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高温蒸汽吞吐井由于出砂导致地层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以糠醇预聚体(KAR)、乙酸乙酯(AC-2)和硅树脂(M15)为主要成分的高温覆砂,并考察了单剂加量、剂砂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高温覆膜砂固结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刑砂比的增大、固化时间的延长、砂粒粒径的增大、渗透率的升高,固砂体抗压强度降低。通过研究筛选出了胶结剂组成:80.0%KAR+8.0%AC-2+8.0%M15+0.8%KH550+3.2%苯甲磺酰氯(SC-2),在试验条件下固砂体抗压强度大于9MPa,渗透率大于0.2μm^2,且固砂体的耐介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稠油蒸汽吞吐井高温泡沫树脂防砂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稠油蒸汽吞吐井出砂问题,利用室内实验研制出高温泡沫树脂防砂剂,确定了防砂剂的技术指标,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该防砂剂在现场应用80多井次,施工成功率为100%,防砂总有效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酚醛树脂防砂与改性树脂固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应用分析2方面对酚醛树脂覆膜砂、改性树脂固砂剂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详述。酚醛树脂覆膜砂是在石英砂表面通过物理方法均匀涂敷一层酚醛树脂,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树脂覆膜砂表面的树脂软化固结。树脂覆膜砂固结后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率受树脂浓度、石英砂粒径、固化温度等因素影响,试验发现树脂浓度为12%的树脂覆膜砂在地层温度60℃以上时抗压强度和渗透率均较高。树脂覆膜砂现场适用于有一定亏空地层,冀东油田现场应用50井次,效果较好。改性树脂固砂剂防砂是双液法防砂,室内和现场试验说明改性树脂固砂剂适应温度范围广,固结强度更高,适用于早期防砂。  相似文献   

4.
GS-高温暂堵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浩  赵燕 《特种油气藏》2002,9(4):72-73,80
针对稠油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多轮次吞吐后层间及平面矛盾突出的问题,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温暂堵剂,该高温暂堵剂由HG改性树脂,交联剂,HS固相颗粒组成,其成胶温度低,基本不受矿化度高低影响,强度大,封堵时间可调,适用于多轮次吞吐井注汽暂堵。  相似文献   

5.
克拉玛依六~九区稠油区块属砂岩油藏,地层结构疏松,注高温、高压蒸汽的热采方式加剧了油层的破坏,致使生产井出砂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该区稠油油藏的正常生产。六~九区自199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绕丝管防砂等机械防砂及羟基铝防砂等化学固砂措施,由于防砂范围有限、效果差、固砂周期短、成本较高等原因,这些措施均未得到推广应用。有机硅改性固砂剂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较好的高温固砂性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300℃下,优选的有机硅高温固砂剂固结体抗压强度在4MPa以上,同时该固砂剂对地层伤害小,水相渗透率达0.60μm2以上。高温固砂剂在六~九区稠油油藏现场试验了10井次,有效率90%,增产原油1180.7t,处理后原油含砂率均为微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六—九区自199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绕丝管防砂等机械防砂及羟基铝防砂等化学固砂措施,由于防砂范围有限、效果差或固砂有效期短、成本高等原因,都未得到广泛应用。高温固砂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固砂剂本身具有较好耐高温性和抗压强度高的特点,同时对地层伤害小,固结体水相渗透率达到0.60μm^2以上。高温固砂技术在六—九区齐古组油藏10口稠油蒸汽吞吐井上进行了现场试验,固砂效果明显,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机物表面改性原理在高温防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无机物表面改性原理在CaCO3表面引入有机硅活性官能团制备稠油蒸汽驱井固砂剂,实验中采用CaCO3和CaO的复配物以增加固结强度,结果表明,在有机硅树脂加量20%,CaCO3与CaO的配比为3:1时粘接体的抗压强度达到5.7MPa,渗透率在1.2μm^2以上,300℃高温冲蚀6d后,强度和渗透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含水期新型化学固砂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胜利油田多数砂岩油藏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油层温度普遍有所降低,同时大量出砂,造成地层亏空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含水期的防砂层强度,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对糠醇树脂低聚物固砂剂进行了室内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该固砂剂对地层或充填层的固结强度高,固结后渗透率损害低(16%一28%),与地层配伍性好,使用安全,易于注入和施工,且成本较低,目前已在实验室及现场成功地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SB—4型高温调剖剂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远林  王洁 《油田化学》1998,15(1):34-37,41
用价廉易得的腐殖酸,交联剂,调节剂,增强剂研制成功了无毒,耐高温、堵塞强度高的SB-4型高温调剖剂,1993.7-1995.6在克拉玛依油田3个稠油区块的注蒸汽井和蒸汽吞吐井进行了12井次调剖作业、改善了吸汽剖面、在有效期内取得了增油减水的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1.4,本文报道了该剂的基本配方,主要配方因素对调剖剂性能的影响及现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稠油蒸汽吞吐井的防砂有效期,从防砂工具、充填材料及充填工艺等方面对长效防砂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充填口重复开关的思路设计了充填工具,并对其密封件的材料进行了优选,研制了长效防砂工具;利用多层覆膜方法研发了耐高温高强度覆膜支撑剂;采用多段塞充填工艺进行施工,形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长效防砂技术。长效防砂工具密封件4轮次吞吐试验后,其压缩永久变形率小于55%、抗拉强度8.9 MPa、拉断伸长率102%,能满足蒸汽吞吐井防砂要求;耐高温高强度覆膜支撑剂耐温300 ℃,4轮次吞吐试验后固结强度7.1 MPa、渗透率96 D,完全满足蒸汽吞吐井防砂生产要求;多段塞充填工艺降低了防砂成本及后期处理难度。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长效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11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平均防砂有效期长达930 d,满足了蒸汽吞吐井对防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亚胺改性不饱和聚酯电性能和耐热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祥舟  茅素芬 《石化技术》1998,5(4):220-221
从改变不饱和聚酯的结构入手,在树脂结构中引入耐热性的酰亚胺环结构,结果树脂的耐热性、电性能等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酚醛树脂胶黏剂,并采用环氧树脂和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阶段、种类和加入量及有机硅加入量对酚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和FTIR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回流前加入约1.5%(w)(基于体系质量)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约0.6%(w)(基于体系质量)的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8427),所得酚醛树脂胶黏剂的黏度适中、柔韧性较好,游离甲醛含量为0.037%(w),拉伸剪切强度达到7.1 MPa,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胶黏剂的耐热性和柔韧性较改性前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氯化含硅芳炔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  张健  尹国光  黄发荣 《石油化工》2007,36(6):618-622
以二氯硫酰为氯化剂,在0℃下将含硅芳炔(SA)树脂结构中的硅氢基团转化为硅氯基团,合成了氯化含硅芳炔(Cl-S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Cl-SA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硅氢基团的转化率达到90%,炔基活性基团未发生变化。以Cl-SA树脂和三甲基硅醇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制备了三甲基硅氧基含硅芳炔(SiO-SA)树脂;以Cl-SA树脂和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二甲胺基含硅芳炔(N-S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N-SA和SiO-SA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表征结果显示,与SA树脂相比,N-SA和SiO-SA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ABS树脂生产技术状况,介绍了国外主要ABS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及工艺特点、生产ABS常用的间歇式乳液聚合法尤其是连续本体聚合法,简述了国内ABS基本生产技术,并对今后ABS生产发展动向作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5.
超支化环氧/双酚A环氧杂化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低黏度的芳香族超支化环氧树脂(HTME-2),并与双酚A环氧树脂(DGEBA)杂化制备了超支化环氧/双酚A环氧杂化树脂(简称杂化树脂),研究了杂化树脂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和固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杂化树脂的机械性能随HTME-2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当HTME-2质量分数为9%时,杂化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48.25kJ/m2和3.12kPa.m1/2,比纯DGEBA分别提高了177%和53.7%,而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试杂化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通过Coats-Redfern模型确定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HTME-2的加入使杂化树脂的固化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热下降。  相似文献   

16.
甲醇对树脂醚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甲酵对酸性树脂催化剂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酵可以使酸性树脂催化剂发生溶胀,体积增大60%;酸性树脂的溶胀率随甲醇—轻汽油溶液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树脂—甲醇—轻汽油平衡体系中ω(Methanol)>12%时,酸性树脂的溶胀率趋于稳定。树脂相甲醇含量及n(Methanol)/n(Tertiary olefin)显高于溶液相的,且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甲醇的加入可减缓轻汽油的二烯聚合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增重;甲酵对叔烯烃醚化反应的影响存在最佳值,此时溶液相的n(Methanol)/n(Tertiary olefin)≈1.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强度高,水溶性好的脲醛树脂试验条件的影响规律,由优化试验,获得了合成脲醛树脂的最佳试验条件;在分子结构上引入憎水基-苯环后,显著提高了脲醛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8.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2015,44(9):1115
合成了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端乙炔基聚醚酰亚胺(BPAEI-apa),将BPAEI-apa与含硅芳炔树脂(PSA)树脂共混得到PSA-BPAEI-apa改性树脂,再利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T300碳纤维平纹布增强的PSA-BPAEI-apa改性树脂复合材料(简称增强复合材料)。利用FTIR,1H NMR,DSC,DMA,TGA等方法分析了改性树脂及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表征结果显示,PSA-BPAEI-apa改性树脂既保留了PSA高活性的炔基,又引入了极性酰亚胺结构,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的固化工艺为:170℃,2 h;210℃,2 h;250℃,4 h,在此固化工艺下PSA-BPAEI-apa改性树脂的固化趋于完全,所得到的固化物耐热性能优良,且热稳定性较高。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常温下弯曲强度为408 MPa左右,层间剪切强度为25 MPa左右。  相似文献   

20.
A bisphenol epoxy resin was used as modifier to increas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 (COPNA) resin.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COPNA resin and modified resin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NMR), vapor pressure osmometry (VPO) and elemental analysis (EA). Averag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resin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improved Brown-Ladner method, and heat resistance of resins was tes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eat resistivity of the resin/graphite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resin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hesive property and heat resistance of COPNA resin can be remarkably improved by addition of 5 wt.% epoxy resin. The reason is that the reactions between epoxy groups of epoxy resin and hydroxyl groups of COPNA resin improve the heat resistance and adhesive property of COPNA resin. Electric motor brushes with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resin as bin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