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压攒竹穴治疗呃逆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使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导致空气突然地吸入气道内而发出的呃声。可因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呃逆是以持续性呃声不断,声短而频,不能自控,时间超过48小时,且经镇静剂、平滑肌解痉剂治疗无效者。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顽固性术后呃逆2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罗本华 《中国针灸》2006,26(11):828-828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如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或因手术而发生呃逆,增加创口疼痛,影响愈合等而成顽固性呃逆。笔者运用太渊穴为主治疗呃逆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加针刺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建珍 《光明中医》2008,23(6):753-753
呃逆,西医称膈肌痉挛,常人也偶有发作,大多轻微而自愈,若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逆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影响休息和睡眠,说明患者病情危重。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以胃气逆而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证。呃逆轻者数声后自愈,重者有上几十声、百几十声而不止者,苦极难言。对于呃逆,笔者常用令患者大笑之法治之,屡试屡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伸张气功法治疗呃逆121例刘焯辉呃逆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古称“哕”,是指胃气上逆,出于喉间呃声连作,声短而不能自制为主的病症,常起病突然,或间歇为患,亦可持续不已。笔者采用伸张气功法治疗呃逆121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一般资料本组男63...  相似文献   

7.
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为临床中风常见并发症之一。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笔者采用头针、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呃逆78例,并与传统体针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用橘皮治呃逆江西省赣州地区人民医院(341000)陆先灿主题词陈皮/治疗应用,呃逆/中医药疗法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拒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持续性呃逆,患者往往难以进食,彻夜难眠,深以为苦。呃逆总由胃气...  相似文献   

9.
马振河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07-1007
呃逆俗称“打呃”主要表现为膈肌不自主地突然产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短促吸气,喉中发出“呃”声,声短而频繁,不能自控。严重者昼夜不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称之为顽固性呃逆。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点穴配合走罐疗法,共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灸治疗呃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灸治疗呃逆的进展蒋振亚,刘晓敏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610072)主题词呃逆/针灸疗法,综述呃逆一症,古代称“哕”、“咳逆”,是由膈肌痉挛所引起。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现将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点的病症。正如《景岳全书·呃逆》曰:“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以呃逆名之”。呃逆有持续性发作,亦有偶然发作者;有单纯性呃逆,亦有在其它疾病中伴随出现,虽不为临床重症,但因呃声不断,使病人痛苦异常,甚至影响进食及正常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治疗多例,效果较好,现介绍两例较典型的的因其它疾病补液而诱发呃逆的病例。[例一]马某某,男,59岁。门诊号1637。1995年8月19日3时因尿急尿频、尿痛3小时伴发热来诊。尿常规WBC#RBC少许;西医诊断为泌尿系感染、上…  相似文献   

12.
郭庆升  张保良 《河北中医》2010,32(8):1144-1144,1176
呃逆是胃气上逆,出口作声,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少数患者呃逆频作,持续时间久,不但影响工作和休息,并且给患者健康及精神上带来莫大的痛苦。我们临征应用平胃散加味治疗,疗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呃逆”俗称“打嗝儿”,是一种膈肌痉挛症。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烦,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它既可单独发生,又常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呃逆常在受凉、进食过急、过快、过烫、过冷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辛辣食物尤易引起。现介绍12则简便速效的止呃逆法:  相似文献   

14.
“呃逆”俗称“打嗝儿”,是一种膈肌痉挛症。呃逆以气遂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它既可单独发生,又常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呃逆常在受凉、进食过急、过快、过烫、过冷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辛辣食物尤易引起。现介绍16则简便速效的止呃逆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晓健  林晓娟 《中医杂志》2008,49(3):245-246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证,按发作时间有持续性和偶然性之分,按病因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呃逆发作呈节律性、阵发性、持续性、周期性特点,如偶然发作常轻浅多可自愈。我们将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不愈者称为顽固性呃逆,自2003年1月~2007年9月共用针刺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范先基  胡正刚 《新中医》2006,38(5):82-82
顽固性呃逆常见于放化疗患者,症见呃声连连,不能自止,昼夜不断,痛苦不堪,多为燥湿相混、肺胃火盛、胆胃郁热证。笔者辨证论治此类顽固性呃逆,或针药并用,疗效显著。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呃逆一症,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中医认为呃逆属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逆气冲出喉间,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甚者长时间呃呃连续频作,至呼吸困难。呃逆轻症持续几小时,重症持续几十天,呃逆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语言交流。针灸中药疗法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呃逆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呃逆俗称打嗝,是因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证。西医称膈肌痉挛。如呃逆发作超过48h未停止者称作顽固性呃逆。笔者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以来。采用皮下留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0例,取的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闪罐合膈俞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利  史玉君 《中国针灸》2008,28(2):136-136
呃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患者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轻者可自行缓解,重则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临床称持续24小时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自2003-2006年,笔者采用闪罐合膈俞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明末以后统称“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症,是消化科的常见病。曹志群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辨治呃逆方面经验丰富.临床多采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每多效验。现将曹师运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