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探讨移植骨牙种植体同期植入的愈合机理,为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恒河猴为实验动物,分三组分别行血管吻合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游离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拔牙后3个月植入牙种植体,分期获取标本,通过人体解剖、X线摄片、光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分析,以评价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发生骨整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后骨整合 情况。方法:采用10只恒河猴为实验动物,进行自体髂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切取标本后进行光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种植体与移植骨均发生了良好的骨整合,结论:VBG,NVBG移植骨种植体一期植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的作用,为临床在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提供依据。方法:在狗的双侧下颌骨下缘制备非血管化骨移植模型,将钛芯羟基磷灰石涂层(Ti—HA)圆柱形种植体植入移植骨块中,左侧去除骨膜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抗拉力测试。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愈合情况及植入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膜的存在与否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骨截断性缺损采用腓骨移植结合钛网、人工骨粒、同期种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腓骨上缘平齐牙槽嵴,下缘钛合金网塑形,其内充填人工骨粒、腓骨松质骨、血液混合物,同时根据缺牙情况行钛种植体植入。结果:20例中1例失败,19例达预期效果,成功率95.0%。X片、ALP(血清碱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下颌运动功能检测显示植入物愈合正常,下颌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化腓骨瓣游离移植钛网塑形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在临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的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植入体内后血管形成的情况,进而评价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min内植入纯钛金属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的节段性缺损处,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分别在术后1、2、4周处死动物,取材前用墨汁行血管灌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Ⅷ因子抗原染色血管标记。【结果】在游离骨移植术后1、2、4周的时间点,可见非血管化骨块内墨汁灌注的血管数逐渐增多,标志血管的内皮细胞由团块状,同心圆状,逐渐向中空的血管样演变,离体10min和20min组之间有所差别,但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80min组墨汁灌注血管较少,Ⅷ因子抗原染色标记的血管出现较晚,计数较少,与离体10和20min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时,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是影响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离体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移植骨的成活。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和骨髓浸泡对游离植骨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和骨髓浸泡对羟基磷灰石涂层(HA-coated)种植体在非血管化自体游离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选用4只成年杂种狗,按完全随机设计裂区试验分为2组,将狗定为一级实验单位,接受A因素(HBO)2个水平的处理(A1:HBO治疗,A2:不用HBO治疗);将游离植骨设定为二级实验单位,接受B因素(自体骨髓浸泡)2个水平的处理(B1:进行骨髓浸泡:B2:不进行骨髓浸泡).术后10周处死动物,取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移植骨标本,用组织学方法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评价移植骨与种植体的结合强度.[结果]组织学观察可见,HBO组种植体表面的新生骨组织已形成连续的骨界面,而非HBO组的新生骨组织尚未形成连续的骨界面;结合强度测试分析,在HBO治疗组,移植骨与种植体的结合强度较非HBO治疗组中的结合强度高(P<0.05);而骨髓浸泡对移植骨与种植体的结合强度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HBO能促进HA种植体在游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而自体骨髓浸泡对种植体在游离植骨上形成骨整合的促进作用未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并行种植体植入上颌腓骨瓣修复区进而完成咬合功能重建。方法 2002年5月-2004年2月,共13例上颌骨全切或次全切除患者,同期或分期行游离腓骨复合瓣移植修复缺损,术后再行种植体植入及义齿修复。结果 13例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均获成功,种植体与移植骨骨性结合。面部外形双侧对称,腭部形态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临床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4个月,肿瘤未复发,种植体周围未见骨质吸收。结论 复合游离骨肌皮瓣结合种植体植入可作为上颌骨缺损整体功能重建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化腓骨瓣游离移植钛网塑形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狗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4例狗切除单侧下颌骨体,以自体腓骨瓣血管吻合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以微钛板内固定,钛网塑形人工骨粉植入恢复下颌骨形态及完整性,同期用人工种植体各一枚植入移植腓骨处,定期进行血液指标检测,X线检查及动物处死后组织学检查。结果:X线、骨密度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下颌运动功能检测、扭转、剪切力、压力、弯曲试验结果显示,植人物愈合正常,下颌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化腓骨瓣游离移植钛网塑形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狗下颌骨缺损是可行的,重建下颌骨的功能和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期植入种植体并应用牵张成骨原理永久增高下颌前牙牙槽嵴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下前牙区重度牙槽嵴萎缩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术前选择适当规格的抗旋转柱状螺纹组合式种植体,局麻下在缺牙区近远中行横过牙槽嵴顶的纵行切口,剥离并掀起颊舌侧黏骨膜瓣后,用来复锯于萎缩的牙槽嵴顶的近、远中行垂直骨切开,切口长度为预选种植体长度的1/2。在纵行骨切口的末端水平截骨并使骨块游离,将种植体按术前设计植入游离骨块,种植体植入长度为总长度的1/2。严密缝合松弛切口。术后10天拆线。术后2周开始旋入种植体,每日4次,每次旋入1/4圈,牵引速度为1mm/d,直至种植体全部植入时止。术后1、3和6月摄X线片。骨牵引结束后6个月修复种植体上部结构。追踪观察3年。结果:6例患者截骨线均一期愈合,牙槽嵴顶增高5·0~7·5mm。11枚种植体术后3个月与骨块完全整合。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后随访5年均能正常行使功能。结论:利用同期植入种植体牵引增高牙槽嵴高度为牙槽嵴重度萎缩患者义齿修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永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3例自体骨移植术同期植入5颗种植体进行跟踪护理,分析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默契的术中配合及完善的术后护理,对采取自体骨移植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的长段缺损,达到修复缺损减少病残.方法①采用自体、异体骨移植;通过吻合血管与不吻合血管的方式修复缺损.②应用非生物物质填充缺损区域.结果总的治疗有效率89.7%,其中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效果最好,所有病例全部愈合,异体骨移植术后2年~5年逐渐吸收消失.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长段骨缺损病残率高,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游离肋骨18例,游离髂骨15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瓣4例,分析术后近远期修复效果。结果游离肋骨、游离髂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的移植成功率分别达88.89%、93.33%、100.00%。随访1~5年,患者对外形较满意,其中16例进行了活动义齿修复,8例延期牙种植体修复恢复,咀嚼功能良好。结论游离髂骨及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但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现象。吻合血管骨移植修复效果较好,但技术要求较高。在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修复重建方案,力争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带血管的组织移植广泛在临床应用。有关带血管蒂的游离骨移植的报导材料较多。带血管骨移植是取一段带固定血管蒂的游离骨移植于受骨区,将血管与受骨区附近的相应的血管在外科显微镜下进行吻合。重建游离骨血液循环,使移植骨与移植床的骨间形成正常的愈合过程。根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种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因肿瘤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55例(70.5%),采用游离血管化骨肌瓣移植5例(6.4%),采用替代物植入18例(23.1%)。植入成功率分别为94%、100%、67%。结论对下颌骨缺损患者应根据根据个性化的原则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单纯游离骨移植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之一;血管化骨肌瓣移植虽然成功率高,但由于费用高、创伤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选择该术式的患者比例低;替代物植入因有排异反应,仅可作为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6个月后,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无骨吸收及炎症表现,行常规种植修复,随诊半年无不良反应,种植牙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窦底黏膜穿孔不必修补破损区,可直接植入种植体,但需要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牙槽嵴顶距窦底垂直骨高度为5 ~7 mm的患者,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21枚种植体,植骨或不植骨,定期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情况良好,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窦底边界清晰,无炎症表现,19例均完成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带腘血管的犬胫骨上段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血管造影及墨汁灌注,研究犬胫骨上段的血供;以腘血管为蒂切取其胫骨上段,游离移植于对侧股部,端-端吻合腘血管蒂与隐血管.术后1周行动脉造影和移植骨段的组织学检查.结果2例犬的胫骨上段经腘动脉灌注,均显影良好;移植后动脉造影显示,10例中有8例的移植骨段血运良好,骨组织保持正常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以腘血管为蒂的犬胫骨上段,是一个简便可行、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吻合血管游离骨移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以供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深入研究.[方法] 拔除 16只狗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提升高度为 2 mm、 4 mm,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分别于术后 3周、 6周、 12周、 24周处死动物各 4只,标本都经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移植骨愈合良好,种植体牢固,窦底黏膜完整.上颌窦提升 2 mm时,种植体顶端可见骨质存在;提升 4 mm时,只见窦黏膜,不见新骨.上颌窦提升同期植骨并植入种植体,可见种植体顶端有新骨形成,覆盖种植体.[结论] 狗有理想的上颌窦提升解剖条件,窦底提升术时可将窦底黏膜提升并保持完整,移植骨能形成新骨与牙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可作为研究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四肢长管状骨长段缺损的修复(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的长段缺损,达到修复缺损减少病残。方法:(1)采用自体、异体骨移植;通过吻合血管与不吻合血管的方式修复缺损。(2)应用非生物物质填充缺损区域。结果:总的治疗有效率89.7%。其中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效果最好。所有病例全部愈合,异体骨移植术后2年-5年逐渐吸收消失。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长段骨缺损病残率高,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75年Taylor首先报告二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获得成功。之后带血管游离骨移植逐渐应用和推广。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把游离移植骨的血管吻合至受骨附近的血管,以重建移植骨血液循环。移植骨仅从切断血管蒂至血管吻合结束的间期存在短暂血液循环中断,之后恢复血液循环。因此移植骨是活的骨块①。移植骨和受骨之间愈合不象自体植骨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