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一种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无创、检测特异性高等优点。近年来,CTC检测已经广泛用于肝癌诊断,包括肝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综述CTC转移机制及转移特征、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检测和生物检测)的更新及综合应用,结合其在肝癌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小肝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肝癌的MRI诊断王东,徐家兴磁共振科主题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肝癌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随着影像诊断方法的发展,小肝癌(<3c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肝癌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随着影像诊断方法的发展,小肝癌(0c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现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复习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肝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原发性肝癌诊疗中最引人瞩目的进展是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而提高肝癌疗效的途径之一是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近10年来,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学检查成为小肝癌检出、定位、分期、监测疗效必不可少的手段。今后肝癌的诊断意义将拓宽,预后指标或转移复发预测指标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1]。评价现代影像技术在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预后、转移复发等方面的价值很有必要。1小肝癌的超声(US)诊断B超结合AFP的动态分析成为小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B超对直径>2 cm的小肝癌,检出率可在90%以上,对直径<1 cm的小肝癌检出率不…  相似文献   

5.
肝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肝癌、30例肝硬化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标本,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记录肝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肝癌组血清VEGF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组血清VEGF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01)。肝癌患者血清VEGF与肿块大小成正相关(P<0.05);出现液化坏死病变、伴有远处转移,及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P<0.05),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浓度也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并不罕见的并发症,但目前临床对此尚不够重视,对其发病的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收集我院放射科介入病房自2001年2月至2005年5月期间肝癌在以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病例27例,就肝癌TACE后糖尿病发生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诊断其早期可逆性病变,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磁共振影像技术在诊断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就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单纯性脂肪肝及肝纤维化的定量诊断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05表达量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LncRNA LINC00205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35例肝癌患者随访期间49例复发(36.3%)。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血清LncRNA LINC00205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复发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ncRNA LINC00205评估肝癌患者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5、83.67%、55.28%。高LncRNA LINC00205患者复发率高于低LncRNA LINC0020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ncRNA LINC00205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LncRNA LINC0020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及LncRNA LINC00205与肝癌患者复发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LncRNA LINC00205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检测血清LncRNA LINC00205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变化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文献报道,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引,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40例肝癌患者TACE和RFA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探讨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预后不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RI技术被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成像等多种新的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细胞功能等多个方面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肝硬化、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对肝癌病人治疗和预后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在肝癌病理监测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对96例肝癌手术病人和22例肝癌接受聚能刀(RF)治疗的平价进行6-12个月的TPS监测。接受RF治疗的病人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稳定、恶化3组,在各个时期,恶化组的TPS水平都显著高于好转组(P<0.01)。肝癌手术病人随访1年,TPS表现出预告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提前时间为3-6个月。无论是在手术还是接受RF治疗的病人,死亡者的血清TPS水平都显著高于生存者(P<0.01)。提示治疗前血清TPS水平可作为评价肝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病率居于全球恶性肿瘤第5位,随着我国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发生率的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亦随之不断地增加。如果能早期发现小肝癌,将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虽然Gd-DTPA增强磁共振(MRI)检查技术在肝癌诊断上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小肝癌诊断上仍存在一些不足。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对比剂(如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应用于肝癌的磁共振检查,为早期发现肝癌(尤其是小肝癌),进行及时治疗及提高生存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近几年来肝癌磁共振检查的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应用及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3.
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10例原发性肝癌和152例良性肝病(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液,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和CA199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为(60.6±80.5)μg/L、(22.2±13.9)μg/L、(47.2±28.3)U/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74.6%、49.1%和45.5%,显著高于良性肝病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将原发性肝癌检测敏感率提升至92.7%。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率,在原发性肝癌的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32例41个直径≤5cm的小肝癌进行血管造影(IADSA)、B超、CT和碘油CT等方法的对照研究。结果四种影像学方法对本组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血管造影87.8%(36/41)、B超65.9%(27/41)、CT57.7%(15/26)、碘油CT100%(14/14),血管造影的诊断敏感性与B超、C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血管造影和碘油CT是诊断小肝癌准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9(miR-599)与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6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年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113例和死亡组53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599表达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599诊断HCC预后的价值,用Cox回归分析miR-599与TACE治疗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生存组术前、术后的miR-599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的术后miR-599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miR-599诊断HCC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术后miR-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最邻近原则)后,术前miR-599诊断HCC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术后miR-5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和肿瘤分期高是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和术前miR-599表达量高是HC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最邻近原则)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iR-599表达量高是HC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术前miR-599与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有关,其表达量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初诊破裂出血肝癌的治疗策略选择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107例初诊不可切除的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肝动脉栓塞术,外科止血及分期肝切除术。采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预后因素。结果 10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5 d,6个月、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32%、19%和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20)、Child- Pugh评分(P=0.018)、改良日本肝癌学组(LCSGJ)分期(P<0.001)以及治疗方式(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对于初诊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较大的肿瘤直径,较差的Child- Pugh评分及较晚的改良LCSGJ分期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而发病初期积极介入栓塞等止血治疗联合分步肝切除能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且进行^18F-FDG PET/CT与增强CT检查的病例共25例,2种检查间隔时间在1周内。其中原发性肝癌经手术或穿刺证实,肝癌术后复发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25例患者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14例,其中肝细胞肝痛13例,胆管细胞癌1例;肝癌术后复发11例。^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78.6%(11/14),增强CT阳性率为92.9%(13/14)。在肝癌术后复发中,^18F-FDGPET/CT诊断阳性牢为100.0%(11/11),增强CT阳性率为63.6%(7/11)。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增强CT优于^18F-FDG PET/CT,^18F-FDG PET/CT显像联合增强CT可明显提高诊断率。而在肝癌术后复发检测中,^18F-FDG PET/CT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8.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3):338-34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一些亚非地区常见癌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故本文对VEGF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丹 《西南军医》2017,(2):158-160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复发率,大部分肝癌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且预后较差,因此寻找早期肝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分子标志物是十分必要的.Micro 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在血清或血浆中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大量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中起着促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并能同时调节多个靶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肝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样本中表现出显著差异的miRNA可能对肝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有着潜在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分别选择肝癌患者(96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炎患者(20例)及正常健康人(20名),测定各自血清TPS、AFP水平,以病理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诊断灵敏度TPS为89.6%,AFP为73.0%,两者差异显著(P<0.01)。表明TPS较AFP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