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当中,天线是实现信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件,信号输出的单位,需要通过天线来实现电磁波的远程发射,然而,信号接收的单位,则需要通过天线来实现电磁波远程接收,由此可见,天线在无线电通讯技术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今,无线电通讯技术中广泛应用了智能天线,从而使无线电通讯技术进一步向高速率、高质量、高容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卫星地球站发射接收天线系统包括天馈系统及自动跟踪系统。天馈系统是卫星地球站发射上行信号的必经通道,也是卫星地球站接收下行信号的关键设备。而自动跟踪系统是使地球站的发射接收天线(大型天线波束宽度较窄)在卫星存在摄动的情况下实时、准确地指向卫星的一套自动跟踪装置。  相似文献   

3.
手机的接收电路是指从天线到I/Q基带信号之间的电路,主要对接收的带有信息的射频调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降频和解调,以输出RX I/Q信号。接收电路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天线双工器天线开关是收发共用,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完成RX、TX双工切换,因为GSM系统是时分多址,所以RX和TX不能同时工作在一个时隙,需要通过控制信号完成RX和TX的分离,控制信号来自CPU的RX-EN(接收启动)和TX-EN(发射启动),或由它们转换而得的信号;二是完成双频或三频切换,接收时完成GSM(935~960MHz)、DCS(1805~1880MHz)、PCS(1930~1990MHz)切换,发射时完成GSM(880~915MHz)、DCS(1710~1785MHz)、PCS(1850~1910MHz)切换。天线开关连接接收滤波RX-FL和发射滤波TX-FL的目的:RX工作时,防止TX信号或其它无用信号进入RX,滤除噪波、杂波,获得纯净的RX信号;TX工作时,获得准确的TX信号,防止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发射天线MIMO信号的最优线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新平  唐友喜  邵士海  吴桐 《电子学报》2009,37(12):2694-2699
 在分布式发射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信道传播时延使各个发射天线的符号异步到达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符号间干扰的特殊性使分布式发射天线MIMO信号的线性检测算法更加复杂,最优线性检测算法也不能直接由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得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MMSE准则的分布式发射天线MIMO信号的最优线性检测算法:先最大比合并,再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并且,通过界定误码率上下限,得到其分集阶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最优线性检测接收端信号处理方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顾名思义,有线电视系统就是把电视信号通过电缆传送给家庭电视机的一种装置,而不是像平常那样利用屋顶天线来接收。当电视广播行业发展到郊区或郊外地区需要收看时,由于家庭离电视发射天线更远了,居民就需要采用较复杂的屋项天线、天线旋转装置和天线放大器。当然,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距离增大时,信号电平会降低到不可用值。在多山地区,居住在山谷里的人得不到足够的信号电平,同一信号经常接收两次,一次是直射波,另一次是从其它物体反射的波。这称为多径接收。电视接收中的某些这类问题示于图1.1。  相似文献   

6.
(上接第 14期 )8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卫星电视广播是利用在地球赤道上空 35 80 0km高处“悬挂”着的微波转播台实现电视节目定向转播的。因卫星距离地面遥远 ,星上转发器传到地面接收点信号的等效辐射 (EIRP)很弱 ,必须要采用大口径的面天线、噪声温度系数较低的高频头和性能较好的接收机 ,方能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为了能收看到 4级以上的图像质量 ,接收天线的选用、安装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卫星电视信号的传播是从卫星上发射机发出的高频电流通过发射天线变换成高频电磁波向天线赋形的方向发送出去 ,地面接收天线捕获从卫星传播到地…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自动跟踪系统是探测和调整喇叭反射面天线指向偏差的装置。它接收从卫星进入天线的4080兆赫圆极化连续波信标信号,并通过检测该信号在天线馈线中传播的特点来求出天线指向和卫星实际方位之间的偏差。将该偏差转换成一组指向误差信号,用于天线指向系统中提供天线程序指向指命的精确校正或全自动跟踪(图1)。  相似文献   

8.
发放天线试验场的执照是军事上的需要。即使是在商业上,为了避免天线性能试验的结果产生重大误差,试验场的执照也是需要的。用下面的方法可以保证该试验场精确地测量被测天线的质量和性能。这些方法适用于这样的试验场,它包括一个发射端,一定的空间或房间和一个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一个适当频率的信号源、一个频率计、一个功率计、一个衰减器和一个发射天线。接收端包括一个支撑与旋转被测天线(AUT)的转台或塔架和一个标准天线,以及相应的位置读出装置。紧接AUT后是一个接收器和一个模拟式或数字式读出设备。  相似文献   

9.
在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由于各发射天线的发射信号不同时到达接收端,用于信道估计的导引设计及发射方法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分布式MIMO差分编码及检测方法:发送端将发射矩阵进行相位差分调制后发射,接收端利用前后接收量判断相位信息恢复出发送端数据信息。该方法频谱效率与V-BLAST相同,适用于任意发射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且不要求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道传播时延情况下,误码率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10.
易国顺  谢跃雷  梁文斌 《电讯技术》2021,61(11):1378-1384
针对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要求对于非合作方接收天线数目大于发射天线数目,以及特征寻找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通过单天线接收目标信号,采集数据,再由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训练和测试.网络用发射端信号经过空时编码后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识别发射天线数目.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CNN对于发射天线数目识别的效果,在信噪比大于15 dB时识别率可以达到85%.  相似文献   

11.
空间光通信中分布式天线的信号检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空间光通信中随机信道传播时延导致接收信号符号间干扰的特殊性使分布式发射天线多入多出(MIMO)信号的线性检测算法更加复杂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eyman-Pearson(NP)融合准则的分布式天线信号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信号同步时,NP算法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其性能优于等增益合并(EGC)算法,与最佳合并(OC)算法相当;当接收信号异步时,NP算法要明显优于EGC和OC算法,抑制接收符号间干扰,能体现出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空间分集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两种通讯方式的电波传输损耗。第一种通讯方式为地面发射台发射甚低频电波,经由地——电离层波导传播到达有冰层覆盖的海面,再穿透冰层和海水到达冰层下活动的潜艇的接收天线。第二种通讯方式为冰层下活动的潜艇,由水平漂浮天线发射中波或短波,穿透冰层,在海面上扩散传播,然后再穿透冰层到达在附近海域活动的另一潜艇的接收天线。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冰层对电波传输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剑飞  戎乾  王蒙军 《电讯技术》2016,56(10):1099-1102
为节省频率资源,全双工中继一般采用相同的频率接收和发射信号。由于收发天线之间无法充分隔离,接收天线容易受到自身发射天线的回波干扰。针对宽带全双工多输入多输出( MIMO)中继的自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自适应算法的自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利用中继反馈的已知信号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并产生一个对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信号,从而在接收端将干扰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自适应滤波器的跟踪性能、收敛分布和不同 MIMO 配置下的均方误差( MSE)性能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室内环境中UWB MIMO传输下的电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准确有效的超宽带(UWB)信号室内多发多收(MIMO)的电波传播模型对于设计UWB MIMO系统而言非常重要.本文采用时域射线跟踪算法,根据时域几何光学理论(GO)和一致性绕射理论(UTD),编制了三维电波传播仿真程序,并利用该程序进行了室内信道的仿真,得到了以下结论:室内环境中,采用双发射天线对深衰落情况有所改善,但双发射天线引起的快衰落现象比单发射天线严重;采用多径接收的方法可以改善室内信号的接收性能;使用垂直极化发射天线时,垂直极化接收的场强较强;发射天线放置在房间中部比房间一端时的信道空间相关性低,双发射天线比单发射天线时的信道空间相关性低。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多副天线发射效率和识别接收信号强弱能力以及自动切换天线的智能型装置。利用单片机、全数字化控制、汉化显示等技术,完成天线的检测与自动切换及报警等功能,并用于短波通信。  相似文献   

16.
1 接收天线增高信号强度反而下降我们在某村庄选择最高点安装MMDS接收装置 ,使用的立杆高为 7m ,边转动方向边用场强仪测量 ,下变频器输出最佳值只有 6 0dBμV ,观察接收装置与MMDS发射天线之间没有障碍物遮挡 ,因此怀疑是下变频器有问题 ,但更换下变频器后信号强度仍无变化 ,只好将接收装置从立杆顶向下移 ,这时信号场强开始提高 ,当移至 3.5m处时信号强度最高达到 80dBμV。分析原因 :MMDS发射天线在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使信号覆盖面基本形成伞状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 ,主要是我们所处的村庄位置偏高 ,接收装置超出MMDS覆…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单发射多接收(SIMO)和多发射多接收(MIMO)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多个孔径天线依次发射,多个孔径同时接收和多个孔径天线同时发射接收等工作方式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采用虚拟孔径相位校正的方法,实现单发多收信号叠加成像.对多个频率同时发射方式,通过采用子带合成和虚拟孔径相位校正的方法,实现多个接收信号的叠加.并对虚拟...  相似文献   

18.
苗玉杰 《电子世界》2013,(11):22-23
雷达主要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的信号处理系统是雷达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几个部分组成,发射机的功能是产生某一所需功率电平的射频波形,天线的基本功能是将射频能量从雷达传输线耦合到传播介质中或由传播介质耦合给传输线。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微弱的目标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的电平,显示器的基本功能和用途是将目标信息传递给用户。本文主要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庞利会  王军  唐斌 《信号处理》2015,31(8):932-940
本文针对单天线接收时频混叠数字通信信号的盲源分离问题,基于源信号之间载波差异性,构建单天线接收信号虚拟多通道模型,实现了源信号分离与重构。该算法通过对单天线接收混合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各个中心频率的源信号频域特性,提取各个源信号的幅度与相位信息。利用提取信息,实现源信号分离与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单天线接收时频混叠数字通信信号的盲源分离。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发射天线V-BLAST信号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V-BLAST信号通过分布的发射天线进入信道,该文提出了一种由于发射天线地域上的分布性引起的各发射天线发射信号不同时到达接收天线的V-BLAST排序干扰抵消(Ord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IC)检测算法。计算机仿真显示,该算法适用于任意个数的接收天线,在较高信噪比(20dB)的条件下,性能优于直接迫零算法3dB以上。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分布发射天线V-BLAST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算法比集中发射天线V-BLAST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算法有着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