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麦冬为原料,应用微波提取麦冬多糖的技术,实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水提温度和水提时间对麦冬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微波提取麦冬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为20 min,水提温度为40℃,水提时间40 min,提取率为13.8%。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玉米须芦丁,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料液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等因素对玉米须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玉米须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基本一致,即料液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40 min,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为5.8945%;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7(g∶mL)、水浴温度85℃、水浴时间40 min,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为6.5328%。在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优于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因此,选择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提取玉米须芦丁。  相似文献   

3.
正交超声法提取丹参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星 《广东化工》2014,41(23):36-38
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和正交设计法对丹参中多糖进行超声波提取,以丹参中的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出了微波法提取丹参多糖的最佳条件:料液比(m/V)为1 g∶12 m 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次数为3次,优化后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高达5.43%。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和正交设计法对鱼腥草中多糖进行超声波提取,以鱼腥草中的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出了微波法提取鱼腥草多糖的最佳条件:料液比(m/V)为1g∶20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次数为2次,优化后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高达5.35%。  相似文献   

5.
主要以茶陵白芷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终浓度等因素对茶陵白芷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最佳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水法浸提牡丹雄蕊多糖的工艺。以热水为溶剂,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g∶mL),提取3次,每次提取3h,在此条件下,牡丹雄蕊多糖提取率为3.06%。  相似文献   

7.
《云南化工》2015,(1):1-5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沉淀法提取玉米须中的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采用Design-Expert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玉米须多糖提取的回归方程。经检验该回归方程能够较好的预测玉米须多糖的提取率。经响应面优化法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 L),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0 min。经过实验验证,玉米须多糖的提取率为1.1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88%。  相似文献   

8.
对红枣中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辅料筛选,研制出红枣多糖颗粒剂。红枣多糖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以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因素设置正交试验,选出最佳提取条件是水浴温度8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 h,提取率为3.37%。红枣多糖颗粒剂的辅料筛选以成型率和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选出颗粒剂制备配比为原料药:淀粉:乳糖=1:2:1,并以湿法制粒制得红枣多糖颗粒。  相似文献   

9.
史娟 《广西化工》2012,(9):7-9,65
采用超声波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在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条件下探讨甘蔗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50(g:mL)下,甘蔗叶多糖提取率为1.973%。  相似文献   

10.
两种提取枸杞多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对热水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枸杞多糖进行了比较研究。热水浸提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为4.51%;微波提取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60W、微波时间90s、料液比1∶10(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为5.91%。微波提取法时间短、能耗小、提取溶剂用量少、提取率高,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11.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水提法提取地胆草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提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水提时间和料液比;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水提温度90℃、水提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地胆草总黄酮提取率达到18.6%。  相似文献   

12.
何俊婷 《陕西化工》2014,(4):692-695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多糖水提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提取最优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2 mL/g,提取次数3,提取时间116 min,金银花多糖提取率为3.01%。  相似文献   

13.
何俊婷 《应用化工》2014,(4):692-695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多糖水提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提取最优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2 mL/g,提取次数3,提取时间116 min,金银花多糖提取率为3.01%。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法提取猴头菇多糖最佳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超声波法和传统热水法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猴头菇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 min,提取温度为50°C,料液比1∶15,提取次数为2次。通过与传统热水提取法相比较,超声波法提取时间缩短4/5,而多糖提取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茎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红阳猕猴桃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0 ∶ 1(mL∶ g)、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红阳猕猴桃茎多糖提取率为2.84%,较常规加热法(2.37%)提高了0.47%.  相似文献   

16.
以水为提取剂,提取槲蕨中的水溶性多糖.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槲蕨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60℃、料液比1∶50、提取次数3次、浸提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0):1952-1954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葫芦巴中多糖,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乙醇浓度、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 g/m L,乙醇浓度90%,乙醇体积倍数40,超声提取时间1.5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葫芦巴多糖提取率1.34 mg/g,多糖纯度达67%。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17,(10):1952-1954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葫芦巴中多糖,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乙醇浓度、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 g/m L,乙醇浓度90%,乙醇体积倍数40,超声提取时间1.5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葫芦巴多糖提取率1.34 mg/g,多糖纯度达67%。  相似文献   

19.
张韫  刘学  杨秀  史瑞萌  马晓彤 《当代化工》2021,50(7):1567-1571
目的 研究超声法提取索骨丹中黄酮及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测定黄酮和多糖的提取率,分析料液比(g·mL-1)、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对索骨丹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对索骨丹中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了索骨丹中黄酮和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索骨丹中黄酮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为9.85%;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为1.69%.结论 本实验对索骨丹中黄酮及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为索骨丹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采用超声波法从地椒中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四个单因素对地椒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地椒多糖提取率因素的顺序为: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最终确定超声波法提取地椒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55min、地椒粉1g,乙醇40mL,提取温度45℃,超声功率150 W,在此条件下地椒多糖的提取率为4.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