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交通与计算机》2011,(3):F0004-F0004
2011年6月14日-6月19日。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届智能交通周活动在余家头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智能交通周活动由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主办。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能动学院、航运学院、物流学院、计算机学院和汽车学院协办。其目的是展示智能交通最新成果、激发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兴趣。鼓励学生投身现代交通事业。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TS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于2015年5月30日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研究员,交通运输部赵冲久总工程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王乾坤、张安富教授及来自海内外校友20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30日至9月1日,由武汉理工大学和淡江大学(台湾)联合主办,山东理工大学、逢甲大学(台湾)承办,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交通信息与安全》编辑部等10余家单位协办的第十 六届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淄博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智能交通与交通安全”。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严新平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吕传毅教授、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高松教授、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台湾大学张学孔教授、逢甲大学(台湾)林大杰副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魏修亭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4.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77-78
2006年12月20日,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主办,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06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于北京成功召开。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北京市委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言。全国智能交通系统指导小组成员单位、智能交通业内专家、行政部门、研究机构、国内各大院校、企业、协会、行业媒体以及国外IT SJapan(日本智能交通协会)、ITS KoFean(韩国智能交通协会)、ERTICO(欧洲智能交通协会)三大组织的代表等各界人士,  相似文献   

5.
智能运输系统对信息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回顾了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发展历史,指出了ITS出现的必然性,依据智能路、智能力和智能门与信息学科中新兴技术的结合,阐述了当前ITS的若干研究和开发领域,针对发中国的ITS特点和现状,提出了我国ITS研究、开发与实施中的若干优先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6.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4):F0004-F0004
2014年7月27日~29日,由武汉理工大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淡江大学、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智能交通技术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要议题包括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执法与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智能交通的发展,由武汉交通工程学会、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交通厅、湖北省信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公安局计算机管理监察处、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发起,由武汉交通工程学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承办,武汉南华高速船舶有限公司、武汉长江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远大交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资助,于2000年9月28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召开了<智能交通与交通管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公路与汽运》2004,(6):80-80
记者日前从国家ITS中心获悉,“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了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课题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其应用将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智能交通系统(ITS)有利于解决交通拥挤和其他交通问题.日本人口密度较大,ITS研究起步较早.文中介绍了日本ITS的研究历史、已开发项目和在研项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开展智能运输系统(ITS)的效益研究在ITS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子系统分类总结了美国等发达国家ITS实施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智能运输系统(ITS)效益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智能运输系统(ITS)的效益研究在ITS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子系统分类总结了美国等发达国家ITS实施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5):F0002-F0002
为促进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智能运输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模式,由武汉理工大学与台湾中华大学主办的2006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动态交通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ITS的各种功能都是以信息应用为中心展开的。交通信息处理系统是ITS各子系统联系的纽带和中枢,为ITS提供信息保障。阐述了交通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国内外交通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框架流程设计,并对交通数据质量控制、信息融合、交通数据集成和存储等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玲 《公路》2002,(5):76-78
详细介绍了日本智能运输系统(ITS)的体系结构,并列举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应用ITS的事例,简要回顾我国研究智能运输系统的历史及现状,并结合国情,对我国今后如何发展智能运输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在我国开展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ITS评价研究现状综述,继而探讨ITS评价中的两种方法,即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多目标分析法在ITS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然后作者指出在ITS评价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多目标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5):F0003-F0003
为促进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未来智能运输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领域的合作方式,由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洚甲大学、淡江大学主办,《交通与计算机》杂志社等协力的2007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0日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系统(ITS)以提供高效、节能、低成本的交通运输服务为目标,是能够缓解交通堵塞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ITS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ITS中引入新基建大力发展的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提升ITS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并指出,ITS未来发展要坚持技术创新,加强标准化和产业链整合,建立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新兴交通科技,如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的研究和应用,以应对目前严峻的交通环境。笔者综合应用道路检测器检测的交通流量数据以及路段交通流量与路段行程时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增量加载最短路优化的方法对智能运输系统的核心技术—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UTFGS)中的中心式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的行车路线优化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通过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两岸在发展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自2001年召开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以来,“每年1届,2年在大陆、1年在台湾、3年1个轮回”的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成为了两岸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为两岸的ITS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阐述历经13届次的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举办情况,概述两岸ITS的发展现状,揭示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两岸ITS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交叉融合,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智能交通理论与实践,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理》973项目组,《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73项目组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