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赵叶萍 《中国医刊》2013,48(5):29-30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腹泻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8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0例,采用负压静脉穿刺;传统组400例按静脉输液常规程序完成。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负压静脉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腹泻患儿采用负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提高工作效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实验组采取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穿刺时疼痛评分为0分的分别j为:85.3%,6.7%,两组患儿对穿刺时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性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7%和76.7%,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缓解患几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效果明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门诊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詹宏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10-110
目的:探讨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门诊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外周静脉充盈不佳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 将152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穿刺.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2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注射器穿刺抽吸法,可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穿刺抽吸成功率,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98例用粗针(ISG)穿刺活检:48例采用实时动态CDFI引导手动负压抽吸式活检法.50例采用灰阶超声(B-US)引导自动切割式活检枪法.并比较了两种活检方法的进针次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成功率和病理诊断排斥反应的结果等.结果表明:原位肝移植术后采用实时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引导18G手动负压抽吸式针活检取材量大,进针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优于普通灰阶超声引导18G自动切割式活检枪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与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在人工气道管理中行气道内抽吸的效果。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对照组22例,采用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观察两种吸痰管吸引效果、气道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抽吸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气道黏膜损伤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而且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小儿胸骨骨髓穿刺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需骨髓检查的患儿60例。采用8号头皮针接10ml注射空管作穿刺针,首选胸骨为穿刺部位,以此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儿行传统小儿骨髓穿刺。结果实验组1次性成功率为95.0%,总成功率为98.3%,对照组1次性成功率为83.3%,总成功率为93.3%,两组均无意外或感染发生。两组1次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1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创面小、疼痛少、安全性大、容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虹吸负压法在抢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研究组采用虹吸负压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两组患者在抢救时均选择上肢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以第一次穿刺即见回血判定为穿刺成功,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穿刺回血所需的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84.62%,而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62.82%,两组比较,χ2值为9.56,研究组患者穿刺回血所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穿刺回血所需时间缩短,两组比较,u值为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虹吸负压法可显著提高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缩短静脉穿刺回血的时间,在抢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静脉穿刺中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抗休克治疗,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前房穿刺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提出了部分手术经前房穿刺注入气泡后再进行操作,可以避免角膜内皮及透明晶体的损伤。着重对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行前房穿刺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前房穿刺术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13.
Since 1960 the author has operated on 146 patients with brain abscess. Of 18 treated by a single puncture, 16 were cured and 2 died. The efficacy of this therapy was reevalua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Puncture of the vas deferens percutaneously may be used to inject an obliterating agent for contraception, radio opaque agents for X-ray examination or drugs to treat certain diseases of the seminal tract. It is a route recommended for extensive use in urology. The technic and some tests are described to promote populariza- Tion.  相似文献   

15.
作者解剖观察了32例成人男性的锁骨下静脉的锁骨下段。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的交叉点位于肩峰或肩锁关节至前正中线的中点稍内侧,肩峰或肩锁关节至胸锁关节连线的内、中1/3稍外侧。在交叉点和环状软骨与胸骨颈静脉切迹连线的中点之间,作一连线,此连线在锁骨下方的延长线即是锁骨下段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超声引导对5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心包腔、肝脏、胆道、胰腺、腹腔和羊膜腔等部位穿刺。这种在监视器屏幕直视下的操作,既安全又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肝脏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CT定位选择合适进针点,应用直径18~20 G活检针对34例肝脏病变病人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结果 34例病人取得病理标本95个.其中良性病变6例,占18%,包括肝脓肿1例,肝血管瘤3例,肝硬化结节2例;恶性病变28例,占82%,包括肝癌8例,肝转移瘤16例,胆管癌4例.活检阳性率91.2%(31/34),假阴性率8.8% (3/34).1例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其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肝脏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安全而又准确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行脊椎肿瘤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CT引导下选择最佳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并随时调整,以确保整个穿刺过程在病变的椎弓根内及椎体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穿刺并发症。11例所取组织量可满足病理检查要求。1例取材量不足而未能得出满意诊断结果。结论CT引导下经椎弓根行脊椎肿瘤穿刺活检取材准确,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经皮穿刺冷冻对实验动物软组织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冷冻对腹壁软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其对愈合的影响。方法 家猪12只,Trocar针穿刺腹壁,形成一非金属鞘管人工窦道,针形冷冻头经人工窦道进入腹腔冷冻2~3个冻融周期。结果 实验动物术后腹壁穿刺窦道无出血、软组织冻伤程度轻,窦道均能在2周愈合。结论 经皮穿刺冷冻对腹壁软组织无严重冻伤,不影响愈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