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玻璃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薛兴华 《新中医》2016,48(10):97-98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同时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疼痛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症状效果比口服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点穴理筋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点穴理筋合功能训练治疗组30例、点穴理筋对照组30例和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治疗,6次/周.共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主要症状体征量化指标对照观察点穴理筋加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结果:点穴理筋合功能训练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平均改善幅度均优于点穴理筋治疗、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点穴理筋、功能训练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0.00%和26.66%、2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76.66%。44.44%和3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P<0.05,说明点穴理筋合功能训练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点穴理筋、功能训练对照组。点穴理筋组与功能训练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穴理筋加功能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化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上,透化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联合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及身痛逐瘀汤口服。3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血清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及血清PGE2、MMP-3、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均<0.05),透化组和中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0.05),透化组和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可有效改善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更好,可能与明显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赵建锋 《新中医》2014,46(6):100-10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中药组给予自拟益气通痹汤口服,玻璃酸钠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评价2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中药组和玻璃酸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玻璃酸钠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2.06%,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布洛芬口服及扶他林乳剂外用,2 W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评分均有下降(P<0.05~0.01);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SS评分、WOMAC膝骨性关节炎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SS评分均显著提高,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KSS评分提高程度和WOMAC膝骨性关节炎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法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用,每日3次;治疗组使用自制中药塌渍法治疗,每日2次,比较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VAS评分)及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6%,治疗组总有效率9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塌渍法能明显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综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混合痔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干预后尿动力学结果、干预前后泌尿症状困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最大尿流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力等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观察组为80.0%,对照组为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治疗混合痔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尿潴留,能显著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0%,低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500μg/次,3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记录2组神经体征、症状及神经功能总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血清MDA、SOD,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症状及神经功能总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9%,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能显著降低DPN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核桃灸联合穴位按摩辅治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用人工泪液滴眼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核桃灸和穴位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觉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UT、SIT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桃灸联合穴位按摩辅治干眼症可提高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肝郁血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酸枣仁汤,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PSQI及SRS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3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困难、早醒、多梦、醒后难以入睡、情绪抑郁等中医证候单项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艾司唑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500例进行前瞻性实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0)和观察组(n=25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0 d。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TT3、TT4、FT3、FT4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TSH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亢患者使用子午流注穴位法按摩联合耳穴疗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指标,且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运动致肩关节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3名肩关节损伤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局部穴位封闭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肩关节的功能评估和疼痛程度评估,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推拿和中药熏洗治疗后,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治疗后肩关节的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推拿和中药熏洗联合应用对肩关节损伤治疗上价值远高于穴位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将中药组、按摩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照组每日用鲫鱼250 g煮汤随餐食用。治疗5天后,观察4组泌乳量、补授乳量的变化。结果:泌乳量、补授乳量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明显提高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2组,2组均服用妇炎康复片,5片/次,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宫颈旁注射,每2天1次。连续治疗3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PID,临床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