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导管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不同类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B超初筛,在Seldinger方法完成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和局灶型子宫肌腺病的患者,用MTX50mg 子宫动脉局部灌注,并加用PVA微球颗粒(直径350~560μm)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及性激素水平等的术后变化及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MTX局部灌注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无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经治疗的全部病例,月经量减少,痛经程度减轻。弥漫型子宫肌腺病子宫体积进行性缩小,与局灶型子宫腺肌病比较,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微创介入技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可用于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尤其适宜于弥漫型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分别以国产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和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其痛经等症状变化、子宫磁共振影像改变及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术后3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6个月时碘化油组、海藻酸钠微球组和Embosphere微球组痛经明显缓解率分别为33.3%(5/15),30.8%(4/13),41.1%(7/17);12个月时MRI显示子宫体积分别缩小为49.19%、48.25%和50.05%;24个月时有8例患者痛经复发,分别为碘化油组2例,海藻酸钠微球组4例和Embosphere微球组2例。碘化油组发生闭经2例,Embosphere微球组发生闭经1例。结论 以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或Embosphere微球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缓解患者痛经程度、缩小子宫体积具有良好的效果;栓塞治疗发生闭经的原因除卵巢功能减退外,也可能为子宫宫腔粘连;在取得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使用颗粒型固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其安全性可能较液体栓塞剂为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3、6、12、24个月观察患者痛经程度变化,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8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卵巢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76例术后1个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术后4个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 74例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观察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4例患者术后随访12 ~ 24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贫血改善。70例患者肌瘤自阴道排出,2例回缩至肌层,2例肌瘤明显缩小。术中、术后不同程度疼痛71例,发热18例,分泌物增多50例,肌瘤排出过程中感染6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逐渐消失。3例月经稀少,3例发生子宫性闭经,膀胱损伤1例,14 d治愈。术前、术后激素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微创、安全,但对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诊后注入携带有抗生素的聚乙烯醇(PVA)栓塞颗粒进行栓塞,术后1、3、6、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症状改善;子宫、病灶体积缩小显著;14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痛经消失,1例明显缓解;彩超示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微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鹏  张鹤  张国福 《工业加热》2015,(8):738-741
【摘要】 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和痛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为良性疾病,但治疗较为棘手,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近年随着介入治疗AM报道逐渐增多,其临床疗效得到一定认可。本文就AM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3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肌瘤数量分为单发组(n = 17)与多发组(n = 17),用PVA、海藻酸钠(KMG)颗粒行栓塞治疗,用症状调查表记录术前与术后的症状情况,用超声观察术前、术后肌瘤及子宫体积、肌瘤钙化情况。结果 多发子宫肌瘤以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94.1%),单发肌瘤以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或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但一侧优势供血(P < 0.05);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单发组平均7.6年,多发组7.0年。UAE对于治疗单发与多发肌瘤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UAE术后症状均得到持续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UAE术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术前缩小(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E术后肌瘤钙化单发组为11例,多发组14例(P > 0.05),远期随访原肌瘤治疗后复发4例(单发组3例,多发组1例);新发肌瘤7例(单发组3例,多发组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怀孕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UAE治疗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远期疗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能持续缩小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UAE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月经变化及监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雌二醇(E2)4种性激素变化。同时于介入手术前及术后3、6个月分别行B超检查测定肌瘤体积及肌瘤的供血状况。结果25例(80.6%)UAE后恢复正常月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12.9%)有一过性月经紊乱(3~6个月恢复正常),2例(0.06%)出现闭经(年龄45岁、49岁)。31例患者4种血清性激素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女性血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但年龄大于45岁以上者可能出现闭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变化。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11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应用子宫肌瘤症状和生命质量(UFS-QOL)调查表评价其术前及术后生命质量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观察子宫及肌瘤大小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肌瘤及子宫体积平均分别缩小49.6%和45.2%。栓塞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生命质量各因子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接近80%患者肯定或很可能再次选择UAE治疗子宫肌瘤。结论行UAE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 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个亚组,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以清宫术中出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治疗成功率作为疗效评估参数,比较两组间、亚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组介入治疗后清宫手术均顺利,无子宫切除。两组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生型28例,B组25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28/28)和96.0%(24/25)(P>0.05);A组外生型15例,B组11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7%(13/15)和45.5%(5/11)(P<0.05)。两组外生型患者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及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或UACE后清宫均为治疗CSP的安全有效方法。内生型CSP可考虑UAE,外生型CSP宜采用U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并检测栓塞前和栓塞后第1、3、6和12个月的患者以及45例正常体检女性(对照组)同期血中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催乳素(PRL)水平,其后对两组结果作比较研究.结果栓塞前33例患者的FSH、LH、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R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栓塞术后1、3、6和12个月的患者FSH、LH、E2皆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RL水平较栓塞前明显下降(P相似文献   

12.
程曙  王士甲  张国福 《工业加热》2010,(12):925-927
子宫腺肌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式主要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但各有其弊端。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于术后6、12、18、24、36个月进行随访,分析MRI检查结果、痛经程度以及贫血纠正情况。结果 19例患者的贫血症状在3个月左右得到纠正;MRI显示子宫体积在12个月内缩小明显,平均缩小51.97%;痛经程度缓解,以24个月内明显,之后7例患者痛经症状有复发趋势,但比术前仍有明显缓解,其中4例患者MRI显示有新发小病灶。结论 对于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24个月以后临床痛经症状可因新发小病灶而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时识别与保护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吻合(UA-OAa).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UAE)前后子宫动脉造影显示UA-OAa的DSA资料.结果 1 056例UAE患者中68例104侧卵巢动脉在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时逆向显影,左侧OA显影47例、右侧OA显影57例,都呈Razavi-Ⅰ型吻合.20例左侧子宫动脉和27例右侧子宫动脉达到肌瘤动脉栓塞,而UA-OAa保持.68例UAE治疗后在1~2年的追踪期内无一例发生卵巢功能衰竭,33例超声复查其吻合通畅组(n=24例)与吻合阻断组(n=9例)在追踪期间(5.9±3.0,1~12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为60.63±23.59%和53.27±2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限性子宫动脉栓塞可保持UA-OAa,是UAE治疗子宫(腺)肌瘤可供选择的血管造影栓塞终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63例,共有肌瘤79个,长径为3~10 cm,其中子宫体肌瘤74个、子宫颈肌瘤3个、阔韧带肌瘤2个,均行UAE。63例患者(51例富血供,12例乏血供)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行超声造影,随访指标:肌瘤体积缩小情况,症状改善情况(月经量增多、经期紊乱、痛经、压迫症状),超声造影表现变化情况。结果 51例富血供组子宫肌瘤从术后1周体积开始缩小,且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缩小;12例乏血供组肌瘤从术后1月才开始缩小,也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缩小。术前、术后超声造影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富血供子宫肌瘤UAE术后1周体积即开始缩小,乏血供肌瘤术后1个月才开始缩小,但远期疗效基本一致。子宫肌瘤UAE术前术后均具有独特的超声造影表现,临床可据此评估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UAE)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4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其中肌瘤多发36例,单发9例;肌瘤位于肌层41例(其中5例伴有子宫腺肌症,2例伴有黏膜下肌瘤);位于黏膜下4例。子宫肌瘤的诊断经影像学检查和妇科检查确定。术后超声、化验检查观察瘤体及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45例患者91支子宫动脉(1例左侧为双子宫动脉)插管成功87支,成功率95.6%。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6个月肿瘤体积平均缩小69.3%,3例子宫肌瘤消失。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主要不良反应为下腹部疼痛和低热。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髂外动脉造影对瘢痕子宫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瘢痕子宫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均接受UAE术,术中同时作双侧髂外动脉造影,观察有无髂外动脉分支血管供血子宫,并栓塞异常供血动脉。结果 术后50例瘢痕子宫产后出血产妇出血均停止。其中6例髂外动脉分支血管参与子宫供血,发生概率为12%(6/50)。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产后出血行UAE术时,应予髂外动脉造影,以发现可能参与子宫供血的异常分支。
  相似文献   

18.
高梦涵  胡勇 《工业加热》2016,(5):443-447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止妊娠前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预防宫内大出血的应用价值,评估UAE术对患者再孕有无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UAE术预防宫内大出血患者82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引产和清宫临床效果,追踪患者性激素水平,月经和再孕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止妊娠前接受UAE术,预防子宫大出血有效率为93.91%(77/82),保宫率为98.78%(81/82);术后75例获随访3个月,71例月经恢复正常,9例再孕,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 中止妊娠前UAE术能有效预防宫内大出血并保留子宫,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前瞻性研究葡聚糖微球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用葡聚糖微球(Sephadex, G 50, 100 ~ 300 μm)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KMG, 直径500 ~ 700 μm)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在栓塞术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插管栓塞成功率100%,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 两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性激素无明显变化。上述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葡聚糖微球栓塞组费用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葡聚糖微球栓塞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和安全的。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正日趋普遍。与传统的肌瘤切除术相比,UAE作为一种更易被医患接受的微创手术,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能确定UAE对患者生殖系统及生育能力的影响,但有文献显示UAE术后妊娠并发症的危险性更高;UAE术中处于缺血状态的卵巢对X射线可能比较敏感,因此术中辐射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最近研究表明UAE术前对子宫卵巢动脉吻合进行“保护性栓塞”可以有效降低卵巢早衰等并发症;采用卵巢动脉栓塞术(OAE)与UAE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且并不明显增加闭经等并发症的概率;选用新型栓塞剂如丙烯酸胶原微球(TAGM),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等,或数种栓塞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