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雷神公司已经完成了小型空射诱饵干扰弹(MALD—J)的首次自由飞行试验,这种一次性诱饵弹既可以作为飞机诱饵,又能干扰敌方雷达。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美军空射诱饵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型空射诱饵的战技特征和作战运用,剖析了其对地面防空的威胁。从识别和抗击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微型空射诱饵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型空射诱饵是以信号增强子系统、主动雷达干扰机为载荷,对敌防空武器系统实施干扰的电子战武器。对微型空射诱饵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其作战模式,并简要给出了对我军相应装备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美杉  刘赢  曾维贵  钱坤 《兵工学报》2023,(5):1443-1455
基于空射诱饵弹干扰机理和战术使用原则,针对诱饵弹动态干扰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加贴合战场实际且时效性更强的空射诱饵弹对抗组网雷达干扰资源动态分配方法。采用基于ICRITIC—变权理论的威胁评估方法确定组网雷达的动态威胁矩阵;结合诱饵弹有源假目标干扰模式,从匹配度角度分析了影响干扰效果的相关指标,并构造了干扰效能矩阵;基于最优干扰效能建立了资源优化目标模型,并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资源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能更合理地实现干扰资源分配,更加符合诱饵弹作战实际;相比传统方法,其计算效率和最优解正确率具有更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美国小型空射诱饵的发展脉络,从概念提出、MALD的初期发展、重生以及扩展应用等五个阶段介绍了小型空射诱饵的概念设计、研究试验、装备采购和发展趋势,最后得出了小型空射诱饵装备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被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中。分析了对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角度欺骗的可能性。结合现有技术条件,研究了拖曳式诱饵、空射式诱饵、交叉极化干扰和交叉眼干扰四种角度欺骗技术。着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优缺点,并对导引头角度欺骗干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微型空射诱饵是美军一款空射型电子对抗飞行器,可执行侦察、诱骗、压制和打击等多样战场任务。该款诱饵弹依托诱饵平台,不断拓展其潜在能力,已由最初单纯的电子诱饵类消耗型武器发展为如今基于模块化载荷设计的射频综合类诱饵,在美军整个装备体系和作战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概述介绍微型空射诱饵基础上,重点分析其战场运用模式和支撑作战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综合射频类诱饵弹装备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基本型、干扰型及载荷型三种型号微型空射诱饵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根据微型空射诱饵的功能特点,研究了利用微型空射诱饵进行模拟目标诱骗情报、防区内干扰掩护作战飞机以及提供战机自卫防护的作战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研制压制敌防空火力的空射诱饵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授予特里达因瑞安航空公司一项金额为244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制和演示破坏敌防空火力的小型空射诱饵(MALD)。MALD先进概念技术演示包括把一种小而便宜的空射诱饵用于对敌防空火力的压制任务。这种...  相似文献   

10.
雷锡恩公司宣布,该公司的微小型空射诱饵弹(MALD)开始低速率初始生产。MALD是先进、低成本、模块化的微小型飞行器,可空射和预编程,其质量为136kg,最大航程926km。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干扰机理,对影响干扰效果诱饵的有效雷达截面积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从中找出了影响诱饵有效雷达截面积大小的因素,并提出了装备试验时各试验项目采取的试验方法、试验要点和干扰效果判据。  相似文献   

12.
李学锋  朱峰  冯言志 《飞航导弹》2011,(9):54-56,73
从介绍美军微型空射诱饵的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分析其技术特点与进一步发展方向,探讨了其战术运用情况,最后提出了防空作战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脉冲雷达极化形式单一而无法利用极化信息对抗拖曳式雷达诱饵的问题,提出通过与主天线极化正交的辅助天线对抗拖曳式雷达诱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拖曳式雷达诱饵释放的干扰一般为圆极化,而单脉冲雷达的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或者垂直极化,通过增加与主天线极化正交的辅助天线,实现单脉冲雷达对拖曳式雷达诱饵释放转发式干扰的对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拖曳式雷达诱饵转发的简单功率放大干扰进行对消,且对消效果不受诱饵转发干扰延迟时间约束,也可以对诱饵调制后转发的连续脉冲干扰实现有效对消。  相似文献   

14.
国外简讯     
美国海军研制有动力空射诱饵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与不伦瑞克防御公司签定一项历时3年价值2370美元的合同,发展AN/ADM-141战术空射诱饵(TALD)的改进型号。海湾战争中美国曾大量使用TALD突破伊拉克的防空系统。根据这一合同,公司将制造25枚改进的TALD,18个月后进行首  相似文献   

15.
有源拖曳式雷达诱饵干扰对雷达型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介绍了拖曳式诱饵的发展情况,在分析拖曳式诱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抗拖曳式诱饵的几种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兵器》2011,(8):62-62
隐形战机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以致人们都忘了,除了“欺骗”,“吸引”和“压制”也可用来对付雷达,而且要便宜得多。“压割”所用的EA-6B“徘徊者”和EA-18G“咆哮者”电子干扰机比F-21更容易获得预算,不大出名的微型空射诱饵(MALD)也是如此。MALD源于美军从1970年代就开始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垚 《航空兵器》2006,(5):34-35,42
针对某型空射诱饵弹控制系统研制中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即气压高度表 惯性器件替代惯性导航系统,以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文中对两种控制方法在控制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仿真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拖曳式诱饵角度欺骗的干扰效果,文中提出了速度拖引诱饵干扰模型.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角度欺骗以及速度门拖引的原理,将速度门拖引技术应用在诱饵转发信号中,提出了速度拖引诱饵干扰有效实现方法和措施.采用这种方法提高了拖曳式诱饵对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并能够实现对雷达导引头的速度拖引,大大提高了目标的生存概率.通过Matlab方法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雷达诱饵对抗反辐射导弹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方立恭 《飞航导弹》2001,(12):25-27
鉴于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的威胁,通过增加雷达诱饵的个数,分析雷达诱饵对反辐射导弹的影响,采用数学归纳法,建立雷达诱饵对反辐射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有无雷达诱饵掩护的雷达的毁伤概率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弹道导弹中段诱饵有效迷惑和欺骗的目的,对诱饵释放后的运动轨迹和空域分布进行研究。基于椭圆轨道理论,构建了诱饵与弹头的空间相对运动模型,探讨了防御系统雷达探测能力对诱饵空间位置的约束,并建立了诱饵有效空域分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诱饵释放后的运动状态及与目标弹头的相对位置变化关系,并得到在一定雷达探测能力约束下的诱饵有效空域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