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报道经眶上“锁孔”入路和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65例颅内动脉瘤“锁孔”手术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眶上“锁孔”入路106例共108个动脉瘤,翼点“锁孔”入路59例,共62个动脉瘤。结果 眶上“锁孔”组有103个动脉瘤夹闭成功,行包裹术1例,孤立术2例,孤立加切除术2例。翼点“锁孔”组61个动脉瘤一次夹闭成功,行孤立术1例。根据GOS评估标准,眶上“锁孔”组恢复良好98例,轻残2例,死亡6例,翼点“锁孔”组恢复良好53例,轻残5例,死亡1例。结论 眶上与翼点“锁孔”入路疗效相近,均可适用于颈内动脉、眼动脉、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垂直段近端、基底动脉分又部及大脑后动脉前段动脉瘤手术夹闭,欲行对侧眼动脉、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垂直段近端及颈内动脉动脉瘤手术,以选择眶上“锁孔”入路更合适。本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佳、并发症少、外观影响少和费用节省等优点,是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有效和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治疗中影像学检查对显微手术的作用、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总结15例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经验,采用Yasargil的经额颞翼点入路,夹闭瘤颈。结果术后愈合优良13例,轻残1例,死亡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成功的夹闭动脉瘤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直接手术技术并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讨论。方法对前交通动脉瘤。6例,14例行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其中动脉瘤夹闭术12例,动脉瘤切除术2例。其中11例采用翼点入路,3例采用经额纵裂入路,显微镜下手术。结果1例死亡,0~3级病人无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直接手术切实可行,使用显微外科技术,前交通动脉瘤直接手术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8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锁孔入路(74例经翼点锁孔入路,1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住院8~37 d,术后1~3个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5%),轻度残疾3例(3.5%).提出术前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因和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是重点,术后注重病情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41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41例的临床资料,均经翼点入路施行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前诊断、手术显微镜下动脉瘤显露技巧,术中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术后随访到37例(失访4例),随访期3个月~3年.37例动脉瘤无复发或再出血.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前交通动脉瘤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3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78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经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组(显微夹闭组),各39例.比较2组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术...  相似文献   

7.
对8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锁孔入路(74例经翼点锁孔入路,1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结果85例患者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住院8~37d,术后1~3个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5%),轻度残疾3例(3.5%)。提出术前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因和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是重点,术后注重病情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10年8月55例患者开颅行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的处理,其中后交通2例,脉络膜前2例,大脑中分叉1例,前交通3例.结果 8例术中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其中1例死亡,2例中残,1例重残,余恢复良好.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破裂难以避免,显微手术技巧及综合处理措施能预防或减少术中破裂,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2例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2例动脉瘤,其中PI(脚间池段)段2例,P2段7例、P3段2例,P4段1例,P1段动脉瘤经翼点入路手术,P2、P3段动脉瘤经颞下入路手术,PCA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夹闭瘤颈、夹闭动脉瘤近侧PCA及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死亡1例,效果较差2例,良好以上9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手术较彻底,可避免术中损伤,手术并发症减少,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查手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预后。结果在56例患者61个动脉瘤中,直接手术夹闭57个,行载瘤动脉孤立术2例(均为眼动脉瘤),行动脉瘤包裹术2例(眼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本组治愈40例(71.4%),轻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7.1%)。结论三维DSA使动脉瘤的诊断更加准确;动脉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后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