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SAS、 SDS评分)、遵医行为(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Frankl量表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的Frankl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230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SDS)、焦虑(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正确服药(91.30%、80.00%)、合理运动(83.48%、70.43%)、合理饮食(88.70%、74.78%)、戒烟酒(90.43%、77.39%)、定期复诊(84.35%、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可减少负性情绪,强化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标准化综合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62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以及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自制遵医行为评估量表中按时用药、按时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4个维度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清PAB及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门诊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尿病教育门诊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教育门诊前后的遵医行为评分、SAS与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较为明显,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动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给药方式、生活方式、饮食营养、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动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行干扰素治疗患者遵医行为,也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健康教育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3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给予护理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问卷评价2组孕产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2组孕产妇分娩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围生期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孕产妇依从率(73.91%)、护理满意度(69.57%)、纯母乳喂养(52.17%)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3,11.317,4.32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8,9.268,7.900,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同时明显降低孕产妇分娩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减少产妇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93-394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通过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艺敏  杨惠兰 《医疗装备》2023,(13):157-160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图文式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图文式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图文式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遵医行为、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患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髋骨骨折患者遵医行为、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髋骨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心理干预,观察组另加用全方位护患沟通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负性情绪、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中功能锻炼及合理饮食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患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髋骨骨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负性情绪和术后并发症,提升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接受鼻出血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优化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安全指数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抑郁评分(HAMD)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抑郁评分(HAMD)、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首次排尿及排便用时[(5.10±1.94)、(47.25±7.12)h]较对照组[(6.34±1.71)、(54.47±7.70)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前HAMD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D分值[(14.78±3.17)分]较对照组[(19.30±3.0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74%)较对照组(73.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采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排尿排便用时,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环管理配合层级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心境状态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04例GDM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环管理配合层级管理,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护行为量表(DSCS)评分、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及SDS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规律锻炼、饮食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工作满意度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循环管理及层级管理对GDM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调节其心境状态,改善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提升自护行为,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人性化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联合人性化综合护理的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社区妇女共3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以及观察组150例。对照组妇女实施常规卫生保健干预,观察组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两组妇女的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进行评分,对常规体检及孕期保健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常规体检妇科疾病发病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观察组孕期保健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遵医行为,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提升孕期保健检查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具有较高发病率,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健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动机性心理访谈联合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对PHC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应对方式及疼痛程度影响。方法选取2017-10-01-2019-03-31我院收治的94例PHC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均行TACE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研究组增设动机性心理访谈+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我效能(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应对方式(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及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结果研究组遵医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χ~2=4.821,P=0.028。护理结束后,研究组SAS分值为(40.36±4.27)分,低于对照组的(47.10±4.42)分,t=7.519,P<0.001;GSES分值为(31.79±4.26)分,高于对照组的(27.55±3.71)分,t=5.146,P<0.001;研究组面对分值为(19.83±2.37)分,高于对照组的(18.01±2.25)分,t=3.818,P<0.001;研究组回避分值为(10.94±1.38)分,低于对照组的(13.72±1.67)分,t=8.797,P<0.001;研究组屈服分值为(9.06±1.42)分,低于对照组的(11.15±1.58)分,t=6.745,P<0.001。护理3d后,研究组NRS分值为(2.86±1.02)分,低于对照组的(3.79±1.15)分,t=4.148,P<0.001;护理7d后NRS分值为(1.16±0.8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0.92)分,t=6.659,P<0.001。结论 PHC患者TACE术后施行动机性心理访谈联合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及应对方式,且能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干预前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在干预后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病房质量评分、患者护理配合度、疾病知识认知度;护理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发作分值、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老年冠心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房质量评分、患者护理配合度、疾病知识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发作分值、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发作分值,P0.05。实验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老年冠心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认知、依从性,减轻不良情绪,改善病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88例成人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随访护理6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用药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并且研究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药物影响、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药物影响、情绪健康、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药物影响、情绪健康、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用于成人癫痫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卢建红 《现代保健》2014,(26):83-85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和护理,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8周,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制遵医行为统计表评定评分。结果:教育前遵医行为评定、SDS评分、SAS评分、GSE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SAS、SDS评分都明显降低,GSES和遵医行为评分都明显增高,且试验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明显地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去除或减少患者的不良情感,提高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 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情况、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稳定情绪、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遵医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x~2=10.241、6.527、11.550、8.339,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7.4±12.6)分、(92.6±10.2)分、(86.7±1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58、11.260、9.453,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护理干预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