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体论已经成为跨学科的热门术语,并且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题目。探讨本体论的概念含义,本体论在不同的学科中的借用意义,特别是它与术语学的关系以及在术语学中的概念意义和中文的译名问题,对于把握当今术语学研究中的知识本体趋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目的是重新思考术语学概念为依归的研究路径,从哲学和术语学两个学科来审视概念定义及其概念相关的问题。研究方法是阅读哲学的相关文献,然后用术语学的概念分析方法来描述概念的意义。通过哲学与术语学对概念定义及其关联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术语学的概念研究仍然是当今多元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起点,概念研究是术语学科的属性与研究内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术语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家术语标准ISO 1087的历史沿革,对其不同版本的概念体系结构、条头术语、基本术语的定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制订该国际术语标准的理论依据是普通术语学理论。文章认为普通术语学体系的基本术语已进入汉语之中,可用作建立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基础。语言文字的独特类型、不同学科传统的影响、术语规范工作的开展、对不同学科领域术语的认识、关联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贡献是构建独具特色的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影响因素。术语学术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呈现并行发展的趋势,两者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4.
摘要 术语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与语言学、逻辑学、符号学、信息学等亲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术语学或从其亲缘学科中借鉴研究方法,或从其理论中得到某种启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术语学是工程技术、科学史与语言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产物。术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表达某一知识或活动领域专业概念的术语。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术语,都要对本学科的术语进行系统的研究,但从总体上对各学科术语进行一般性理论研究的却只有术语学。术语学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具体科学,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此同时,它又同哲学、逻辑学、一般系统理论等方法论科学以及一些依附于方法论科学的跨学科知识领域如数学、信息学、控制论、符号学、科学学等有着密切联系。为了从整体上认识术语学,特别是了解该学科的综合性,我们应该了解术语学与哪些学科具有亲缘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一、术语学与语言学术语学源于语言学,更确切地说,源于以词汇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词汇学。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术语也是具有称名功能的词汇单位(词或词组)。因此,运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术语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术语总要遵循语言系统中词或词组的一般构造规律,同时,又发挥着自己特有的功能。术语学要研究概念的称名,概念称名又涉及语言学方面词汇的意义,对概念称名的研究,事实上是对术语词的形式与内容层面进行分析。一般运用语义学和称名学方法。具体而言,把术语视为语言符号,从能指向所指即从形式到内容(概念)方向进行的研究是语义学方法。称名学方法则恰恰相反。如果出现一个要求表达的概念,选择表达手段就需要运用称名学方法。具体而言,称名学研究的是“语言单位构成的一般规律,构成语言单位的过程中思维、语言和现实的相互关系,选择命名基础特征时人这一因素的作用,称名的行为、手段、方式、类型等语言技术问题,以及称名在交际方面发挥功能的机制等等。”[1]简言之,称名学告诉我们,语言中有哪些手段,如何利用这些手段给客观事物命名。对创建有理据的术语过程来说,称名学方法更为实用。术语学和语义学联系比较紧密,因为从任何一个普通术语词中都可以体现出明显的语义特点。在行业用语中,专业词汇又把术语学同修辞学、篇章学、科技翻译理论联系了起来。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同样适用于术语学。在术语学发展初期,借助语言学方法研究术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受语言学方法的启发,人们提出了对术语的规范要求,如术语应该具有单义性、修辞中性等特点。由于术语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对其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学的方法,因为术语学研究的问题常常超出语言学范围,这就需要探求语言学之外的途径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二、术语学与符号学术语学研究认为,术语是符号,术语系统是符号系统。术语符号与语言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加拿大术语学家G.隆多就是从术语与符号的关系角度为术语下的定义,它把术语看成在本质上就是索绪尔所定义的语言符号,即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2]从符号学意义上讲,术语符号是由概念、意义等带有规则性、概括性、抽象性的内容(所指)与表现这种内容的形象、音响等具体形式(能指)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每一个术语符号都包括了一定的表示形式(形象、音响)和一定的被表示内容(概念、意义)。[3]术语符号具有语言符号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指称概念、表达意义、传播和交流的功能和特定的编码建模功能。所谓编码建模功能是指通过编制不同的代码,构建科技术语符号模式的功能。作为一种符号模式,术语符号又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术语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掌握术语形成的基本规律。术语学与符号学的关系,如同其与语言学的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勃兴于美国和苏联等国家。符号学作为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对术语学也施加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传统的符号学可以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语构学往往抛开社会因素,抛开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考察理想化的结构关系;语义学主要研究符号与思维反映之间的关系,研究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语用学既研究符号对于人的功能,也研究人对符号的创造和应用,这种研究包含着对符号的心理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的探索。时至今日,符号学这一分类思想已成为最具有影响力并且被广泛采用的符号研究分类法。符号学方法备受术语研究者的推崇,在俄国率先用符号学方法来研究术语的,应该首推列依奇克(B.M.Лейчик)[4]和韦谢洛夫(П.В.Веселов)[5]。需要指出的是:“把符号学方法用于术语研究,不是简单的套用或移植。”[6]也就是说,符号学用于术语学,其研究方面不仅仅局限于三个方面,还应该更加广泛。如列依奇克曾指出,在术语学研究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关系:术语之间的关系,术语与其所指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术语作为符号与指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术语与使用人的关系。鉴于术语及其系统的自身特点,符号学方法在用于术语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得到充实、变化,以至新的发展。三、术语学与哲学、逻辑学术语作为表达人们认知活动结果的语言手段,与一些方法论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方法论科学为术语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哲学。作为术语学的哲学基础和作为学科的哲学是有区别的,应该加以区分,后者的方法论可以用于解决术语学的一些常见问题。如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来看,一个术语表达的概念部分应与具体或抽象的客观事物相对应,换言之,术语是表达客观事物的语言符号。在术语学领域,还经常运用哲学的方法,辩证地分析个别术语、术语总汇、术语系统的发展过程,探究术语及其总汇的发展规律。形式和内容,本质和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术语中得到广泛的体现,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是指术语系统与概念系统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语言表达形式,但事实上,二者之间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即一个术语不一定只对应一个概念,同一个术语可以同时对应几个不同的概念。术语指称专业概念,研究术语必须研究概念,因为任何科学研究的成果,都要以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概念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形成过程需要借助判断、推理等形式。可见,术语学与研究人类思维普遍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联系纽带在于概念。首先,对任何学科的概念进行分类和建立体系都离不开逻辑。其次,没有逻辑,也不可能创建、整理任何知识领域的术语系统,创建术语系统实际上就是整理术语表达的概念系统。同时,运用逻辑的方法不仅可以把术语所表达的不同抽象层级的概念区分出来,还区分出术语系统中具有不同抽象程度的术语,把这些不同层级的术语分为属术语和种术语。最后,按照抽象的不同程度,形成概念树形图。这样,从概念到术语,从概念系统到术语系统的相互关系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表达这些概念的术语总汇正是依据这种关系而产生的。术语学理论研究表明,借助逻辑上的属种关系给术语概念下定义要比一般的简单罗列描述要严密得多,因为定义可以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如果为一个概念选择适当的术语,就应该从对概念的明确定义入手。概念通过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构成了概念系统,概念系统可以揭示某一专业领域内各个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它连同这些概念的定义系统组成相关专业知识领域的逻辑模式,而术语系统则是这一领域的语言模式。我们承认,术语学从逻辑学那里获得了概念的定义方法,逻辑学和逻辑方法在术语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学科中,逻辑的一般规律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在个别术语总汇中,常有偏离逻辑的情况。例如,有些学科的术语系统借助逻辑联系比较容易确定,而在有些学科的术语系统中,逻辑关系体现得并不十分明显。另外,对概念的系统化、分类及其界定的原则都要运用逻辑方面的知识,如运用分类理论对术语表达的概念系统进行分类并使之系统化。应该始终坚持同一划分标准,只能从属概念到最近的种概念,而不是相反,违反这一原则就会产生概念分类的错误,也会影响定义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逻辑学的相关理论在术语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或者可以说,术语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靠逻辑学与语言学,但在构建学科的术语系统时,还应考虑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只考虑一般的逻辑原则。四、术语学与数学、信息学及控制论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独立自主的学科。也许有人认为,年轻的术语学与该学科似乎不会有直接的联系,事实上,在完成描写术语系统这一重要任务时,广泛采用的是数学中的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集合理论、数理逻辑等研究方法。集合理论的运用原则在术语学中得到普遍认可,其中,包括研究术语系统和个别术语结构的相关理论时所使用的集合理论。可见,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术语学的大部分亲缘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具有描写性特征,这主要取决于这些学科的自身特征,而不取决于它们在术语学中的运用特点。从词汇学角度看,由于所有被加工的信息语言都是一定内容层面与形式层面相结合的术语性语言,这就使术语学和信息学紧密联系了起来。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播及运用等相关问题的科学,它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的出现及应用。信息学又称理论控制论,是数学的分支学科,它运用数学方法构建、研究信息的加工、传递、使用模式。从本质上看,控制论是一种目的控制模型理论,它研究的是信息获得与传递的一般机制。术语学与信息学几乎同时产生、共同发展、相互作用。这两个学科相交叉形成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如创建术语卡片和术语数据库,包括创建自动术语数据库和自动机器翻译等,都是将术语用作原始材料来保存信息及进行信息检索。在对信息检索库进行分类时,需要形成专门的一套描写类型的语言单位,也就是关键词,它所承载的内容往往是某一专门领域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术语词汇。术语系统对信息检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后者也可借用前者的词汇单位,这些词汇单位经过加工,就形成了不同类型信息检索系统的核心部分。五、术语学与科学学术语学与科学学的关系表现在术语贯穿于人类任何知识领域中。科学学是一门以整体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所谓整体科学,就是包括广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体系。广义的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三个部分,更确切地说,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广义的自然科学为主,同时涉及整个科学技术事业,涉及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科学的语言、数字与化学公式、计量单位、图表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中的辅助手段在科学文献中的使用也是科学学最关注的问题,科技术语当然更在其中。甚至有人认为,术语学发展到现在,采用的是控制论的方法,在其内容上,其实是属于科学学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为了从事共同的生产实践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语言在不同知识领域或部门的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从日常生活语言中逐渐分离出专业语言,尽管当时的语言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术语,却已接近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形成了自然科学知识的体系。术语学与科学学之间的联系存在于任何知识或专业活动领域中,对这些知识或活动领域的研究方法都可成为术语学研究的基础。科学体系学是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贯穿一切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横向性,术语学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科学学的方法论指导。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术语学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服务于诸亲缘学科,又从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但术语学既不是逻辑学的一部分,也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术语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即它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从术语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中,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启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术语学的基本理论指导,而术语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这些学科,所以,为了推动术语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仍需要做出广泛的、横向的努力,即不断加强术语学与其亲缘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开放的、与时俱进特点,这也是当代学科发展所积极倡导的。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开设术语学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国际上,术语学是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而中国,虽已在术语规范的实践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术语学研究和术语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应争取在大学开设术语学课程。该课程不仅可以为中国术语规范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培养人才,还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品德;二是增加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是传授系统的术语学理论,增加就业机会;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规范术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国际术语学界一般认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术语学,到了70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有助于从总体上认识术语学的概貌。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学与外部亲缘学科的关系,对不同的术语学派来说,基本上具有普遍性;而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不同的学派则可能有不同的侧重。这里介绍的情况,较多从俄罗斯术语学派的实际出发。如果有人撰文着重介绍其他学派的情况,那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摘要 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主要致力于理论术语学研究和应用术语学研究。理论术语学研究对应用术语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术语学研究也不断影响着理论术语学的发展。理论术语学研究包括类型术语学、术语语义学、称名术语学、功能术语学和认知术语学等一系列研究方向;应用术语学研究包括术语词典学、术语标准化和术语数据库等内容。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术语、术语系统以及它们形成、创建及使用的规律。术语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让我们对它们的内容分别加以了解:一、理论术语学(theoretical terminology)研究概括地说,理论术语学是研究术语的性质、发展和使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理论术语学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相关科学,例如,语言学、词典学、逻辑学、科技情报学、认识论、科学学、符号学等。就俄罗斯术语学派来说,术语学在与上述这些学科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大致形成了以下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术语学(general terminology science)和个别术语学(specific terminology science),类型术语学(typological terminology science),对比术语学(comparative terminology science),语义术语学(semasiological terminology science),称名术语学(terminological “derivatology”),历史术语学(historical terminology science),术语学史(history of terminology),功能术语学(functional terminology science)和术语学篇章理论(terminological text theory),认知术语学(cognitive terminology science)等等。熟悉词汇学的读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方向与词汇学研究的内部方向大致对应,或者说是基本一致的。这里,因篇幅有限,我们主要向读者介绍一下理论术语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研究方向:称名术语学,功能术语学和术语学篇章理论,以及认知术语学。(一)称名术语学术语的研究过程往往是:先出现一个概念,然后给它下定义,最后确定术语。称名术语学就是研究专业概念的称名过程及其形式,以及使这些形式达到最佳化的方法。同时,分析已有的术语的形式有利于找到最有效的构成术语的方法和模式,并能为新术语的创造提供建议。因而,称名术语学研究对整个术语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在称名术语学研究过程中,术语学家们发现,从共时角度研究术语形式结构的传统方法无法充分揭示术语构成的某些方法和模式。因而,必须从历时的角度对术语构成的个别方法加以分析。因此,研究术语系统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非常重要,这使我们能够创造出很多富有生命力的术语。称名术语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构成的语义方法:普通词汇的术语化,普通词汇的词义扩展,普通词汇的词义隐喻化,普通词汇的词义转喻引申,普通词汇的词义专业化,系统间词汇单位的借用。2.术语构成的词法手段:术语的后缀构成法,术语的前缀构成,术语的前缀—后缀构成法,转换,术语的语音—词法构成。3.术语构成的句法手段。4.术语构成的词法句法手段:复合词,省略法,缩略法。(二)功能术语学和术语学篇章理论这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研究方向。功能术语学致力于研究职业言语(首先是篇章)中术语的功能。术语是在篇章(包括口头或书面的)中产生的,但却是在术语系统中得以确定的。或者说,术语是出现在阐释理论观念、描述新术语的篇章中,然后在词典、标准分类系统等篇章中得以最后确定。所以,术语的功能研究既与篇章语言学、科技信息理论以及文本综合分析处理等学科领域相关,又涉及到术语进入文本中所发生的不同过程。从话语理论的角度研究术语使术语学家们发现,如果把对术语的研究仅仅限制在语言系统内,那么术语的许多现象,如同义现象、多义现象、术语的形式变异等问题都无法圆满地去解释;而从言语功能角度出发,或者说,通过分析言语作品中术语的使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到术语的本质,揭示术语的特性。正是在此基础上,术语学篇章理论应运而生,其研究对象是术语在篇章中的功能:对篇章进行术语分析和对术语进行篇章分析。(三)认知术语学认知术语学是刚刚产生不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分析术语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问题,确切地说,科学语言和科学认识的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同时对认知术语学研究也非常重要。科学认识的普遍过程中,术语的认识功能,术语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在术语学中研究得不够充分。术语的主要认识功能是指对知识的固定、保存和传递,此外还包括术语的启发功能。术语的认识功能是术语的重要特点之一,因为术语主要用来表示概念。科学认识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术语。当我们说,语言是固定、保存知识并把知识代代相传的一种手段时,我们首先指的是术语。在科学认识中,术语的作用是多层面、多维度的。至于涉及到哪些层面和维度,这也正是认知术语学研究的方向所在。现代术语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以逻辑学和语言学为基础,规定理想术语,转向以认识论为基础,描写术语、术语系统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形式、功能和内部的规律[1-2]。术语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可以说是逻辑学—语言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术语学研究主要采用规范法(规定法)。人们对术语提出了种种规定,种种“要求”,诸如单义性、准确性、系统性、无同义词等等。但后来,术语学家们渐渐发现,仅仅借助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方法研究术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语学与其他学科,尤其与哲学,特别是认识论,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论成为了术语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于是,术语学家们认识到,术语并不是特殊的词,而只是用于特殊功能的词。此前对术语提出的种种要求,可能会有悖于术语的自然语言属性。由此,术语学研究转向了另一种方法——描写法。术语是在自然语言词汇单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自然语言词汇单位是术语的基质[3]。术语的语言基质在篇章的功能中看得最清楚。二、应用术语学(applied terminology)研究应用术语学研究包括术语词典学、术语标准化、术语翻译、术语编辑和术语数据库等内容。其中,术语词典学(terminography)是研究有关术语词典的设计、编纂、使用以及演进的一门学科,主要任务是收集、描写属于某一学科领域或其分支的所有术语,这一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形成一部将术语全部罗列出来的词典,如:术语词源词典、历史术语词典、频率术语词典、术语新词词典等。在不同语言间的术语协调过程中,还可以编纂术语翻译词典,为术语翻译服务。编纂教学术语词典,用于培训专业人员和进行外语教学。编纂信息术语词典,可以促使科技信息自动化。总之,随着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与创立,术语词典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术语词典是术语工作所有基本领域的工具。因此,术语词典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也绝非偶然。术语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是术语实践工作最佳化和规范化统一的结果,最终形成规定性的词典,包括规范性词典和非规范性词典。术语编辑(terminological editing)是一个边缘性的领域,涉及应用术语学和编辑学两门学科。建立术语数据库(terminological data banks)是术语实践工作的一个新方向。可以说,术语数据库拥有大量的术语信息及选择、保存和检索这些信息的自动化手段,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大规模地建立术语数据库的趋势。[4-5]三、理论术语学和应用术语学的关系前文中已说明,理论术语学是应用术语学的思想源泉。术语学发展总的趋势是将术语研究的纯理论问题与带有实践性质的问题密切结合。在术语学的研究方向中,应用术语学一直处于边缘学科的位置。原因在于,术语学家们认为,应用术语学属于特殊的研究方向,应从术语学研究中分离出来。而在传统的语言学家看来,整个术语学都应被看作是应用语言学的一部分。那么,应用术语学的特点是什么?它与术语学本身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我们以术语词典学为例,分析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术语词典学和术语学之间的关系很像词典学与词汇学的关系。一方面词典编纂实践会提出大量的带有理论意义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期待后者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同样,术语学研究的许多问题是在编写术语词典的过程中产生的,术语学研究提出的理论观点,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术语词典的编纂。但问题还有另外一面。术语词典学和术语的整理与统一属于术语学中的应用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它在吸收术语学一般理论观点的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却并不总是紧紧跟随着术语学。[6-7]应该承认,应用术语学研究和理论术语学研究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前者已完全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部分。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应用术语学完全不受理论术语学的影响,或许应该说,术语学理论对术语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相对来说,是“软性”的,“隐含”的,潜在的,而并非是强制性的,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7.
术语学的研究对象、宗旨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术语学在国外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明确它的研究对象、宗旨和任务,不仅有助于学科的自身发展,术语学的成熟和完善,也必定会促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主要致力于理论术语学研究和应用术语学研究。理论术语学研究对应用术语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术语学研究也不断影响着理论术语学的发展。理论术语学研究包括类型术语学、术语语义学、称名术语学、功能术语学和认知术语学等一系列研究方向;应用术语学研究包括术语词典学、术语标准化和术语数据库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框架术语学对普通术语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是描写术语学的最新流派之一.文章介绍了该学派的三个研究焦点:主张基于事件概念组织,从而把术语的句法和组合特征纳入研究视野;考察了术语概念的多维性,突出了语境要素在术语概念表征中的重要作用;把专业语料库作为提取概念知识的主要来源,采用自下而上为主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从术语学视角来看,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存在规划有待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不够成熟、术语学助力话语体系构建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可考虑从国家战略层面、工作机构层面、学术研究层面采取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与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体论就是就是关于“存在”的科学,它研究何物存在以及以什么方式存在等问题,在本体论的争论中,以传统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分为基础,莱涅夫斯基进一步将其分为具体主义、单范畴的柏拉图主义与多范畴的柏拉图主义三种类型。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与本体论的联系是不同的:如果说,传统逻辑与事实本体论在内容上时有混杂、联系密切的话,现代逻辑则通过形式化方法,远离了事实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顾先生:……读到您在北京国际术语学大会上所发表的文章中有关哲学问题,尤其是本体论问题的论述,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方面,您在您的文章中讨论了我在术语学的基本原理方面所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三个观点,该文章发表在《Infoterm》杂志第6期,第74页。这些观点是:①现实中不存在概念,②客体世界不同程度地独立存在,③个别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首先,我想提出的是,这些观点受到了实证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在Wüster时代,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中间是很流行的。我从Wüster那里借鉴了实证主义的模式。在上面所提到的在北京举行的大会上,Mr.Galinski宣读了我的文章,从该篇文章中,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客体—概念—术语(object-concept-symbol)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很复杂的,并且要建立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尤其是要建立在维也纳哲学派别(丕里克、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以及其他人)和Bochenski(鲍亨斯基)这类认识论专家以及其他哲学家的结论之上。这类哲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系列出版物,如《Infoterm》第2期中第3-90页,德文的《术语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工程、理论基础》以及您所提出的术语学研究人员应详细探讨本体论问题,以便获取稳固的结论,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因此,这一问题应在新的哲学进展和旧的哲学结论的指引下得到持续不断的研究,以便使它们成为术语学的原理。有关上面提到的三个观点,我想作一些说明:①现实是用在与思维世界相对的可由感觉来感知的客体世界的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者把实证事实(马赫)当作唯一的存在。②这是一个物自体(Ego-objective)世界的二重性表述在哲学上的心理历程。这种模式至今仍在心理学、认识论以及其它领域内使用。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Bochenski),概念既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命题也是这样。主观的概念和命题是精神现象的本质,概念和命题的内容则是客观的。语言并不是照原样直接描述,而是按照我们所想象的客观的概念的形式进行描述。因此,我们把思维的本质(概念、逻辑命题)归因于客体的本质及其复杂性。我们的见解离不开客体,客体可以是实存的(可感知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思维)。如果我们以table-John-Jack为例,我们就会看到下面的情况:John所感知的桌子是一个个体,他给这个个体一个概念,该概念就是主观的,而概念的内容(特性组)则是客观的。通过声音、文字或图画的方式,把这一概念传递给Jack,对Jack而言,John的概念的内容就是一个客体。在John的记忆中,他的有关桌子的思维概念的内容就被贮存在一个想象的客体中了。客体世界是由思维的本性所形成的人类的理性构筑成的,它不是由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类的理性来描绘的。客体世界的构成是理性的创造行为。理性形成概念,并把概念归于客体。这种概念将因人而异,并且要依赖于个人的智力的、心理的、专业的特征。如果没有契约,那么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因此,学校教育以一种可接受的专家的观点不同程度地引导了一种统一的观点,这种观点才是真正的思维。③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物质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只是能量场。这种能量可以是连续的(波),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微粒)。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想象中的(思维)和实存的(可感知的)客体。“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字眼是过时了的。在Wüster生活的最后10年中,他忙于搜集有关的哲学文献,并把它作为术语学原理的一个更好的基础。由于这个原因,他深入细致地研究了逻辑学和本体论的文章。对我而言,看到您在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术语学的这一模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您可能知道,波普尔出生在维也纳,在他移居国外之前,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工作在维也纳哲学派别的侧畔。您的模式与我们所提出的模式是一致的,并不矛盾。我们的模式涉及到客体世界、思维世界和术语世界的三者统一,这一般是对术语学和知识工程而言的。在具体情况下,对术语学而言,它是与客体-概念-术语相对应的,即对应于客体的概念,对应于概念的术语和物体(直接对个别物体的命名,还没形成概念)。我们的模式是非常具体的,它详细描述了它要涉及的成份,它是建立在维也纳派的要素-结构-行为(element-structure-play)三体的基础之上的(自由组合)。因此,它详细描述了客体、概念和术语世界中的实体。如果把要素引入术语学,那么概念就是思维的要素,它是由特性构筑而成的;在知识工程中,命题就是概念链。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对应于两个世界的模式,即概念世界和客体世界。术语世界属于客体世界。术语是客体。术语是代表另一个客体或概念、并对它们加以描述的特殊客体,只是由于实际的原因才把他们区分开来。对您的文章的评述:术语系统的本体论界说一章,既很有意义又清晰明了。它描述了一个认识论的模式,该模式可以与Wüster的四领域模式(客体-概念-术语概念-术语)相结合。所有的术语学产物都是精神的产物,并且同时也是客体。这是与我们的相应模式相连结的纽带。概念“现实(reality)”和“存在(being)”分别使用在不同的模式下。基本问题是:在可感知的客体世界和人类思维世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可感知的客体是客体世界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客体世界的一个片断——即个体。对一些哲学家而言,这才是实在的东西。客体是如同唯心主义哲学家们所说的精神世界的理念的影象吗?这个问题引起了有关宇宙的实在性的争论。对一些人而言,宇宙是理念;对另一些人而言,宇宙则是物质。在术语学的实际工作中,一个能存活的答案就是一个指定的模式。也就是说,思维的要素通过人的理性与一个客体或客体组相对应。思维是否是实存(real),客体是影象还是vice versa(客观存在的东西),这要由其哲学观点来决定。对一个主体而言是实存,对一个社会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实存。概念的离散现象一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人类的理性是通过要素来构筑客体世界的(特征与性质相对应),所以有必要进行约定。个别概念的形成正象您所说的那样,依赖于个人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关于您的结论,我作以下评价:三个世界(客体-概念-术语)是通过约定而相互关联的,这种约定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受过教育的个人来决定,以便最终能为部分社会以至整个社会所接受。因此,术语学的工作应是术语学委员会的特权,它所达成的结论应比个人得到的结论更易于为人接受。有关我们所讨论的问题的主体专家的知识和语言专家的知识应统一起来,以获取较好的结论。如果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和原理是建立在完好的哲学观点的基础上的,那么,结论就能获得成功,它能得以更好地传播。无疑,这对本体论的研究、尤其是对客体论(有关客体的理论)的研究将是受益匪浅的。不同的模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实际情形。因此,有关术语学理论的本体论方面的探讨,应当继续寻求在给定情形下的最好的模式。由于这个原因,有关本体论模式的分析、比较和讨论应当开始了。在我看来,W2与W1 和W3相互作用,并在W2中统一起来,这样所构成的Sub W2模式清楚地描述了人类的精神境界。进一步而言,可以说有一个思维的能量场,其中个人的理性是这一能量场的压缩。这一模式是与爱因斯坦的物质观相对应的,即物质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能量场,微粒是能量场的局部压缩。飘忽不定的能量压缩,因此会失去个性,并变成下面的场。这与客体理论有些联系。这种被称为集体理论场的东西将会解释心理学的东方哲学(佛教、印度教、道教及其它)中所出现的许多现象。一个overself的设想,与我们所提到的思维的能量场相类似,它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人类的lower self被淹没在客体世界之中了(物自体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情况只会出现在lower self的情形下,而不会出现在overself情形下,overself和lower self是无意识地相连的。科学是lower self的场,智慧是overself的场。二者之间可以架起一座人为之桥。目前,我正在写作一本书来探讨科学和智慧在术语学理论和知识工程方面所产生的哲学影响。在第三个计划中,道家(老子)的智慧起着主要作用。我已开始研究象老子、孔子、孟子以及其他一些在我早年的学生生涯中所了解的中国哲学家了。我们应当继续探讨有益的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术语学模式。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些相互关联的模式来作为术语学研究的基础。……(顾汝亮 译)  相似文献   

13.
本体的结构实在论以结构主义方法论僭越形而上学,表现为本体论认识不明确。结构不取决于元素,这是错误的本体论命题。为了存在,不诉诸于个体,这是错误的认识论命题。建构的结构实在论提出"本体论综合",试图解决"悲观元归纳"问题。但是,对结构和实体谁为本体论模棱两可。为赋予数学结构以物理内容,结构变成衍生品。为应对不充分决定性命题,认识论上需令结构处于优先位置。理论术语是一个体系,并非某一术语单独构成本体论。科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术语根据经验作适当增减。结构实在论没有处理好本体论与理论术语之间关系。结构实在论中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有重叠,因果关系是其必须回答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运用比较词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先秦汉语中的"休"、"闲"的字源以及古希腊语中表示"休闲"的词语的词源进行了跨语系的对比性分析,研究探明了人类文明初期与休闲有关的社会观念及其历史特点,并意在发掘人类精神观念演变过程中关于休闲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整体论的群落超级有机体范式认为,群落类似于一个生物有机体,是本体存在的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而还原论的群落个体主义假说认为群落不过是个体生物的随机组合,只有个体生物才具有这种本体论的地位。试图调和的中间路线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整体的,但方法论却是还原的或解释力很弱的。也许只有提出更多具备因果有效性的辅助性假说和桥接原理,中间路线者才能找到还原论与整体论共同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I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in Plato’s participation theory. I show that the logic shoring up Plato’s metaphysics in paraconsistent, as had been suggested already by Graham Prie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oxical One-and-Many of the pre-Socratics into a paraconsistent Great-and-Small bridges the abyss between archaic rationality and the world of classical logic based ultimately on the principle of contradiction. Indeed, language is an organ of perception, not simply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J. Jaynes,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哲学的"下沉",作为技术哲学基础的技术存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芬伯格的技术存在论是其技术批判理论的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芬伯格技术存在论对古希腊技术存在的辩证发展,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存在论的扬弃,对海德格尔技术存在论的批判与继承;接着研究了芬伯格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存在与存在者统一的技术存在论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