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中医典籍书名简明扼要却内涵丰富,其英译标准研究是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书名英译多样。对国内外译者出版的10个《黄帝内经》英译本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魏迺杰和冯晔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黄帝内经》的英译进行统计比较,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黄帝""内""经"的英译分别进行讨论,认为"Huangdi’s Classic of Medicine"既简洁准确又能传递文化内涵,是汰弱留强后的选择,可作为其英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闵玲 《环球中医药》2014,(11):881-883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术语的英译对中医的对外交流与传播非常重要。选择阴阳学说的五个术语为例,查找它们在国内外中医翻译界普遍应用的四部中医术语英译辞典和标准中的英语译文,首先在术语单义性的原则下逐一进行比较和辨析,给出能准确表达每个术语涵义的唯一英译,然后总结在对中医阴阳理论术语英译比较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尽快实现中医阴阳学说术语英译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比较研究常见中医肝胆疾病名称的多种英译版本,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8个常用肝胆疾病名称为基础语料,以规范性、对应性、可读性与民族性4个原则为评判标准,比较、分析7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对这8个术语的不同翻译。结果对7部中医英译辞典和著作中8个术语的对应翻译进行分析评价时,发现5个术语均有2种及以上译文,且译文不符合规范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的情况最多。结论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译入语把握上仍存在问题,应加强规范性原则、可读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方剂术语英译的现状,提出中医方剂术语的英译原则,即准确传达术语内涵,保留语言形式,保留文化特征,并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方剂术语英译进行分析,提出中医方剂术语英译策略,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配合少量的直译加音译等策略。对中医方剂术语英译原则与策略进行探讨,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娜  马珊  付巧 《环球中医药》2016,(4):496-498
中医双语词典与中医英译是互补的,互相促进的,但是中医英译历来各行其是,以至于必须要采取一套标准化方案来规定术语的英译。本文通过对两套标准化方案及两本汉英双语词典,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方案与中医双语词典的应用对象应根据原文风格区别对待,同时有必要发行一套通用汉英中医词典及与之对照的英汉中医词典,这样,中、西方在中医交流方面才会逐渐消除隔阂。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治湿法内容丰富,有宣湿、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胜湿、祛湿、逐湿和除湿等多种治法,但其术语的英译情况却较为混乱。本文通过对治湿诸法术语在国内外多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术语英译语料库中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对多个英译标准中的治湿法术语英译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治湿诸法的英译,并认为国内外各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中尚且存在一词多译、多词一译、多词混译、术语缺失和译词不妥等问题,特别在国内的标准中较为严重,仍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整理壮医药文献中的针法中文术语,在辩证结合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用的英译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壮医针法的英译实践中,同时按其术语分类对相关英译及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参考借鉴中医传统针法的术语英译,或在充分理解壮医针法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术语结构特性灵活分别或结合采用直译、意译和音译。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传统医学经典奠基之作,充分揭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和认知方法,其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被传统医药学广泛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中医翻译对于中医学术思想的外向国际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译文中部分重要的中医专有名词术语的英译并不完全符合中医英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本文选取了近年学术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九种《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版本"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The Canon of Medicine""Orthodox classics of Huangdi""Huangdi Neijing""Neijing""Huang Di Nei Jing""Nei Jing""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拟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书名英译进行定向对比探究,以促进中医英语专业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构成原则进行总结,指出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应当基于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应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来研究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术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术语标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委)中医术语中英对译文本、李照国译本、罗希文译本中《伤寒杂病论》的17个“家”字相关术语,发现“家”字术语的英译还不够系统。“家”字术语在世中联术语标准、WHO术语标准、名词委中医术语中英对译文本中收录不全,现存“家”字相关术语英译存在不统一、不简洁、不准确等问题。“家”字术语英译应遵循准确、简洁两项基本原则,英译的关键在于译前对术语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译中用词的精准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医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旋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引进和了解中医,尤其是一些英语国家.但是中医术语的英译出现了许多的版本,这些版本标准不一,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次研究从中医藏象中肺的相关术语的英译入手,以小见大.通过对比分析、参考相关关文献,对不同版本的翻译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从而确立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翻译方式,为中医基础理论英译的研究及中医英译标准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以"热敏灸"英译为例,探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实施方法与路径。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以"热敏灸"英译为切入点,收集整理其不同的英译版本,采用Nvivo12软件对这一术语进行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结果:根据中医术语规范研究中的基本原则,得出"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或"thermosensitive moxibustion"是"热敏灸"较为理想的翻译。结论:结合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采用Nvivo12软件对术语英译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与标准化,有助于中医名词术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3.
曲丽芳 《中国针灸》2008,28(1):68-70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象术语英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海外学者对中医脏腑功能活动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尽管30年中医海外传播之路使中医翻译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藏象术语英译中仍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之处。本文试举例说明部分藏象术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古今词语变化、脏腑功能考证、临床病证观察等几方面对其值得改进之处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化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开展中医药术语翻译的课题研究对促进中医对外交流和中医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就术语英译规范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英译,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根据四字格汉语的词法结构,对29个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并从中提取出12个动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为主要原则,以目前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国内外3位学者(谢竹藩、李照国、Wiseman)的中医术语英译词典为语料来源,对比分析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中动词英译特点,探讨中医术语英译方法。结果总结出中医四字格脾胃病机术语中动词的参考译本。结论四字格中医病机术语动词的翻译是关键;动词在英译时应做名词化处理以使其英译词条保持名词的特性同时兼具动词的特征。中医术语的翻译应遵循准确性和系统性,兼顾简洁性、民族性和回译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常见病,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突出中医特色,运用病症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实验性研究、建立中药疗效评价系统、改善中药剂型等措施,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两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就其经络部分的中医术语的翻译,探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承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就其经络部分的中医术语的翻译,探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承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两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就其经络部分的中医术语的翻译,探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承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迎来新机遇,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都需要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构建大学英语-中医英译-专业双语/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中医英译-中医药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中医英译作为过渡课程,讲解中医英译理论和中医英译策略并进行中医英译实践,为后续中医药双语/英语课程打下基础,其课程开发和开设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