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特别是在适碘地区,关注产后4月的乳母和婴儿的碘营养状况的研究很少。然而,如果该部分人群存在碘缺乏,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跟踪调查了30对乳母和婴儿,调查时间是从分娩后开始直至产后16 w停止。乳母和婴儿尿样采集时间是在产后的第4,8和12 w,乳母的乳样采集时间是在产后第4,8,12和16 w。结果在产后12 w内,乳母的尿碘浓度中位数是110.1μg/L(78.3,138.8μg/L),在产后16 w内,乳碘浓度的中位数是171.8μg/L(125.4,261.1μg/L)。其中,乳碘浓度中位数和乳母尿碘浓度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母尿碘浓度中位数和乳碘浓度中位数无相关性。婴儿尿碘中位数是211.8μg/L(141.5μg/L,283.1μg/L),其中,4,8和12 w时的婴儿尿碘浓度中位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77),乳母尿碘浓度对婴儿尿碘浓度无影响(P=0.625),但是婴儿尿碘浓度随着乳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4,8,12和16 w时的乳碘浓度中位数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时间增长,乳碘浓度有下降趋势(rs=-0.545,P<0.001)。结论适碘地区乳母的乳碘浓度在产后16周的时间内有下降趋势。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应当考虑适当碘补充剂的摄入。  相似文献   

2.
关于早产儿母乳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的资料很少。作者测定了早产儿和足月产儿母亲产后第一个月乳样中IgA的含量。乳样取自11名早产儿的母亲(平均妊娠32.3周,范围28~35周)和21名足月产儿的母亲(平均妊娠39.7周,范围38~41周)。通过定量放射免疫扩散法,以兔抗人IgA抗血清测定人乳中IgA,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所有母亲的社会经济和营养状况均良好。结果,产后0~10天早产儿和足月产儿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4周龄SD大鼠,经口染毒高硒(5.68mg/kg)、富硒(0.73mg/kg)和(或)高镉(33.3mg/kg)12周,并分别在实验的第3、6、9、12周末各处死一批大鼠,研究经口摄入高硒高镉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镉、锌、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摄入高硒高镉组大鼠体内镉蓄积明显低于单纯摄入高镉组;对单独摄入高硒、高镉所诱导的大鼠肝脏锌含量增加表现为拮抗作用;对单独摄入高硒所致大鼠肾脏锌含量降低的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对单独摄入高硒、高镉所致大鼠肾脏铜含量增加的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锌摄入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健康人高锌摄入对机体锌铜及脂类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为合理补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农村健康居民 4 0例 ,每天补锌 5 0mg(0 2g葡萄糖酸锌 ) ,连服 8周。在服锌前和服锌后 2、4、8周及停锌后 4周 5次查体、取血并测定各项有关指标。结果 ①血清、红细胞和发锌含量在服锌 2~ 4周后明显升高 ,停锌 4周后虽然下降但仍高于服锌前水平 ;2 4h尿锌排出量服锌后明显升高 ,停锌后即降低到服锌前水平。②血清、红细胞和发铜含量在服锌 4周后明显升高 ,停锌后铜含量降低 ;2 4h尿铜排出量服锌前后和停锌后无差异。③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在服锌 2周后即持续降低 ,停锌 4周时未能恢复 ;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性在服锌 4周时明显升高 ;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在服锌 2周后升高。④服锌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 ;载脂蛋白A1(apoA1)降低 ;载脂蛋白B1 0 0 (apoB1 0 0 )升高。结论 健康人每天补充 5 0mg锌会干扰锌铜代谢 ,抑制抗氧化功能 ,引起脂类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高锌摄入对机体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人高锌摄入对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为合理用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长清县五峰乡当地居民 38例 ,服葡萄糖酸锌 (0 .2 g ,含锌 5 0mg/d) ,每次专人送药 ,连服 8周。在服药前、服药后 4、8周 3次查体 ,描记心电图 ,测定血压。 3次查体同时取静脉血 ,测定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I(apoA1)、载脂蛋白B10 0(apoB10 0 ) )含量 ,观察动态变化。结果 :服锌 4周时TC升高 ,8周持续升高 ,TG 4周时升高 ,8周时处稳定状态 ,8周时LDL -C升高 ,4周时apoB10 0升高 ,8周时apoA1降低 ,apoA1/apoB10 0值变小。结论 :健康人摄入锌 5 0mg/d时 ,引起脂类代谢紊乱 ,临床应谨慎使用锌制剂。  相似文献   

6.
哺乳期农村乳母乳汁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哺乳期人乳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乳母膳食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55名陕西省澄城县农村健康乳母清晨乳样,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汁钙、镁、铁、锰、锌和铜的浓度。采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连续3天膳食调查,计算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农村乳母乳汁中镁、锌、铜浓度随哺乳期延长明显降低,铁浓度随哺乳期延长而上升。乳母膳食钙摄入量约为钙膳食参考摄入量(DRI)1/3,膳食无机元素的摄入量与人乳相应元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乳汁中钙与镁、铁与铜、锰与锌均呈正相关,钙分别与乳脂、铁、锌呈负相关。结论随哺乳期时间延长,成熟乳中镁、锌、铜浓度降低而铁浓度增加,乳母膳食钙的摄入严重不足,乳汁各元素与膳食相应元素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高锌摄人对机体血脂 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人高锌摄入对血脂、脂蛋白及栽脂蛋白代谢的影响,为合理用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长清县五峰乡当地居民38例,服葡萄糖酸锌(0.2g,含锌50mg/d),每次专人送药,连服8周。在服药前、服药后4、8周3次查体,描记心电图,测定血压。3次查体同时取静脉血,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含量,观察动态变化。结果:服锌4周时TC升高,8周持续升高,TG4周时升高,8周时处稳定状态,8周时LDL—C升高,4周时apoB100升高,8周时apoA1降低,apoA1/apoB100值变小。结论:健康人摄入锌50mg/d时,引起脂类代谢紊乱,临床应谨慎使用锌制剂。  相似文献   

8.
锌是许多蛋白质的必需元素。早期研究表明 ,慢性血液透析引起血清锌水平低或正常 ,此时补充锌的摄入的效果是不确切的。这篇文章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血液透析和Kt/ V指数对尿毒症病人血清锌浓度的影响。在此研究中 ,3 6个病人接受了至少 3个月的血液透析 (其中男 2 3人 ,女 1 3人 ) ,并与 2 9名正常人作对照。在第 1组中 ,在血液透析的开始、2 h、结束时分别收集血样。用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清中的锌浓度 ,并用标准公式计算 Kt/ V值。结果表明 ,在病人组血清锌浓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 P<0 .0 0 1 )。在血液透析结束时 ,由于血液浓缩 ,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母亲母乳中性寡糖在哺乳期的浓度变化与母亲Lewis/Sec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51位中国母亲产后2,4,13周母乳,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量化计算寡糖浓度。【结果】产后13周内母乳中性寡糖的总量虽然稳定,但是其中主要的三种成分浓度变化明显。3-FL浓度持续上升,分别由2周的84.6 mg/L增至13周的485.8 mg/L(P<0.05),2'-FL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由579.6 mg/L增至787.8 mg/L,LNF-1浓度则持续下降由596.9 mg/L降至304.5 mg/L。根据母乳中性寡糖的分类,29位母亲属于Le(a-,b+)型,10位母亲属于Le(a-,b-)型,12位母亲属于Le(a+,b-)型。【结论】中国母亲中性寡糖浓度变化有特异性;根据母乳分类确定的母亲Lewis基因型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与Lewis基因型在中国人群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0.
奶牛摄入被黄曲霉素B_1(AFB_1)污染的饲料,经体内代谢后,在牛乳中以黄曲霉素M_1(AFM_1)的形态排泄。本文探讨奶牛摄取低浓度AFB_1的饲料,检测泌乳初期和后期牛乳中AFM_1的浓度。 试验1:奶牛每天摄入饲料中34~39μgAFB_1。测定泌乳初期(第2—4周)和后期(第34—36周)产出牛乳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天津乳母在产后24周内碘营养状况及其对子代碘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纯母乳喂养的438名乳母在产后1周内、4周、12周和24周的母乳碘含量(BMIC)、随机尿碘浓度(UIC)和婴儿随机尿碘浓度(UIC)。结果在不同采样时间下,BMIC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水平在产后24周较低,中位数M(P25~P75)为123.5μg/L(83.1~177.6μg/L)。乳母UIC在产后4周水平较低,为87μg/L(52~159μg/L)。婴儿UIC在产后12周水平较低,为191μg/L(130~302μg/L)。此外,BMIC与乳母UIC(r=0.238,P<0.001),BMIC与婴儿UIC(r=0.257,P<0.001),乳母UIC与婴儿UIC(r=0.148,P<0.001)之间为正相关。产后4、12和24周,婴儿尿碘水平在BMIC分组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调查中乳母BMIC水平在产后24周内逐渐降低,但仍处于乳碘充足状态;乳母BMIC水平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子代的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天津乳母在产后24周内碘营养状况及其对子代碘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纯母乳喂养的438名乳母在产后1周内、4周、12周和24周的母乳碘含量(BMIC)、随机尿碘浓度(UIC)和婴儿随机尿碘浓度(UIC)。结果在不同采样时间下,BMIC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水平在产后24周较低,中位数M(P25~P75)为123.5μg/L(83.1~177.6μg/L)。乳母UIC在产后4周水平较低,为87μg/L(52~159μg/L)。婴儿UIC在产后12周水平较低,为191μg/L(130~302μg/L)。此外,BMIC与乳母UIC(r=0.238,P0.001),BMIC与婴儿UIC(r=0.257,P0.001),乳母UIC与婴儿UIC(r=0.148,P0.001)之间为正相关。产后4、12和24周,婴儿尿碘水平在BMIC分组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调查中乳母BMIC水平在产后24周内逐渐降低,但仍处于乳碘充足状态;乳母BMIC水平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子代的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锌摄入对兔锌铜含量及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用纯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 0只 ,分为加锌组和对照组 ,加锌组饮水中加葡萄糖酸锌 (锌浓度 15 .3mmol/L)喂养 ,连续观察 6个月 ,加锌前后测定锌铜含量 ,测定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变化。结果 :加锌组血清、肝和肾锌含量较加锌前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铜含量无变化。加锌组加锌后TC、LDL -C及ApoB10 0较实验前及对照组升高 (P <0 .0 5~ 0 .0 1) ,HDL -C和ApoAI降低 (P <0 .0 5~ 0 .0 1)。结论 :动物高锌摄入可干扰锌代谢 ,引起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这些改变利于动脉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的母亲产褥期各大类食物摄入与婴儿湿疹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基于广州市一项队列研究,在孕中期招募孕妇,于产后6~8周进行面对面随访。针对母乳喂养的母亲,由训练有素的调查员采用信效度良好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其产后一个月的膳食摄入情况,并收集婴儿湿疹发病情况。根据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划分食物类别,计算各大类食物摄入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母亲产褥期膳食与婴儿湿疹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468对母子,产后6~8周湿疹累计发病率为47.44%。湿疹组母亲与非湿疹组母亲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红肉、禽肉、鱼类、蛋、奶制品、大豆以及坚果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产褥期鱼类摄入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婴儿湿疹的发病风险增加26.4%(OR=1.264, 95% CI: 1.015~1.574, P=0.037)。其中淡水鱼摄入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婴儿湿疹发生风险增加27.2%(OR=1.272, 95% CI: 1.019~1.588, P=0.034),未发现深海鱼摄入与婴儿湿疹发生有关。  结论  母亲产褥期较高的淡水鱼类摄入与婴儿湿疹发生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评价妊娠期间日常饮食锌摄入和锌补充对血浆和红细胞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照组和补锌组中,高饮食锌摄入的妊娠妇女在随机分组时和以后的测量中红细胞锌水平的比低饮食锌摄入的妊娠妇女高,但血浆锌水平没有差异,当按妊娠期间每日总锌摄入一的中位数值划分受试对象时和以后的发现妊娠26周,32周和38周时,两组间的血浆锌水平有显著差异,但是,没有发现红细胞锌水平有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6.
厦门地区乳母产褥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评价厦门地区乳母产褥期饮食结构和膳食营养状况,并与正常妇女比较,分析营养素摄入满足机体需要的程度以及存在的营养问题。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厦门地区40名乳母产后第2天、第7天和第30天的饮食状况,同样方法调查58名同龄健康非孕非产妇女的1日膳食做对照。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营养素的摄入,与相应人群的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进行评价。结果乳母产后第2天、第7天和第30天能量平均摄入分别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6.2%、75.8%和75.4%,对照组妇女能量摄入仅达到RNI的61.9%。乳母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分别高于RNI(85g)的55.8%、31.5%和22.6%,碳水化物摄入较少。乳母铁摄入量达到RNI标准,烟酸、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高于RNI水平,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低于RNI水平。乳母维生素A、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达RNI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妇女比例,但维生素C、钙和锌的摄入比例较对照组低。结论乳母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基本符合DRIs的标准,但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平衡,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偏低,乳母3个时间点大部分营养素摄入变化趋势不明显,乳母大部分的营养素摄入水平较对照组妇女好。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微量元素不可能在人体中自行合成和自行分解 ,从此意义上说 ,在人体所需营养中 ,它甚至比维生素更为重要。通过近年的研究 ,已发现有几种微量元素在男性不育的几个环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 锌锌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九位。锌在人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睾丸、附睾及前列腺等器官中。早年的研究认为 [1] ,锌不足可抑制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据 Hunt( 1 992 ) [2 ]的报道称 :限制锌的摄入可致精液总量的减少和血清睾酮浓度的下降。精浆中锌浓度的减少与精子密度的减少相关联也已被广大学者所公认。Krupej(…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过敏体质母亲母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免疫因子的改变,同时分析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对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母亲进入课题,产后2周和4周收集母乳,问卷调查母亲过敏史。采用高效毛细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母乳中脂肪酸浓度,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测定母乳中免疫因子sCD14(soluble CD14)、IgE和IL-1β(interleukin-1β)、Eotaxin浓度。结果 过敏性皮炎母亲2周母乳ALA(α -linolenic acid,ALA)和n-6 PUFAs代谢系数(n-6LCPUFAs/LA)低于非过敏母亲,2周和4周母乳中LA/ALA(linoleic acid,LA)均高于非过敏母亲(P<0.05)。过敏性鼻炎母亲2周母乳ALA、EPA(eicosapentaenoic acid,EPA)、DHA(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均低于非过敏母亲(P<0.05)。无论过敏母亲还是非过敏母亲,母乳中多种n-3PUFAs(ALA、EPA、C20:3n-3)与sCD14呈正相关,与IgE负相关(P<0.05);母乳中多种n-6PUFAs(C18:3n-6,C20:3n-6,C22:2n-6)与sCD14呈负相关,与Eotaxin和IL-1β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过敏体质母亲与非过敏母亲母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对免疫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按重量计算 ,葡萄糖酸锌片含锌1 4.3% ,而硫酸锌含锌 2 3%。锌的急性反应 :摄入 1 g~ 2 g硫酸锌( 2 2 5mg~ 4 50 mg锌元素 )会发生呕吐。当电镀锌容器的锌盐溶液浓度超过 675mg/ L~ 2 0 0 0 mg/ L时 ,也会发生呕吐。摄入 1 2 g锌元素超过 2天 ,与头晕、轻度共济失调、嗜睡和头痛有关。但未陈诉有胃肠道的反应。摄入 4 g葡萄糖酸锌 ( 570 mg锌元素 ) 30分钟内会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 ,但无腹泻、胃肠道腐蚀、神经机能障碍或引发肝炎。氯化锌是一种极易溶解、高度毒性和腐蚀性的锌盐。儿童摄入氯化锌 ( Zn Cl2 )1 g/ kg,发生了最低程度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健康人群的膳食锌对铜利用的影响,不同作者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本文作者对9名21~27岁健康男学生进行研究共63天,控制膳食中铜的摄入量每天2.6 mg,同时摄入不同量的锌,观察体内锌对铜利用的影响。第一周摄入锌20.7 mg/天,第3、5、6、8和9周为18.5 mg/天,第2周为1.8 mg/天。第4周将受试者分为2组,5人锌的摄入量为1.8 mg/天、4人为8.0 mg/天。第7周分为3组,每组3人,每天给锌4、6或8 mg。受试者在试验期保持正常饮食习惯,每天三餐,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均能满足需要,基础膳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