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动力障碍与胃促动力中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动力障碍与胃促动力中药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张荣莱北京同仁医院(100730)沈慧安一、胃动力障碍与胃失和降胃肠运动对于空腹和餐后消化道内容物转运起着关键作用。胃肠运动是复杂的、高度协调的神经肌肉活动,其中主要的是胃排空和肠道推进性蠕动,...  相似文献   

2.
胃癌属于中医学的“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嗝”及“胃反”等范畴.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胃癌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早期70%以上毫无症状或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动力不足症状.中晚期胃癌往往以胃动力障碍引起的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出现早饱、嗳气、厌食、腹痛、恶心、呕吐等,因胃动力障碍,功能受限及肿瘤的消耗而致食欲减退.日渐消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陈皮枳术汤对模型大鼠胃动力障碍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左旋精氨酸复制大鼠胃动力障碍中胃动力低下的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陈皮枳术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以及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陈皮枳术汤可以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浆中胃动素与胃泌素含量,明显改善胃动力障碍大鼠的胃肠机能状态,增加胃肠运动功能。结论:陈皮枳术汤具有显著的促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硬化胃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等保肝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疏肝和胃汤,疗程15 d。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方能明显改善肝硬化胃动力障碍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和胃汤促胃动力作用的机制。方法 夹尾刺激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窦和胃底部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FD模型组大鼠血MOT、GAS含量、胃底部NO含量降低,而胃窦NO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和胃汤组大鼠血MOT、GAS含量、胃底部NO含量升高,胃窦NO含量则降低。结论 和胃汤对FD模型大鼠MOT、GAS含量及胃窦、胃底部NO含量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促胃动力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胃安冲剂治疗胃动力障碍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爱民  胡润林  伍志浩  刘芳 《新中医》2000,32(10):17-18
观察胃安冲剂治疗胃动力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胃窦动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胃动力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胃运动节律、胃窦动力、胃电节律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经胃安冲剂或吗丁啉治疗后,胃动力皆趋于正常,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胃安冲剂组对改善胃动力低下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吗丁啉组(P〈0.05)。  相似文献   

7.
保谓康胶囊治疗胃动力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水泉  丁泳 《中医药学刊》2010,(12):2563-2564
目的:保谓康胶囊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寻找新的途径和思路。方法:根据病例纳入选择80例胃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周后经胃动力检测仪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保谓康胶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胃动力障碍的患者明显改善,胃动力增加,有效率达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意义(P〈0.05)。结论:保谓康胶囊有兴奋运动节律,增强胃窦动力的作用,能使胃电幅值频率明显增强,有良好的促进胃动力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进的促胃动力的纯中药制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型辨治胃动力障碍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型辨治胃动力障碍54例左振素,闫汝茂山东省临沂市中医院(临沂276002)王启秀山东省临沂医学专科学校胃动力障碍,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胃排空迟缓,临床以恶心、呕吐、嗳气、上腹部饱胀疼痛,纳呆为主要症状之疾患。凡能促进胃排空,消除上述症状的药物为胃动力...  相似文献   

9.
林惠  罗伟生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89-1290
对胃肠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虽无胃肠动力学这一名称。但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却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胃动力障碍是胃肠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多体现为胃运动功能异常,特别是胃运动减弱占大多数,临床以上腹胀满、餐后腹胀、早饱、暖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其主要表现,临床常见于特发性胃运动功能障碍、消化道疾病、胃术后、代谢性疾病、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中医学中的痞证、暖气、呕吐、呃逆、反胃等所表现的症状与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表现相近似,而且治疗方法多、效果好、副作用少。虽然中医切入胃动力概念的现代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近10年来对胃动力障碍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障碍大鼠VIP和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夹尾刺激法复制胃动力障碍大鼠模型 ,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电 ,外周血、胃粘膜和脑组织中VIP含量的影响。结果 :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障碍大鼠胃电异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P <0 0 1) ;并能有效抑制胃动力障碍大鼠血、胃粘膜和脑组织中VIP含量的升高 (P <0 0 1) ,且作用优于西沙必利。结论 :半夏泻心汤的促胃动力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脑组织、胃粘膜及血VIP含量有关 ;对胃电节律的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关于胃促动力中药开发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3年在《中医杂志》发表“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开发胃动力中药的设想”一文,旨在引起中医同道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胃肠病学的热门课题,由于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十分常见,中医对这类疾病的病证早有认识,并有相当丰富的治疗经验,因此,从中医药开发胃促动力中药的问题有再次提出来思考和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水泉 《光明中医》2006,21(8):37-39
中医学对胃动力障碍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且中药材药源丰富、副作用小,故运用中药治疗胃动力障碍疾病已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对中药胃动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对"胃动力中药"这一概念.有关研究表明,对胃动力功能有影响的中药可分为三类: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胃肠运动、双向调节胃肠动力.通过整体实验、离体实验及整体结合离体实验研究显示,一些活血药、理气药、健脾药具有促胃动力作用;而促肠运动的中药主要集中在润肠通便类或健脾消食类中药及复方中.其机制可以分为神经调节和脑肠肽调节等途径.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脾胃(包括现代医学的胃肠)的功能,在长期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中医中药中寻找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有效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此领域的有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和胃饮合剂促胃动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和胃饮合剂(HWYM)在不同试验模型中的促胃动力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工具药复制小鼠胃排空功能障碍模型,观察不同剂量HWYMig给药对胃排空作用的影响。采用激怒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观察HWYM对动物一般状况及在体胃活动频率的影响。利用离体大鼠胃平滑肌条,观察HWYM对正常及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下离体胃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结果HWYM可以明显对抗阿托品及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HWYM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机能状态,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活动频率。HWYM可明显增强正常大鼠胃平滑肌活动,并对抗多巴胺及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活动的抑制作用。结论HWYM具有显著的促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消痞汤"加减治疗胃动力障碍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力障碍是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部及其脏器疾病继发的一组胃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属于中医"痞证"范畴.在临床中,笔者运用自拟"消痞汤"加减治疗此类病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拟疏肝安胃汤治疗胃动力障碍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拟疏肝安胃汤治疗胃动力障碍40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急性胃炎6例,慢性胃炎6例。对照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急性胃炎4例,慢性胃炎3例。临床表现为胃脘饱胀连及两胁,食后加重,或胃部有烧灼感,大便实,舌红苔黄燥或腻,脉弦或滑。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用自拟疏肝安胃汤。方药组成:柴胡10g,制大黄10g,厚朴10g,木莲果10g,莪术10g,佛手片15g…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医学胃动力学的概念,第一次将能替代吗丁啉等消除胃动力障碍的中药命名为“胃动力中药”。它包括:疏肝理气药,利胆药,消食药,健脾助运药,芳香化湿药,降下药,活血祛瘀药,化痰药等几类,以及其他类的部分中药。本文用中西医理论探析了其作用机理:疏肝理气,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排泄,增强消化功能以促进胃排空;芳香化湿,健脾助运以增强胃肠蠕动;消食开胃,降下积滞促进胃排空;活血祛瘀化痰消除人体的病理产物而促进胃排空等。并对胃动力中药的配伍、方剂作了概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理气降逆汤治疗胃潴留的效果及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胃潴留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及西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气降逆汤,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胃动力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瘦素(L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胃动素(MTL)等胃动力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胃动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降逆汤用于胃潴留治疗效果满意,能改善胃动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静君  张玉祥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2-1913
目的:探讨安胃和中冲剂止呕、促胃动力的药效学研究。方法:用硫酸铜造模致家鸽外周性呕吐、盐酸去水吗啡造模致家犬中枢性呕吐,再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安胃和中冲剂,并与吗叮啉组及对照组比较,以了解安胃和中冲剂的止呕作用;观察高、中、低剂量安胃和中冲剂对正常小鼠及多巴胺抑制后的小鼠胃排空的影响,以了解安胃和中冲剂的促胃动力作用。结果:安胃和中冲剂对硫酸铜所引起的外周性呕吐和去水吗啡所致的中枢性呕吐均具有良好的止呕作用,可以显著地促进正常小鼠及多巴胺抑制后的小鼠的胃动力。结论:本实验为安胃和中冲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对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人类对胃动力病学及其功能紊乱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动力作为人体胃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 ,得到了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脾胃 (包括现代医学的胃肠 )的功能 ,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中医中药中寻找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有效药物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分别从养阴、益气、健脾、理气、温里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方剂及单味药对胃动力的影响。现将近年来中药在此领域的实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抑胃动力方药1 .1 沙参麦冬汤 :出自《温病条辨》,由沙参、麦冬、桑叶、天花…  相似文献   

20.
保谓康胶囊治疗胃动力障碍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动力障碍临床症状与中医学痞证相似。常见于西医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疾病。笔者用保谓康胶囊治疗胃动力障碍40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胃动力障碍患者,均为本院脾胃病专科门诊病人,经EGEG—808型胃动力检测仪检查确诊,并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