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痰涂片分枝杆菌检查在发现传染源 ,确定化疗方案考核治疗效果和平价控制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涂片阳性检出率 ,在保证痰检技术质量的同时 ,痰标本的质量是提高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我们对 748例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 ,依据不同性状分为五种 ,经涂片、染色、镜检 ,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748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选自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1998— 2 0 0 0年门诊病人 ,其中 :脓性痰 (简称A) 99例 ,干酪性痰(简称B) 5 1例 ,血性痰 (简称C) 5 1例 ,粘液性痰 (简称D) 2 38例 ,水样痰 (简称E) 30 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的初诊患者128例痰液标本资料.结果 本组128例疑似肺结核病初诊患者,结核菌痰涂片阳性54例,痰菌阳性率为42.19%;涂片阳性以20~年龄段最高;不同咳痰时间痰涂片涂阳率依次为清晨痰、夜间痰、即时痰;不同性状痰涂片涂阳率依次为血性痰、干酪痰、脓样痰、粘液痰、水样痰.结论 提高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率的关键是留取合格的痰标本,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留取.  相似文献   

3.
2678份痰液直接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红 《应用预防医学》1999,5(4):225-226
比较不同性状的痰液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及其菌量检出情况。将2678份肺结核病人痰液分为4类,A类为脓样,干酪样痰;B类为粘稠痰;C类为稀薄粘液痰;D类为浆液、水样痰。用直接涂片法检查抗 菌,结果4种类型痰抗酸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46.84%)〉B(31.88%)〉C(11.04%)〉D(0.12%)。各类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类阳性标本菌量多少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认为痰标本的质量对抗酸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结果,以便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结核病痰检阳性率。[方法]对2005~2009年到沅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可疑肺结核病人及进行规范治疗病人的痰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累计,初诊有可疑症状者平均查痰率为74.01%,平均初诊涂阳率为35.25%,各年阳性率为30.19%~40.21%(P<0.01)。痰涂片阳性率,初诊可疑者为16.19%,随防病人为3.64%(P<0.01);血性样痰、脓性痰阳性率分别为23.66%、21.82%,干酪样痰、脓粘液痰、水样痰分别为8.18%、1.20%、0.72%(P<0.01);晨痰、即时痰、夜间痰分别为12.74%、9.34%、7.39%(P<0.01)。[结论]沅陵县初诊涂阳率处于一般水平;不同病人、不同性状、不同时间采集的痰标本涂阳率不同。  相似文献   

5.
詹先民 《中国保健》2009,(15):673-673
目的:调查肺结核病人痰液标本性状对痰涂片检查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痰检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标准Ziehl—Neelsen法。结果:干酪样痰336例,查痰菌阳性182例,阳性率为54.2%;血痰148例,查痰菌阳性47例,阳性率为31.8%;黏液痰3154例,查痰菌阳性889例,阳性率为28.2%;唾液1308例,查痰菌阳性30例,阳性率为2.3%;不同性状痰液的涂阳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x^2=759.7,P〈0.005)。结论:痰涂片镜检是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最主要的手段,痰涂片的质量是提高结核病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状、不同留置时间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性状、不同留置时间的痰标本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的检出水平,探讨痰标本的留置时间、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结果的关系. 方法采用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检查、萋-尼氏抗酸染色,统计分析不同留置时间和不同性状痰标本的涂片检查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3 249份初诊即时、夜间、清晨咳出的干酪痰、血痰、粘液痰、唾液标本的涂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晨痰、干酪痰检出率最高为30.75%、70.03%;不同咳痰时伺、不同性状痰标本中阳性标本的分布,含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目视挑取有效部分涂片与随意挑取涂片阳性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标本的留置时间、标本质量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清晨痰、干酪痰阳性检出率最高;目视挑取干酪样、脓样或可疑部分进行涂片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快速集菌法与直接厚涂片法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结核病控制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优先发现和治愈传染源。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 ,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 ,是确定结核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也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可靠标准[1] 。涂片染色镜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细菌学检查方法。镜检法有直接厚涂片法和集菌法两种不同检查方法 ,而集菌法又分普通集菌法和快速集菌法。为比较快速集菌法与直接厚涂法两者涂阳检出率 ,对 35 0名肺结核可疑者的晨痰分别用快速集菌法和直接厚涂片法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基层医疗单位转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8.
包云娟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2):F003-F003
肺结核病人的痰涂阳性率直接关系到预防及治疗结果 ,而送检痰标本的质量是影响痰涂阳性率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痰检涂阳率 ,对 1996~ 2 0 0 1年东阳市结核病防治门诊就诊疑似病人的 3734份不同性质痰样涂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将 1996~ 2 0 0 1年到东阳市结核病防治门诊就诊的疑似结核病人的 3734份痰标本 ,用直接厚涂片法 ,根据“浙江省痰结核检验要求与操作规程”操作 ,采用ziohl -neeisen抗酸染色法。结  果1996~ 2 0 0 1年合计检测各种痰标本 3734份 ,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的 1336份 ,阳性率为 35 78%。脓性痰…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痰菌检出率,及时发现传染源。方法513例患者,均为初诊患者,痰涂片检查方法按“项目手册”规定进行。结果阳性检出率,干酪样、脓样痰标本阳性检出率高达55.87%,镜下痰细胞数平均每个视野〉10个;其次是血性痰、粘液痰;水样痰标本阳性检出率最低,仅为2.65%,镜下基本无痰细胞。结论不同时间留取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清晨痰为最高,即时痰最低。因此,要加强对清晨痰的收取,不能只检查即时痰。对排菌量极少的患者要及时收取三次痰,以便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基层单位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查痰内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较低,特别是痰标本为唾液痰时,检出率更低。我们在78例本站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直接涂片法、漂浮集菌法、离心沉淀法等三种方法检查痰内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为44.9%,漂浮集菌法检出率为42.3%,离心沉淀法为64.1%。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420份结核病痰液标本涂片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肺结核病患者发现率.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行痰涂片检查的疑似肺结核患者152例(标本420份),并采取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进行检验.对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420份痰液标本中,检出呈阳性数为121份,阳性检出率为28.81%.不同时段取样痰液标本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从高至低排序依次为清晨痰37.50%、夜间痰30.92%、即时痰14.66%,清晨痰、夜间痰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优于即时痰(P<0.05);不同性状取样痰液标本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干酪样痰50.43%、血性样痰29.86%、粘液痰18.60%及唾液痰6.74%,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时段取样痰液标本涂片检验中,合格的痰标本为清晨痰与夜间痰,而即时痰阳性检出率偏低,无法满足本身的质量要求.此外,选择血性样痰与干酪样痰可充分保障痰检质量,利于结核病的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三种痰涂片方法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华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11):F0003-F0003
目前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仍是肺结核病诊断和疗效观察最直接、简便、有效的检验方法.为探讨一种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高的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方法,我们就106例本院临床诊断的肺结核病人的痰液分别用厚膜涂片法、漂浮集菌法和快速浓集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患者痰液性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肺结核病人痰液的涂片结果 ,关系到临床对肺结核的诊断、治疗、疗效的判断 ,以及肺结核的传播和预防。而肺结核病人痰液试样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涂片与培养结果 ,也是造成实验室涂片结果失控的原因之一。依照卫生部肺结核控制中心的工作手册的要求 ,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试样为晨痰、即时痰进行涂片检查 ,同时进行培养。本文对临床 5 0 0例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试样进行整理观察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痰液试样的物理性状 采集即时痰 5 0 0份 ,晨痰 5 0 0份 ,见表 1。表 1 痰液试样的物理性状物理性状即时痰晨痰合计唾液泡沫 水样状 2 2 7 1163 43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性状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 3 2 10例患者的 741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 3 2 10例中涂阳 65 8例 ( 2 0 5 % ) ,初查 10 67例中涂阳 3 99例 ( 3 7 1% ) ,复查 213 4例中涂阳 2 5 9例 ( 12 1% ) ,复查患者的痰涂阳率降低 ( 2 =2 73 13 ,P <0 0 0 5 )。干酪样痰、脓痰和血样痰的涂阳率分别为 49 2 %、5 5 3 %和 5 5 7% ,平均 5 4 9% ,高于粘液痰的 2 3 6% ( 2 =3 41 0 6,P <0 0 0 5 )和水样痰 5 4% ( 2 =1118 96,P <0 0 0 5 )。少儿组以粘液痰和水样痰为主 ,涂阳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 ( 2 =3 4 3 4,P <0 0 0 5 )。[结论 ]肺结核患者应在抗结核治疗前采集痰标本涂片检查 ,以提高涂阳率 ,及时发现传染源。做好痰标本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痰涂片阳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法诊断男性淋病性尿道炎的准确度,我将其与培养法逐一对照,发现涂片法确定为快速诊断男性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基层医院可推广使用。现将我室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系我院泌尿外科、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男性病人,凡疑有淋病奈瑟氏菌感染者,取其尿道外口脓性分泌物,进行涂片及培养检查。疑诊患者共32例,急性炎症期25例,慢性炎症期7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菏泽市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状况,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统计分析三年来菏泽市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2004~2006年共做痰检46250例,涂阳病人8874例,总涂阳率为19.2%;15~34岁组最高(28.2%),35~54岁组次之(19.7%),14岁以下组最低(1.7%),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县区之间痰涂片检查涂阳率有较大差异。结论:菏泽市青壮年结核病感染率和带菌率较高,易引起传播。为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建议适当扩大接受痰检病人的覆盖面,增加痰检病人与肺结核病人的比例;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痰检质量;科学评价结核病病人的发现指标,合理增加经费投入,保障结核病网络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要分析痰集菌法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月10日—2013年5月期间238例可疑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开展痰集菌、痰涂片法和痰培养法三种方法同时进行菌阳检出率进行对比,找出适用基层卫生单位的简便、可靠和有效的诊断方法。结果痰培养阳性检出率最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最低,痰集菌与痰培养检出率差距较小。结论痰涂片法是快速,操作简单是临床试验室的常规检查法,但阳性但检出率不高。痰结核菌培养法的检测灵敏度最高(金标准)。但由于结核菌生长缓慢特性决定的,报告结果较长,仪器设备非常昂贵,要求技术能力较高,基层医院无法开展。痰集菌法操作需要条件和经济成本较低,痰中抗酸杆菌检出的灵敏度较高,利于基层医院临床单位开展。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痰集菌法在涂阴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优势大于痰涂片和痰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柳城县5年来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评估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为临床确定结核病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集疑似结核病人痰标本,应用萋-尼染色法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该法为结核病控制项目指定方法。结果 5年来结核病防治门诊初诊病人1 485例,其中镜检阳性423例,涂阳率为28.5%(423/1 485),涂阳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分布以20岁~组涂阳率最高;性别间,男、女性无性别差别(P>0.05);本县12个乡镇涂阳率以凤山镇和古砦乡涂阳率最高,分别为39.5%(34/86)和39.1%(68/174),大埔镇最低19.4%(75/386);不同痰标本以干酪痰涂阳率最高。结论通过痰检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实施DOTS策略的重要内容,项目实施以来本县肺结核病人的涂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柳城县结核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了解影响痰液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方法收集735例确诊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每例患者分别留取晨痰、夜间痰、即时痰各一份,每份标本同时采用夹层杯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平行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性质和不同时段痰标本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2205份痰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28.9%和32.1%,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44,P〈0.001);以培养法为标准,夹层杯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9.39%、99.53%、98.90%和95.21%;夹层杯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脓性痰和血痰高达53.3%和48.5%,黏液痰和唾液痰只有9.9%和3.7%,培养法亦以脓性痰阳性率最高,达到54.8%,血痰次之,阳性率为51.3%,黏液痰阳性率为13.5%,唾液痰阳性率最低,仅为8.8%;对于不同时段的痰标本,两种方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均以晨痰最高。结论夹层离心集菌涂片法是一种简单、省时、阳性检出率高,更利于标准化的抗酸杆菌检验方法,且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相比有较好的符合率,可能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晨痰、脓性痰、血痰阳性检出率高,应强调收集晨痰、脓性痰、血痰送检。  相似文献   

20.
4种方法检验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接涂片法、沉淀集菌法、罗氏培养法、Bactec法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的诊疗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531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用此4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查。结果4种方法综合阳性257例中 ,各方法检出率分别为 :直接涂片65.4 %、沉淀集菌77.4 %、罗氏培养78.2 %、Bactec91.4 %。Bactec法高于其它3种方法(P<0.01) ,罗氏培养法与沉淀集菌法相同(P>0.05) ,均高于直接涂片法(P<0.01)。Bactec法平均阳性时间为12.5天 ,罗氏培养法为24.2天 ,Bactec法比罗氏培养法提前11.7天。在涂片阳性病例中 ,罗氏培养法有46例阴性、Bactec法有22例阴性 ,总的涂阳培阴率为10.68 %。结论Bactec法具有敏感性高 ,快速省时等特点 ,如与沉淀集菌法联用可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对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