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挖掘超高压线路的输电潜能,在保持现有输电线路不变,同时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之下,提出了一种融合静态提温增容和动态监测增容的综合方法。对计算导体载流量的摩尔根公式进行了修正,并通过计算导线弧垂来验证综合增容后的安全性。以Visual C#为平台开发了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分析软件,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增容方法对导体载流量的影响。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动态增容方法比静态增容方法的增容空间大,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增容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动态热定额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输电线路静态热定额计算, 采用特定的环境温度和风速, 比较保守。而输电线路动态热定额计算,采用实时的导线温度和气象数据, 实时反映了线路动态热容量的情况。同时在线路上配置实时监测装置和小气象站, 为调度运行人员控制线路负荷提供依据。采用动态热定额能提高线路输送容量10%~30%, 是一种廉价、有效、安全的线路增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220 kV海中4634架空输电线路概况,对动态增容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分别用回归分析方法和实际气象条件下的数据对文中使用的动态增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动态增容在220 kV海中4634线的应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不改变现有输电线路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输电线路的负载能力,以确保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架空送电线路特殊增容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国内大力开展输电线路增容运行研究以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可是在电网基建检修、事故应急等特殊情况下,输电线路同样存在增容运行需求。广东在开展架空线路正常增容研究基础上,对线路特殊增容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架空线路在特殊增容载流下的弧垂变化和特殊增容运行要求的最小跨距,确认实施线路特殊增容是可行的,并提出特殊允许电流I1、I2的确定原则和验算方法,对多回实际运行线路展开特殊增容实例分析,确认在电网特殊情况下可实现架空送电线路安全增容运行。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可提高现有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容量,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新能源整合需要.然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线路增容可靠性问题,分析了输电线路数据采集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分类比较了不同感知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对比了几种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应用架构,并举例介绍了现阶段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别从数据采集技术、感知分析技术、系统应用架构和工程实践4个方面指出了现有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的研究重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并据此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动态监测增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珩  王之浩 《华东电力》2005,33(7):30-32
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有两种方法,即静态提温增容技术和动态监测增容技术。主要论述现有输电线路动态监测增容技术,指出其中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充分挖掘线路的输电潜能,提高现有电网的输电效率,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通常输电线路中静态载流量的计算是在保守的环境下获得,未考虑到实际运行环境。而动态载流量的计算是通过对运行环境的实时监测值,即结合实际环境温度、风速等因素,来确定其传输的极限容量,由此可以提高线路的输电效率。本文通过BP神经网络对某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由于该方法对气象预测效果较好,故将预测获得的数据作为概率模型的源数据,并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密度函数的概率建模的动态增容研究方法。通过动态增容方法在某地区的应用分析,表明在迎峰度夏时可适当提高输电线路载流量,且可确保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阻塞分析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超短期预测数据确定输电能力的受限原因,通过计及动态安全的阻塞管理分析识别阻塞关联输电线路。针对增容的线路和增容时段,根据气象预测数据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允许载流量。对阻塞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待增容线路,考虑导线温升暂态过程,进行事故后导线允许载流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满足安全稳定约束的增容容量。基于上述方案开发了一种基于阻塞分析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通过精确计算交流电阻的方式计算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方法,以220 k V单回路增容改造工程为例,计算了增容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以及极限输送容量,并分析了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旧线路由普通钢芯铝绞线改造为耐热导线后输送容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线路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也随之增大,需要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进行重新评估,同时传统近似计算方法相比所提的精确计算方法误差较大,建议针对增容改造工程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采用精确计算法。计算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输电线路增容改造过程中的交流电阻计算、载流量计算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截面导线在重庆110kV电网改造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城区电网密集,线路走廊宝贵,原有导线受截面限制,载流量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大截面导线技术能显著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解决输电容量需求大而出线走廊资源有限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的工程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水平。围绕提高重庆110kV原有输电线路载流量30%所进行的增容改造工程,分析了应用大截面导线的可行性,并以重庆110kV原有输电线路中1条线路为例,综合分析采用大截面导线方案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效益。提出了重庆地区110kV输电线路增容改造的优选方案,以达到送电线路增容改造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耐热架空导线作为城市电网增容改造中的主要换用线种,在各个地区的电网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庆城区电网密集,线路走廊宝贵,原有导线受截面限制,载流量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求。耐热导线能显著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解决输电容量需求大而出线走廊资源有限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耐热架空导线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水平。围绕提高重庆110 kV原有输电线路载流量30%以上所进行的增容改造工程,分析了在此增容改造工程中应用耐热导线的可行性,并以重庆110 kV原有输电线路中一条为例,综合分析了此线路改造工程采用耐热导线方案的静态投资和动态经济效益。论证了重庆地区110 kV输电线路增容改造采用耐热导线输电技术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双分叉线路是输电线路增容改建工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结构线路。可以增大线路输送容量,提高走廊利用率,并且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工期,停电时间较短。从双分叉线路结构特点和保护原理入手,分析了双分叉结构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双分叉线路,采用改建后线路的实际测量参数,或根据原线路参数计算得到的修正参数,及时调整零序补偿系数中的相应一次值,然后按简单线路整定方法进行整定即可,不会造成保护Ⅰ段超越误动。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架空导线在出厂制定的静态输电容量的基础上有极大的潜在输电能力,架空导线的动态增容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掘其潜在输电能力,然而当前动态增容技术计算出的动态输电容量值波动性大,实际应用性不强。针对当前动态增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输电容量的计算新方法,能够显著地降低动态输电容量值的波动性,提高动态增容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输电线路增容后的运行参数,提出通过对输电导线温度在线监测实现"动态增容"的可行性,为解决目前输电通道紧缺、新建线路投资巨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投资小、见效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动态监测增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平  金珩  钱之银 《中国电力》2007,40(1):44-47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对现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提出了采用动态监测技术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主要内容有:在影响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瓶颈点设置监测装置,监测导线温度、环境温度和日照强度;从调度的实时数据系统监测线路和相关输电断面的电流;设计数学模型,将监测数据转换成增容运行数据,为调度人员进行安全的增容运行。研制开发的增容系统已在多条500/220kV线路上运行,验证了该技术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输电线路动态应急增容能力,对于避免设备因过载而损坏,保证系统可靠性和为调度调整预留时间意义重大。在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设备可载性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在应急场景下,采用通道阻塞分析选取增容线路,并分析增容线路在线温、故障概率、失效贡献、个体损失等约束下设备可载性,并结合微气象信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应急增容方案的差异化分析。算例分析定量展现了可载性约束下线路应急增容策略的计算分析过程及设备可载性对应急增容策略的影响。该方法能充分响应设备状态、气象环境、系统工况对设备可载性的影响,并基于设备可载性实现线路的差异化应急增容,进而指导调度人员进行增容、限容操作。  相似文献   

17.
智慧输电线路建设是将坚强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具有本质安全、实时感知、全息互联、自主预警、智能处置等五大基本特征。依托智慧输电线路实现输电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智能动态增容,无疑是未来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最有应用性的科学方法之一。基于智慧输电线路的智能增容决策系统,纳入智慧输电线路建设总体方案,依托国内主流EMS平台,通过采集配套装置实时掌控输电网运行数据和气象条件,经由汇聚环节传输到监控主站及热稳定输送能力计算系统,在基础应用层实现以线路为单元的热稳定输送能力智能计算与分析。进一步,提出在专业应用层实现智能增容专家辅助分析决策,将最终辅助决策相关策略自动、智能、友善地推送给运行控制人员,实现对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的智能、快速、有效控制,显著提升了动态增容技术的智能性和实用性。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具备推广至其他省市电网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线路弧垂是电力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重要约束条件,现有的弧垂测量方法普遍存在计算模型复杂、精度不高、受环境随机变化影响较大和无法反应线路整体性能等缺点,难以满足线路动态增容的要求。为此,论文深入研究了电力线路的行波传输时差、长度和弧垂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行波传输时差的输电线路弧垂计算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新的线路动态增容方案,基于微型气象站和行波采集装置实时监测线路环境参数及弧垂等运行参数,电网调度中心计算分析确定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以便实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  相似文献   

19.
戴沅  聂耸  程养春  王伟然 《广东电力》2012,25(11):51-56
动态增容技术可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而导线载流量计算的准确度影响了动态增容的效果,载流量计算模型的优化是关键。根据架空导线的边界条件和气象条件,计算增容线路载流量常用的模型有:气候模型、导线温度模型及张力模型,对各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导线温度模型,对其计算原理、温度传感器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准确的计算模型可提高计算导线输送容量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输电线路传输容量。  相似文献   

20.
周魁  徐维毅  高选  胡汉基 《电力建设》2012,33(12):52-54
采用增容导线对输电线路进行增容改造,能缓解现有线路输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增容效果显著的同时,导线最高运行温度超过80℃,根据现行规程规定的弧垂定位已不适用。分析了采用增容导线时定位弧垂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