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去甲斑蝥素能够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OV3细胞生长。52μmol/L的去甲斑蝥素作用12~48 h后可使细胞核皱缩、染色质凝聚,形成明显的凋亡小体;还可时间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G_2/M期周期阻滞以及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清除剂NAC可以显著降低去甲斑蝥素诱导的活性氧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和G_2/M期周期阻滞(P0.05)。5 mmol/L NAC抑制去甲斑蝥素引起的Bax和p21表达上调,增加去甲斑蝥素引起的procaspase-3和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去甲斑蝥素通过升高活性氧的水平介导SKOV3细胞凋亡和G_2/M期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莪术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PI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以及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莪术醇、顺铂及其两者联合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莪术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生殖抑制作用,其生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正效应关系;莪术醇可以促进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莪术醇浓度增大而增强;不同质量浓度莪术醇处理SKOV3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改变,药物的作用将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止在G0/G1和S期;莪术醇、顺铂及其两者联合在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时,下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p-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莪术醇和顺铂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联合组p-PI3K、p-Akt蛋白表达下调最为明显。结论莪术醇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阻滞人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进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或诱导其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SKOV3细胞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测定SKOV3细胞周期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中CD44~+CD117~+细胞比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4 h和48 h顺铂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CD44~+CD117~+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顺铂组比较,24 h和48 h理冲生髓饮联合顺铂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CD44~+CD117~+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其中理冲生髓饮中剂量组联合顺铂组作用效果最强。结论:理冲生髓饮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顺铂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阻滞,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中干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4.
董秀  包红  韩兆丰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70-1073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诱导的超氧阴离子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罗丹明123染色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60μmol/L去甲斑蝥素作用24 h后增加了细胞凋亡率,诱导了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5 mmol/L超氧阴离子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用后逆转了去甲斑蝥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崩溃,同时还逆转了去甲斑蝥素诱导的Bax表达增加和Bcl-2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去甲斑蝥素诱导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介导了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蛭素抑制卵巢癌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将其分为空白组、水蛭素组、顺铂组、水蛭素+顺铂组,通过CCK-8法确定水蛭素的最佳抑制浓度,免疫组化评估各组PI3K/Akt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水蛭素对癌细胞IL-1及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水蛭素能明显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组织中IL-1水平,水蛭素组、顺铂组及水蛭素+顺铂组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P<0.05),下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p-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且水蛭素+顺铂组的p-PI3K、p-Akt蛋白表达下调最为明显。结论:水蛭素对卵巢癌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阐释水蛭素抗卵巢癌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通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SKOV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及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雷公藤红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雷公藤红素可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并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为卵巢癌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多糖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五味子多糖对SKOV3细胞抑制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五味子多糖对SKOV3细胞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五味子多糖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0.05);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五味子多糖具有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TALAS)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ALAS对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绘制抑制曲线;Hoechst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作用后,SKOV3细胞核形态上的变化;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药物作用后线粒体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TALAS对SKOV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时-量依赖性;不同浓度TALAS作用后,SKOV3细胞核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变化;用药前后,bcl-2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下降,bax、Apaf-1、cyt-c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TALAS可促使SKOV3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汉黄芩素对移植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组织端粒酶蛋白hTERT影响与凋亡相关性。方法移植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5组:汉黄芩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化疗组(顺铂)和联合用药(顺铂+汉黄芩素)组。采用抗生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P)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组织中hTERT,Bcl-2,Bax蛋白及凋亡指数的表达。结果裸鼠组织经汉黄芩素作用后,随着汉黄芩素剂量的增大,对瘤体端粒酶hTERT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cl-2蛋白表达逐渐下调,与凋亡指数变化的表达呈相反变化趋势,而Bax蛋白表达逐渐上调,与凋亡指数变化的表达呈同向变化趋势。结论汉黄芩素在体内具有抗肿瘤和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抑制强度与剂量成正比,下调端粒酶活性,同时也伴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药物对端粒活性的抑制和对端粒结构的破坏,启动了凋亡基因。  相似文献   

10.
芹菜素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对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加入不同浓度的API,孵育48 h。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测定凋亡率;罗丹明染色FCM分析测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caspase-9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9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bax、bcl-2、caspase-9和caspase-3。结果API(20,40和80μmol/L)作用48 h能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SKOV3细胞凋亡。而且,API也能降低SKOV3细胞的Δψm,增加caspase-9活性,促进细胞色素c(Cyt c)释放,上调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PI通过活化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5.
16.
邵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7-147
目的:预防与治疗因分娩女性婴儿导致情绪受到刺激,因而引起平衡、调节系统的崩溃,同时促发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躯体病.方法: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等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