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附95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重症布 -加综合征 (BCS)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94年 11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 95例重症BC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手术治疗 75例 ,其中行肠腔静脉人工血管C型架桥吻合 5 1例 ,脾静脉与右颈内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吻合 2 3例 ,肠系膜上静脉右颈内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吻合 1例 ;介入治疗 10例 ,均行经皮肝肝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或 (和 )内支架放置 ;介入加常规手术 10例 ,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及内支架放置后行肠腔人工血管C型架桥术。除手术死亡 5例外 ,90例随访 6个月~ 5年 ,效果优者 6 5例 ( 72 .2 % ) ,良者 2 5例 ( 2 7.8% )。 结论  对重症布加综合征病人应依据病变类型行相应的治疗方法 ,多数病人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脾静脉与颈内静脉转流术治疗重症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Xu P  Zhao L  Ma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5):290-291
目的探索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自1994年11月至1996年5月,对17例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20个月,效果优者11例(64.7%),良好者5例(29.4%),死亡1例(5.8%)。结论对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合理的临床病理分型、外科治疗方法及原则。方法 对 1983年 5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136 0例布 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下腔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 ,将其分为 4种类型 (6个亚型 ) :Ⅰa型 5 94例 ,Ⅰb型 12 3例 ,Ⅱ型 2 92例 ,Ⅲa型 2 37例 ,Ⅲb型 112例 ,Ⅳ型 2例。治疗方法包括 :(1)改良脾 肺固定术 2 6 5例 ,(2 )手指破膜或球囊导管扩张 4 0 7例 ,(3)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出术 2 75例 ,(4 )下腔静脉旁路术 88例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71例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17例 ) ,(5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术192例 ,(6 )脾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32例 ,(7)脾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 3例 ,(8)脾静脉 颈内静脉胸骨后 5 7架桥术例 ,(9)肠系膜上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8例 ,(10 )联合手术 6例 (包括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例和脾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4例 ,(11)脾静脉 肾静脉分流术 4例 ,(12 )其他手术 3例 (包括肠系膜上静脉 颈内静脉架桥术 2例 )。手术死亡率 3 0 9% (4 2 / 136 0 ) ,并发症发生率 14 78% (2 0 1/ 136 0 )。结果 对 885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时间 9个月至 15年 ,平均 (6 8± 1 2 )年。总有效率为 89 4 %  相似文献   

4.
作者为28例重症布-加综合征(Budd giarisyndrorme简称B-CS)患者施行了脾静脉与颈内静脉转流术,并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观测手术前后下腔静脉,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流量变化。结果表明脾-颈转流术有效的降低了门静脉压力,是重症B-CS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的病理特点、临床病理分型及合理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和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2例共分为3种类型(7个亚型),采用手术、或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其中:(1)下腔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99例;(2)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0例;(3)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7例;(4)改良脾-肺固定术12例;(5)经右心房手指破膜或球囊导管扩张术5例;(6)常温直视下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除术5例;(7)肠腔转流术11例;(8)肠颈转流术3例;(9)肠房转流术5例;(10)腔房转流术4例;(11)门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11例。手术死亡率1.2%(2/172)。全组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12例复发,复发率7.0%,其中4例因肝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术前诊断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布-加综合征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在布-加综合征(B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200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B-CS病人(均为Ⅱ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脾一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6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46例。结果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组(简称脾-腔组)手术后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分流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kportal pressure,FPP)变化情况:脾-腔组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组(简称肠一腔组)均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手术前后FPP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对20例脾-腔组和36例肠-腔组B-CS病人进行了6个月至3.5年的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0.0%、91.7%,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5.0%、5.6%,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B-C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上消化道出血,达到了肠-腔架桥术同样的效果,且可消除病人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放射介入治疗11例,均行经皮肝穿肝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手术治疗83例,其中肠-腔分流术53例,脾-颈内静脉转流术10例,改良脾.肺固定术2例,腔-房转流术15例,B—CS根治术3例。结果围手术期内,79例治愈,9例好转,死亡6例。结论对于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病变类型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要分别给予不同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围术期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对我们收治的重症布-加综合征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放射介入治疗11例,均行经皮肝穿肝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手术治疗83例,其中肠-腔分流术53例,脾-颈内静脉转流术10例,改良脾-肺固定术2例,腔-房转流术15例,B-CS根治术3例。结果围术期内,83例治愈,8例好转,死亡6例。结论对于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病变类型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病人,要分别给予不同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4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4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1024例患者中,行外科手术116例,行介入手术908例;行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术265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464例,行肝静脉开通术97例,行经右心房-股静脉联合破膜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52例,行肠-腔静脉分流术7例,行根治性矫正术20例,行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行腔-肠-房联合转流术6例,行腔-肠-颈联合转流术9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30例,行肠-房转流术29例。术后获访902例,随访时间为1d-19年,平均13年。严格、灵活地应用各种术式治疗布加综合征为患者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布加综合征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其治疗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或病理类型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有助于我们制定安全、合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在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加综合征(BCS)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变隔膜的手术、分流术、转流术和联合手术等方法,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是分流术的一种术式,在我们所治疗的1360例BCS患者中,采用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192例(14.1%),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平均随访(6.6±1.2)年,总有效率91.7%(110/120),血管通畅率为92.5%(100/108)[1]。本文结合文献,就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等介绍如下。一、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平卧位,左上腹部旁正中经脐下绕至右下腹旁正中切口进腹腔。吸尽腹水,探查肝、脾等。自大网膜静脉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取肝组织…  相似文献   

11.
放射介入加肠腔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放射介入加肠腔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对布 -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10例下腔静脉及主肝静脉完全闭塞、又无扩张代偿的副肝静脉的10例病人 ,行经皮腔下腔静脉球囊导管扩张内支架术后 ,再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C型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 (联合手术 )。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 1 5 7~ 2 7kPa(16~ 2 8cmH2 O )降至 0 78~ 1 47kPa(8~15cmH2 O) ,门静脉压力由 2 94~ 4 41kPa(30~ 45cmH2 O)降至 2 45~ 2 94kPa(2 5~ 30cmH2 O) ,1例病人死于手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 ,余随访 6个月至 2年 ,肝脾缩小 ,腹水减少或消失 ,下肢水肿消失。结论 本联合术式对某些类型的布 -加综合征病人为合理、适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62例肠腔房分流术治疗B-CS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简称肠-腔-房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在混合型B-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1例混合型B-CS病人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肠-腔-房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62例,脾静脉-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6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13例.结果 肠-腔-房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62例(简称肠-腔-房组)手术后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26例(简称脾-腔组)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13例(简称肠-腔组)手术后血小板数无明显升高(P>0.05).分流前后三组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肠-腔-房组均下降(P<0.05),脾-腔组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组(简称肠-腔组)无明显下降(P>0.05).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三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2%(2/62)、0%(0/26)和0%(0/13),三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人工血管通畅情况,有效率分别为95.2%(59/62)、69.2%(18/26)和38.4%(5/13),肠-腔-房组与脾-腔组和肠-腔组之间的人工血管均通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肠-腔-房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在降低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压力及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方面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且可同时消除病人脾功能亢进.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在治疗混合型B-CS效果非常不理想,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断流加自体脾静脉游离移植肠——腔静脉“H”架桥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3年12月间完成的9例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断流联合自体脾静脉游离移植肠~腔静脉架桥分流8例.门~腔静脉架桥分流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食道静曲张消失5例,明显好转4例.随访3~14月,分流道均通畅。结论该联合术式近期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不需要抗凝,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静脉与颈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型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段阻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大量腹水、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气短甚至端坐呼吸等症状,其治疗棘手。作者采用肠系膜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治疗16例,显效率为53%,有效率20%。手术死亡率为13%。作者认为,肠系膜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为高危布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1983年5月至1999年12月收的782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病变膈膜切除术(212例)、脾肺固定术(208例)、球囊导管或手指破膜术(185例)、肠腔架桥术(64例)、腔房或腔架桥术(54例)、脾颈架桥术(32例)、脾房转流术(15例)、肠房转流术(8例)、腔脾房转流术(2例)、脾肾分流术(2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502例的经验体会。其中Ⅰ型(隔膜型)274例,Ⅱ型(肝主静脉闭塞并IVC狭窄)124例,Ⅲa型54例,Ⅲb型48例,Ⅳ型2例。本组中采用隔膜切除术172例,脾肺固定术158例,球囊导管或手指破膜术48例,腔-房或腔-腔转流术34例,肠-房和脾-房转流术23例,肠-腔分流44例,腔-脾-房转流术2例,脾静脉-颈静脉转流术16例,其他手术5例。248例(49.4%)效果良好,182例症状改善(36.3%),有效率85.7%;14例死亡(2.8%)。并对临床分型、术式选择、并发症的防治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502例手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报告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502例的经验体会,其中I型(隔膜型)274例,II型(肝主静脉闭塞并IVC狭窄)124例,Ⅲa型54例,Ⅲb型48例,Ⅳ型2例,本组中采用隔膜切除172例,脾肺固定术158例,球囊导管或手指膜术48例,腔-房或腔-腔转流术34例,肠-房和脾-房转流术23例,肠-腔分流44例,腔-脾-房转流术2例,脾静脉-颈静脉转主16例,其他手术5例,248例(49.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BCS病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260例中采用介入、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273例次,其中下腔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49例160例次,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5例17例次,下腔静脉加肝静脉或融肝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0例;常温下直视根治术8例,肠腔转流术16例,肠颈转流术5例,肠房转流术8例,腔房转流术6例,脾肺固定术18例,肠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17例,经右房手指破膜术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8例。手术死亡2例,1例介入病人心包填塞死亡,1例手术病人大出血死亡。全组病人经随访3月-6年,20例复发,其中7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病人恢复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首选介入治疗,不宜介入或介入失败和复发者应选用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种介入治疗与手术联合治疗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995-2002年收治的15例重症布加综合征,在介入引导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2周后加做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C形分流术或脾肾分流术及断流术。结果 行该联合术式共15例,术后肝脾肿大缩小,腹水消失或减少。下腔静脉压力降低0.49-1.08kPa(5-11cmH20)。门静脉压力降低0.69-2.35kPa(7-24cmH20)。14例存活,无并发症。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新的组合术式扩大了治疗范围,既解除了下腔静脉高压,又降低了门静脉高压,达到了联合减压的目的,有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治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47例,其中34例施行了手术治疗。病变原因为纵隔肿瘤12例、纵隔炎症7例、静脉炎14例、良性病变12例和异位升主动脉压迫及原因不明各1例,同时伴下腔静脉病变8例。手术方法包括:各种转流术,肿瘤切除加上腔静脉重建或松解术,经右房、经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术和上腔、无名静脉内血栓内膜切除加心包补片等。术后平均随访32.5个月,显效58.6%,改善24.1%,无效3.5%,复发率为3.4%,死亡10.3%。结论:手术的选择以病变切除和经胸转流优于经皮下转流;带外支持环PTFE人工血管经胸骨后行颈静脉—下腔静脉转流对缓解症状前景颇好。双侧大隐静脉—颈内静脉转流优于单侧。伴下腔静脉阻塞时,解决单侧病变,可能达到病人可接受的效果。而上腔静脉、无名静脉血栓内膜切除加补片移植和大网膜静脉与颈内静脉吻合为疑难病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