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黑山峡河段的开发方式有大柳树一级高坝和小观音高坝加大柳树低坝两级2个开发方案.通过泥沙冲淤计算,对黑山峡河段不同开发方式的各时期调节库容、拦沙减淤作用、蓄水造峰情况及死库容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大柳树高坝有调节库容大、拦沙减淤时间长、蓄水造峰作用强等优点,黑山峡一级开发比二级开发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论大柳树水库的主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论述大柳树水库的主要作用,必然涉及到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规划方案的选择,即采用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坝)还是二级开发(小观音高坝与大柳树低坝)问题,这已争论了四十多年.当两方案高坝正常蓄水位皆为1380m(大沽高程)时,大柳树水库正常蓄水位库容(即水库淤积前,以下皆同)为110.3亿m3,而小观音水库则仅为70.2亿m3(大柳树低坝原始库容1.5亿m3,调节库容0.4亿m3,起不到调节作用),两者相差40亿m3.这一库容的作用已经成为仅次于区域主要断裂活动的性质、工程地质与大坝抗震安全性问题(这三个问…  相似文献   

3.
设计洪水位与拦洪库容:水库遇到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拦洪库容。校核洪水位与调洪库容:水库遇到校核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它用以拦蓄洪水,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要求  相似文献   

4.
黑山峡河段两个开发方式的勘测设计工作进行了50多年,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坝枢纽布置设计以土质斜心墙堆石坝为推荐方案,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备用方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一级开发大柳树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静、动力计算;西安理工大学对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土石坝洞群围岩稳定性、高边坡进行了分析研究。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土石坝存在地下洞室的施工风险、高边坡的稳定风险、建筑物地震风险及工程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5.
利用雅典国家工业大学开发的软件,根据地形图,规划兴建2座副坝和水库以增加希腊马拉松坝的库容,从而满足雅典和比雷埃夫斯市日益增长的供水及景观与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地规划水库群的防洪设计标准,应给出水库渍坝流量过程甚至梯级水库连续溃坝的流量过程.该文选取2个梯级水库(上游水库的库容远大于下游水库库容),计算上游水库溃坝洪水,并研究上游水库渍决引起下游水库连续渍坝的可能性,采用简化水力计算法、经验公式等方法计算下游水库渍坝可能发生的时间以及连续溃坝流量过程,为类似梯级水库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江河大多泥沙量大,所建水库淤积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库容损失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淤积上延影响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对航运带来不利影响;坝前泥沙淤积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水库下泄清水对下游河道河床的冲刷以及附着在泥沙上的污染物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等。本文对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内容包括水库淤积观测资料和分析、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水库异重流、高含沙水流、水库淤积形态、水库排沙及运行方式、变动回水区的冲淤、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形,以及水库淤积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初期水库输沙规律及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规律,对初期运用满足防淤减淤、供水发电要求所需要的调控库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调控库容调水、水库淤积、下游河道减淤2及断面形态调整、发电的效果。认为当调控上限流量采用2600m^3/s时,调控库容采用8亿m^3;当调控上限流量采用3700m^3/s时,调控库容采用13亿m^3,可较好地满足防洪减淤2和供水发电需要。  相似文献   

9.
利用漫湾水库运行以来的多次实测资料,对水库的库容损失、干支流淤积形态、淤积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水库来水来沙情况、水库汛期运行水位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水库库容损失增加、坝前淤高发展加快的原因;根据下游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初步分析了漫湾水电站运行对下游水沙情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尾水河道1.1 km范围,淤积严重,抬高了下游尾水位,大大影响了电站发电效益。通过采用抓斗式和铲斗式相互配合的清淤方式在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下游河段开展两个枯水期的疏浚施工和试验研究,以期达到降低下游水位的目标,并探索枕头坝二级水电站采用下游河道清淤充分利用下游3 m水头以增大装机容量的可行性。本次清淤有效降低了下游河道水位,提高了发电效益,为大渡河流域同类电站通过下游河道疏浚提高水能利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柳树水利枢纽在西北地区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柳树水利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是今后黄河上游唯一可建高坝大库的关键性工程,库大水多沙少,开发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径流调节,可优化水资源配置,减轻下游断流压力;改善水沙条件,减缓河道淤积和萎缩,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增加泄洪输沙能力;在不多引黄河水的前提下扩大灌溉面积40万hm2,植草种树,再造绿洲,改善生态与环境;对上游梯级起反调节作用;枢纽本身装机200万kW,年发电量78亿kWh,具有很强的还贷及盈利能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提高宁蒙河段防洪标准,防止冰凌灾害.从治理及开发黄河全局出发,大柳树工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能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也为远景发展留有较大余地,综合效益十分明显,而投资和淹没损失都不大,对开发大西北具有巨大的意义,应尽早立项开发.  相似文献   

12.
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参数,该水位的现有确定方法是建立在河床冲淤变化不大条件下的水文资料统计方法。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非平衡变化过程中,河床冲淤幅度较大或水库下泄流量过程因调度规则的差异而不同时,已有方法不再具备适用条件。本文将原有平衡河流通航设计水位的概念延伸至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中,分析了三峡水库不同蓄水时段影响设计水位的主要因素、影响过程及其程度,以水库调度计算和下游河床冲淤一维数学模型计算为基础,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沿程各站不同时期的设计水位,又为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柳树水利枢纽与黄河下游断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对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通过对黄河下游断流特点和大柳树水利枢纽运行方式的分析,说明修建大柳树工程不会加剧黄河下游断流,5—7月份加大放水还可缓解下游引黄灌溉期的供水矛盾,并提高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群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尼尔基水库初期蓄水对坝下江段环境影响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尔基水库蓄水对坝下江段和流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五大对策,以减免影响危害。  相似文献   

15.
山口岩水库水温计算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口岩水库水温分布、水库泄水温度状况及坝下游河道水温沿程变化作了预测,结合灌区工程布置及灌溉农田的基本情况,对水库兴建后水温对下游农田灌溉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温结构属典型的分层型;在坝址至半山水汇入口6km长的河段水温回升较慢,年平均水温温升率为0 414℃/km,对应的左岸直灌区和锡陂灌区沿程水温在水稻生育期的月平均值低于水稻生长所需的最低水温,需采取调温措施;在坝址下游10km断面,由于受袁河支流半山水汇入影响,各月平均水温与建库前天然水温相差不超过0 3℃,能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最后从工程设计、水库调度运行、灌溉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嫩江干流上修建第一座 ,同时也是东北最大的一座水利枢纽——尼尔基工程的前后 ,其坝址处最枯月和枯水期 90 %保证率下的流量与坝下约 130 km处的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市江段最枯月和枯水期90 %保证率下的流量对比 ,分析建库后枯水期最小流量的增加对该市及其下游江段枯水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河大柳树工程是目前黄河上游惟一可建高坝大库但至今尚未被建的关键性工程,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结合利用效益,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根据近年黄河下游出现的频敏断流新情况,需对 的任务和作用进行重新评价和调整。它对开发我国大西北地区经济具有巨大意义,应尽早列项开发,从枢纽的性质及建成后的调度管理出发,该工程应列入水利项目。  相似文献   

18.
李蜀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5):62-63,67
着重介绍云龙水库施工期下游供水设计,根据工程特点,较好地解决泄洪导流隧洞施工期、大坝施工期、水库蓄水、导流隧洞封堵施工期等下游供水问题,施工方法简单,确保了下游供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铜锣峡河段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铜锣峡河段泥沙模型进行了正常蓄水位160m,170m,175m及180m方案的浑水试验;该河段分别处于各种方案的变动回水区上、中、下段位置。文中综合分析了这些试验成果,认为变动回水区内各河段悬移质泥沙淤积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汛期壅水高度,因此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是解决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口泥沙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库后卵石推移质主要淤积在回水末端附近和变动回水区上段,应针对不同河段特点实施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20.
陈绪坚 《水利学报》2019,50(2):218-224
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陆续建设和投入运用,坝下游的水沙过程明显改变并影响通航条件。本文提出了水沙过程非恒定变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向家坝枢纽坝下水位、流量和含沙量非恒定变化特性及其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家坝枢纽运用后坝下水沙变化的非恒定强度较大,水位变化的变异系数可以达到0.10~0.12,流量变化变异系数可以达到0.20~0.40,虽然出库含沙量显著减小,但含沙量变异系数最大可以达到约1.0。向家坝水文站标准化年平均水位和流量约为1.0左右,向家坝枢纽坝下山区河道的通航条件总体上是稳定的,水库运用削减洪峰和增大枯水流量有利于改善坝下河道的通航条件,但水电站日调节和水库蓄水,以及泄洪增大流量和水位的非恒定性,对坝下河道的通航条件有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