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微乳液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乳液的制备、结构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概括,阐述了微乳液技术在石油工业、涂料工业、化学工业、皮革化学工业、新材料制备、日用化工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微乳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着重阐述了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的各种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兼具聚硅氧烷和氨基的双重性质,从而具有链段柔顺性、耐热性、润滑性、反应性和吸附性等特点。介绍了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在化妆品、织物整理、皮革涂饰、纸浆造纸和汽车抛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对微乳液的结构及制备功能材料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概括,阐述了微乳液技术在制备药物载体、仿生材料、燃料电池、颜料、环保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与超导体材料以及催化材料中的应用,并对微乳液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CTAB/正戊醇/正辛烷/水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了BaF2纳米粉体.研究了微乳液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对BaF2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表征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粒径为80nm~800nm.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微乳液的性质并将其与乳液做了对比,对微乳液的类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简要说明,概括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并选取微乳液的部分应用展开介绍,最后对微乳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W/O相微乳液的组成、内部结构等特性,并简要分析了其制粉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推测。  相似文献   

8.
综述在微乳液中生成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以及在微乳液中 ,催化剂、半导体、超导体、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纳米粒子及照相微乳剂的合成 ,参考文献 1 5篇。  相似文献   

9.
李竟先  李涛 《硅酸盐学报》2002,30(Z1):145-147
与传统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相比, 微乳液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全面地讨论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微乳液法的特点及其在陶瓷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德峥 《化工进展》2002,21(7):466-470
综述了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中影响纳米微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反相微乳液的结构、性质、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检测方法;阐述了在W/O型反相微乳液中制备纳米材料的反应原理、制备方法及影响纳米微粒成核、增长的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该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微乳液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涌深  赵宁 《天津化工》2003,17(2):40-52
本文综述了有机硅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有机微乳液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微乳液在几个领域中的应用,由于微乳液具有颗粒小,透明,稳定等特点,在表面活性剂性能不断改进,形成微乳液的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它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4.
以四水合硫酸锆为原料,通过油酸/正丁醇/氨水体系制备纳米ZrO2。运用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rO2为四方晶型,产物的形状为球形,粒径在20 nm左右。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Zr─O─Zr键的吸收频率产生红移;随着微乳体系中氨水浓度的增大,所制备样品的Zr─O─Zr键的吸收频率产生红移,ZrO2的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乳液的制备、结构、特点和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括,并着重介绍了油包水型微乳液技术制备涂料用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纳米微粒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涂料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简要地指出了纳米微粒在涂料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仙鸣  刘哲峰  兀新养  谭涓 《应用化工》2007,36(4):409-411
以起始外观、冷藏[(0±2)℃,7 d]外观、热贮[(54±2)℃,14 d]外观和稀释稳定性(1∶200倍液)合格和流动性好为标准,通过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溶剂、水的配方筛选,得到20%氰戊菊酯微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氰戊菊酯20%,丁醇-二甲苯(1∶1)用量20%,乳化剂为农乳500#-602#p,用量18%,水余量。该微乳剂经(54±2)℃贮存14 d,平均分解率为1.0%;0~5℃贮存12个月,经时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概述了微乳液的性质,并对国内外正相微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双连续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甲醇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微乳化理论和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计算方法。根据微乳化理论选择AEO、Spart20、Tween80、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配制了多种配比的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油,并讨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甲醇的加入量、柴油的加入量、不同HLB值对微乳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O和油酸与甲醇柴油的制成的微乳液为最理想的而且常温至65℃范围能稳定.其牯度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