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起源于肝郁脾虚,脾虚生湿为浊,气郁化火生毒,浊毒内蕴,伤及阴分,阳无所依,阴阳俱损,脾肾阳虚;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大法,发作期祛邪治标为主,缓解期扶正固本为主,用药时兼顾护胃、内外结合。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李佃贵从浊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李佃贵教授从浊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浊毒既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临床分脾虚气滞、浊毒内蕴、浊毒阻络和浊毒伤阴等证型论治,化浊解毒法贯穿治疗始终;并配合耳穴贴压、灌肠等多种疗法,效果显著。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起病多数缓慢,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近年来在我国进行的多项调查显示,该病在我国有发展趋势。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胃肠病专家李佃贵教授根据浊毒理论总结出一整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其中采用化浊解毒中药煎剂浓缩液直肠点滴给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起病多数缓慢,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近年来在我国进行的多项调查显示,该病在我国有发展趋势.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胃肠病专家李佃贵教授根据浊毒理论总结出一整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其中采用化浊解毒中药煎剂浓缩液直肠点滴给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赵智强教授从瘀热伏毒学说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赵智强老师临诊和研习老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案,从病因病机、治疗大法、辨证论治及组方遣药等方面总结赵老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并附医案说明。结果:赵老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饮食、邪毒、体质等有关,病机关键是瘀热相搏,肠毒内伏,对于本病应辨证论治,治疗以凉血化瘀、清肠化毒为核心,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随症加减用药。结论:赵教授从瘀热伏毒学说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丰富,特色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关系密切,浊毒相干为害贯穿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全过程,化浊解毒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临床上本病单纯的浊毒证相对较少,浊毒常与气滞、血瘀、脾虚等夹杂出现,表现为浊毒证的不同类证。笔者以浊毒理论为主线,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主病证——浊毒证,开展其临床类证探讨,归纳了气滞浊毒、脾虚浊毒、血瘀浊毒、阴虚浊毒的证治规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细化辨证、用药及探索同病类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郭喜军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进行了总结。郭喜军教授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入手进行治疗,在用药方面讲求健脾补肾以助正气、清热解毒以驱“浊毒”,升阳涩肠以止泄泻,调气和血以疏肠络的策略。在诊断和治疗该病时中西结合以期获得良效,还善于使用中药灌肠、热盐包、灸法等外治手段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临床疗效确切。还列举了郭喜军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际案例,以期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临床难治疾病,我们提出CUC浊毒致病论,认为浊毒内蕴是CUC的关键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总结了CUC浊毒证的临床表现,并以化浊解毒法为治疗大法,分为CUC的发作期及缓解期论治。发作期以祛邪治标为先,分为浊毒内蕴及瘀血阻络两型;缓解期以脾胃虚弱、肝脾不调、浊毒伤阴、脾肾两虚为主,治疗遵循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重在固本补虚,防止余邪留恋。同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内外兼治,经验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韩捷教授从浊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及肠外表现的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受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难以控制、容易复发,并伴有多种肠外表现。韩捷教授长期从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与研究,将其分为大肠湿热、脾虚湿热、脾肾亏虚3种证型,并与浊毒理论相结合,提出湿热内蕴化生浊毒、脾虚湿热兼有浊毒、脾肾亏虚浊毒胶结的观点。韩捷教授认为,浊毒既能从外而入,又可由内而生,致病十分广泛,溃疡性结肠炎伴有的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均可从浊毒论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清热滋阴化浊、凉血化瘀解毒、化浊通络止痛的药物来治疗其肠外表现。临床上采用中药口服、七炭方灌肠、健脾栓纳肛、中医外治4种手段,把祛湿化浊解毒贯穿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浊毒-微生态”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及治疗,指出浊毒是触发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始动因子。急则治其标,化浊解毒为法,诱导缓解。缓则治其本,扶助正气,维持缓解。以期为消化科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真真  韩晓辉  葛宝和 《光明中医》2016,(16):2325-2327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迁延日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难治性慢性胃肠疾病之一。系统总结葛宝和教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病因上强调脾虚为本,湿热疫毒杂合。结合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从脾入手,标本兼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调经验穴和特定穴的灵活运用,重视"治神""守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胃息肉被发现,但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单一,复发率较高,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认为胃息肉的形成为浊毒、痰、瘀、虚相互兼夹致病,浊毒贯穿疾病始终,初期治疗以化浊解毒、消痰化瘀为主,后期以调阴阳、补气血为主,用之临床,效如桴鼓,炎性息肉可很快消除,对直径2 cm的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及腺瘤性息肉李教授建议先行内镜下切除,再结合中药综合调理机体内环境从而降低胃息肉的复发率及癌变率,并举临床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对本病的治疗目前有效的西药是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但疗效欠佳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汤建光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汤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以期推广。  相似文献   

14.
西医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机制、胃壁屏障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多与外感邪气,以及内伤饮食、劳逸失度、脾胃虚弱、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李佃贵教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与浊毒内蕴密切相关,故以化浊、解毒、清热、利湿为法,并创制化浊解毒方,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湖南省名中医陈新宇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癌变高风险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病机为湿热蕴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肠道脂膜血络受损。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涉及肝、肾。治疗上,应谨守病机、合理兼顾、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活动期宜清肠燥湿,缓解期宜健脾祛湿,用药时注意寒温结合、清补并用,调理时注重药膳结合,适时结合中药灌肠、内外结合之法。临证时陈新宇教授主张分期论治、标本兼治,运用中药汤剂结合自制中医养生膏方、食疗方、中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倪青教授根据病证结合理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分期分步骤治疗。通过辨主证、辨兼证、辨指标,并结合疾病分期,确定主方、加减用药,包括单味药、对药、角药。形成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倪青教授病证结合分期分步骤治疗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该诊疗模式调理清晰、考虑全面,对于中医临证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对照组,各8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方法灌肠制备性性非特异性溃疗性结肠炎(CUC)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灌胃;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分别予5.0、20.0 g/kg泄浊解毒方灌胃;柳氮磺吡啶对照组予0.50 g/kg柳氮磺吡啶灌胃,以上各组每日分别灌胃1次,均喂养14 d。给药结束后,2%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3 mL/kg),迅速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3 mL用于T细胞亚群、TNF-α测定。结果模型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及柳氮黄吡啶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CD8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柳氮横吡啶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高于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P0.05)。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失衡,降低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