.7%~65.2%,13年间这种结构比例无明显变化,升降趋势检验P0.1。结论:13年来死因结构没有变化,新生儿窒息为第一位死因;13年间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60.7%~65.2%,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55.8%~80.3%。干预措施应重在7天内的早期新生儿死亡,重点抓产程观察及产时的正确处理、早开奶及规范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做到抓早、抓小、抓牢,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哈尔滨市婴儿死亡特点、死因顺位及变化趋势,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①2001~2010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②2000~2010年11年间早期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82.95%,新生儿占婴儿死亡77.7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5.10%,10年间这种构成状况无明显变化;③早产低体重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④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早产低体重、先心病、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和肺炎。2000~20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由14.88%下降到9.24%。结论:①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仍是首位死亡原因,先心病从2006年起连续5年均居第二位。新生儿窒息10年来虽然一直排在婴儿死因顺位的前三位,但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②减少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因,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个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1997-2000年上报的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性别差异及死亡原因。结果 5岁以下儿童除晚期新生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高于女性外,其余各年龄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比较不同疾病的男女性死亡率,得出与围生期有关的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大于女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先天畸形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将疾病按可避免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两类划分可得到除早期新生儿不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低于女性外,其他年龄组不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而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只有1-4岁组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低于女性,从死亡地点,死前就医,诊断级别的构成上看死亡的1-4岁儿童男女性别差异有显性,男性死亡在医院的比例大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进行住院治疗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患儿死前24h就医治疗的情况好于女性患儿;男性儿童诊断级别高于女性,女性在村或未就医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 该地区男女性儿童可避免死亡的死亡率均高于不可避免疾病的死亡率,绝大多数死因别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等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婴幼儿的生存环境劣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①1992~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ENMR)、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呈下降趋势;②死亡构成: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61.2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5.82%,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1.88%,17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③第1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肺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为肺炎。④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腹泻和破伤风引起。结论:死亡率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肺炎是新生儿期的第1位死亡原因,1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趋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尤其早期新生儿死亡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寻甸县5岁以下儿童的疾病及死因特点。根据《云南省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标准(ICD-9)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156例,死亡率为28.65‰,其中新生儿死亡94例,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1)意外;(2)新生儿窒息;(3)肺炎;(4)早产;(5)腹泻。新生儿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观察2002年乃至以后更长时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规律及动态变化,不同乡(镇)儿童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掌握疾病谱的变化,作为制定儿童死亡干预措施的依据,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第三次全国死因流调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方法利用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对四川省10个调查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根本死因进行分析。结果10个调查点5岁以下儿童、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10‰、7.07‰和4.31‰。各点之间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54.34,364.84,245.18;P0.01)。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41%,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0.98%。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情况是婴儿、新生儿死亡的第1位死因。结论新生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年龄段,肺炎、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情况是5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根本死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四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的儿童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本地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的适宜方法与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四平市所辖六县(市、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不同年份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定下降,2010年四平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46‰、6.94‰、8.42‰,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3.9%、15.7%、11.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死于婴儿期、新生儿期的比例分别在82.2%~94.6%、51.1%~57.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先天畸形、其他新生儿疾病。结论①监测资料表明,近4年来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说明四平市基层保健服务逐年增强,各项保健措施得力,有效降低了儿童死亡率。②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先天畸形分别居死因顺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已成为导致该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提示今后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工作,以及加强儿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5年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6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90‰,新生儿死亡率为3.28‰,婴儿死亡率为4.14‰,1~4岁儿童死亡率为0.52‰。②5岁以下各年龄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0.7%,新生儿死亡占70.4%,婴儿死亡占88.9%,1~4岁儿童死亡为11.1%。③具有常住户籍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1‰,流动户籍为8.4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3.51,P<0.01)。④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先天异常、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肺出血和其他疾病。结论:降低婴儿、新生儿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预防出生窒息仍然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当务之急;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郑州市5风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分析报告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郑州市2000年7区6县由点到面全面开展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旨在获得更为科学准确的数据,为完成新的10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干预措施。其结果为:新生儿死亡率12.99%,婴儿死亡率12.99‰,婴儿死亡率14.4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2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8.80%,婴儿死亡占5岁下儿童死亡84.48%。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并提出建立郑州市新生儿急重症急救网络,深入基层培训,提高基层产儿科人员适宜技术的实际操作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