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探索山东胶南市塔山中心中学陈立林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师,父母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优化家庭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  相似文献   

2.
家庭、学校和社区在社会化和教育孩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的两个主要目的就是:其一,鼓励研究家庭和父母之道的人员更多的关注孩子就读期间的学校;其二,鼓励研究学校和儿童学习的人员核查家庭和社区对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很能影响家庭,家长也能影响每年孩子入学的学校所在的教育者,认同这一点很重要。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论证科研和发展可能帮助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学习上创造更加广泛的支持。对于教育者、政策领导者、咨询人员、社区领导人员及其他和家庭及孩子工作在一起的专家来说,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孩子们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假期生活的感受,其中一条是“在新学期中,在家庭生活中,你最渴望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说,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在两个班级70多名学生中,有个学生渴望在学期中有机会能和父母去北京游览,一名学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这孩子的父母一直在上海打工),三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更多玩耍的时间,还有五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买更多的课外书籍,其余的都选择了“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母间长期的不和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若父母离异那影响更大。但当今社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再加上有较多的时间在社会上游荡,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新华 《教育》2013,(25):11
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7.
宋新华 《教育》2013,(9):11-11
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相似文献   

9.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10.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4):62-65,7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校最好不要把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孩子的父母。父母可以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技能训练,但最好不要指望学校能够训练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一身体本位”这边,  相似文献   

11.
编前语:“家校沟通”是我们这期继续讨论的内容。北京光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用一些很好的方法,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合力,为孩子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选发了三位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同时我们还欢迎读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全交给老师管了。我想说,学生父母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孩子,家庭和学校要产生“共振”,也就是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致,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统一。如果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教育的标准不统一,老师教一套,学生的父母说另一套,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父母与老师协同一致,共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其次是教育方法的一致。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基本做  相似文献   

12.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不愿去与学校联系,形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学生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家长显得束手无策,在校顶撞老师,家长轻信一面之词来校闹事,既损坏了学校的声誉,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及其成年人对其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包括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优化孩子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分享。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很大,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家庭里,由父母起决定作用而形成的家庭环境、家庭风气,不断渗透和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质、智力、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要把孩子教育好,单依靠学校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取得家长的紧密配合,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父母(家庭)拥有让孩子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第二,即使是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让父母能够选择最能满足孩子具体要求的学校;第三,择校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校教育效率。这三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各种择校计划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晓芬 《家庭教育》2009,(10):20-21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有时候。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无须购买任何玩具就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今天在散步时.小千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了很多反义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8.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学校教育,谈论较多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而对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则普遍认识不足。众所周知,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对子女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也是其他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等等,往往要视家庭教育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成年者在家庭中对青少年施行教育,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训练过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是学生除学校以外的另一个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谭红良 《考试周刊》2015,(1):170-17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教育途径。事实证明,家庭影响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家庭与学校配合好就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