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对社区的认识什么是社区 ?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社区就是介于邻里与区域之间的社会实体 ,即聚居在一定地区中的人群生活共同体。在城市是以街道、居委会为基本单位 ,在农村是以乡和村为基本单位。也有人认为社区就是居住在一定地域里的人们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包括多种社会工作和社会关系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当包括区 (县 )、街 (乡 )、居委会(村 )三个层次。当然还有其它种解释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社区”一词最早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 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使用的概念。他说 :“社区就是在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地区,客观上都要求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城市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高度集中的地域,对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城市社区成长发育阶段,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交织,一方面,诸多文化观念中蕴含着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关联的现代化都市文化;另一方面,保守的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仍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更新价值观念,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南通市社区文化的现状与特征分析1、南通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边缘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单位制和当代社会生活脱域等因素影响,城市主要社会成员(职业群体)的主要社会活动不在城市社区之中,城市社区建设存在普遍性的边缘化问题,社区服务并未将占大多数的职业群体纳入社区服务的范围.城市社区的服务创新模式首先在于突破单位制观念的限制,把社会群体及其专业化活动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视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内容的社团建设,把已经脱域的社会群体或社会活动引入日常生活的社区场域之中.有效利用当代社会生活符号化和网络化的技术途径,拓展城市社区活动空间,提高社区居民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效果,实现社区建设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吕伟俊  聂家华 《东岳论丛》2008,29(3):127-132
近代山东城市社会下层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社会结构剧烈分化和重组的结果。近代山东城市社会下层主要由四个群体组成,他们收入微薄、生活艰难、处境悲惨,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5.
1 社区文学艺术中的“社区”概念不同于“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区”,社区含有道德上的整合和互属、感情上的投入和联系,以及亲属关系,团结契合等意思,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区可大可小,大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则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条街道等等。所谓社区文艺就是指反映特定社区生活的文学和艺术。 首先,社区文艺描写的对象是特定的社区生活。如老舍写北京社区,赵树里写山西社区,孙犁写冀中社区,刘绍棠写京东社区等等。其作品的题材、人物、故事、语言等都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不象有些作家,今天写山东,明天写河北,后天又可能写广东,天南海北,没有一定的社区作为描写对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慧珠 《东岳论丛》2000,21(1):31-35
所谓社会弱者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经济贫困、生活质量差、主观承受力弱和发展潜力缺乏的特殊社会群体。建立社会弱者支持体系 ,对实现社会公正理念 ,实现社会发展的宗旨 ,减少社会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社会中间层、单位、基层社区、家庭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对社会弱者的支持网络。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 ,政府和单位的作用将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趋势 ,而社会中间层的作用将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以高速度著称的经济行为,又是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形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兼有农村和城市面貌的社区文明。从开发区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采考察,它的社会学界定必然是城市社区而不是农村社会。在开发区的数量规模已基本稳定的形势下,开发区和它所依托的城市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必将提高开发区的质量,也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富有创新价值又极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对此进行探讨,意味着我们的城市研究更加关注社会、关注城市主体人的发展。一、生活质量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在我国是80年代才开始提出来的,对它的具体内涵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的解释。一般而言,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主要是现代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交生活、闲暇生活的特征、水平及其满足程度;二是人们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主要指现代人与社会群体的双向认知、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人的发展机会、自我完善和自尊的需要与满足等等;三是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以及由于条件短缺、环境劣化而带来的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多少和克服的难易度,等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怀川 《兰州学刊》2006,(5):163-164
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外出谋生的发展趋势下,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群体,城市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他们的生长和发展又将影响未来的城市和社会。研究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消除阻碍他们社会适应的各种因素,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要研究都市人类学,就不能不研究回族;而要研究回族,就不能不研究回族在城市中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国外都市人类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指的是城市某一社会群体(诸如亲属、社区、社团)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类型。国外也有些学者把“社会网络”界定为“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特定的情况下,出于特定的目的,可以构成将人们动员起来的基础”。我们知道,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网络,如公路网、交通网、电力网、通讯网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各种管线。这些都是可以看到的。但除此之外,也有我们看不见的网络,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而这正是都市人类学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新文 《东岳论丛》2002,23(6):39-41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使美国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城市管理格局 ,国内社区出现“自治导向型”管理模式。社会演化表现为“社区———社会———社区”的历史过程 ,未来基本走向是“政社分离、社区自治”。建立现代意义的社区 ,必须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角色重塑 ,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和体制机制的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在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7):61-71
文化在城市与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前沿的城市研究文献探索文化如何与人、与地互动构成一个场景(scene)从而定义一个城市社区,并且这样的一个城市社区场景如何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任何一个场景,它的构成不是自动的。需要参与者主动积极地用文化策略连接融合各种独立的元素,场景才成为可能。在城市或社区场景制造中有政府、市场与社会等三个主要参与主体,不同主体使用不同的文化策略来表达和倾诉自己利益。按照这样的逻辑,城市与社区已经变成一个增长机器和娱乐机器的结合体:文化增长机器。一般说来,政府管理者把文化当作一种市场和社会回应策略,市场视文化为新的经济利益点,社会群体或组织把文化当作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因此,城市或社区文化场景制造具有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三重特性。只有这三种特性达到平衡时,一个成功的城市社区文化场景才能形成,才能对本地区增长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北京798艺术社区、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社区、赫尔辛基的电缆厂(the Cable Factory)艺术社区等三个案例来解释文化增长机器对于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社区建设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为、社区参与和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中三个核心要素。社区建设的行政化、社区参与度低以及非正规社区组织发展滞后,是当前严重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准确界定和切实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建立有序高效的社区建设新机制,将会使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达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实践与学术发展要求我们对和谐进行重新认识。和谐是系统内不同要素在不同程度上的整合过程,这一界定有五个要点:第一是“异质论”,和谐以差别为存在基础;第二是“整合论”,不同要素之间需形成各种关联;第三是“冲突论”,积极矛盾是有序结构的发展资源;第四是“动态论”,和谐是不断接近完美而不能达到绝对完美的过程;第五是“程度论”,和谐状态有不同的特征尺度与梯变序级。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世界的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社区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变化。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是亟待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当前社区的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社区居…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目标。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社区资源整合以及社区公共精神是社区治理的三个基本维度。云浮市金龙社区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共同体治理中,组织多方参与主体、整合多方资源平台、培养社区公共精神的做法对城市社区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社区整合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它由有着共同意识、利益及密切社会交往的居民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构成,是大社会中一个复杂的多元体系。而要使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元体系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使其保持一种整合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社区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作为聚居在一定利益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单位。因此,探求新时期社区经济发展的思路,是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整合性道德和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性道德同社会整合相联系。社会整合的前提是社会的分化、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整合要求一种具有整合意义的道德。整合性道德有赖于国家的动员和制度保障、社会的自觉以及在二者的互动中形成的社会成员的普遍的行为习惯。社会成员的为社会结构所需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了整合性道德的基础 ;国家的倡导和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整合性道德的价值维度。就形成方式来说 ,它既是自下而上的 ,同时也是自上而下的。因此 ,可以将整合性道德概括为 :以促进社会整合为目标 ,在国家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为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不同结构单位所共识的道德。社区和社会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 ,城市社区的道德整合具有社会性的意义。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使通过城市社区进行社会的道德整合具有可行性。中国城市社区具有特殊性 :首先 ,中国城市社区具有建构性。其次 ,中国城市社区体制具有二元性。这种特性有利于当前的整合性道德的建设。政府在设计社区发展规划时将国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作为道德建设的目标 ,从而实现对社区居民的道德引导。而居民则通过参与社区事务 ,进行社区活动自觉到共同生活的规则和对规则的尊重。这种互动机制使整合性道德既能够形成居民的心理认同从而获得坚实的道德主体性基础 ,又能够达到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