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但司法实践中难以达到效果,所以需要从英美法系引进严格责任原则适用于司法实践来惩治和预防环境犯罪。严格责任是英美法系所特有的一项原则,对于犯罪可以有效控制。为了减弱其不良影响,严格责任在我国的适用受到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发源于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是否应为我国所借鉴,国内学者对此存有不同的观点,由于该制度是对传统刑法“罪过原则”的一定程度的突破,使得不同的观点之间难以调和。从“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对英美刑法中严格责任制度的涵义和各种学说之间的冲突展开讨论,最终得出严格责任制度不容于我国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归责原则,对于归咎民事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美法系的严格责任原则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范畴,基本上等同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业灾难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迫使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于侵权领域,自由经济的形势又促使该原则在合同领域中确立起来。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还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类型的纷争一直沸沸扬扬。基于各国刑法在单位犯罪主体问题上具有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状况,文章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我国刑法的单位犯罪主体类型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单位犯罪理论。  相似文献   

5.
法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一直是法学界议论的热点问题,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在追究法人犯罪刑事责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远远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法人刑事责任理论比较分析,着重对"替代责任"理论以及"法人代表的另一个我"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大陆法系国家近几十年来对法人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梳理了我国刑法学界对法人刑事责任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性观点。  相似文献   

6.
侵权法上的严格责任最早来源于英美法。由于英美法承袭严守判例法的传统,导致了对于严格责任的概念并无详细统一的规定。随着两大法系的融合,大陆法系中亦出现了严格责任的概念。越是如此,严格责任却越加以模糊。对其内涵的阐述也是众说纷纭。从严格责任的起源着手,追溯其在两大法系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学者对严格责任概念的界定,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严格责任可以概括为大陆法系中除绝对责任之外的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学界大多把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绝对严格责任)相混淆,把严格责任定义为不具有犯罪心态的犯罪,因而对其持否定态度,本文分析了这种理解的偏差,论证了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具有合理性的,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价值,还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体现了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8.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而排除故意.司法实践中,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和严重后果持故意的行为,不构成本罪而应当根据其行为的主客观要件等犯罪事实,依据刑法的其他规定如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英美法系的严格责任和我国民法的过错推定实质是一致的,它没有违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没有否认罪过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构成要素,它仍然是过错责任的一部分.环境污染具有众多特殊性,为了应当对这种特殊性,更好地打击环境犯罪,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中应当引进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9.
英美刑法严格责任突破了"无罪过即无犯罪"的传统刑法原则,其适用的犯罪或因其犯罪意图的难以证明,或因其侵害的社会法益特殊而需要特殊保护。严格责任在实体法上体现为对那些所从事的活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提出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责任要求和注意义务,在程序上则表现在严格的"举证责任"上。  相似文献   

10.
"无犯意则无犯人"是近代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格言,体现出了罪过原则在犯罪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罪过原则作为犯罪认定的基本原则却不能应对公害犯罪中主观方面难以认知与查证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惩治公害犯罪。在对严格责任进行合理中国化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公害犯罪认定中引入严格责任,亦有必要对严格责任的适用做出科学合理的限制,以防严格责任被滥用从而使对公害犯罪的打击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网络犯罪经历了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对象到以网络作为犯罪对象、犯罪工具再到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裂变。与此同时,刑法作为网络犯罪的重要调控法律也经历了数次演变。目前而言,网络犯罪对于传统刑法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客观不法行为、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形态等几个方面。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网络刑法应当做出积极回应,比如增设独立的"互联网犯罪"章节;提高量刑情节,增设职业禁止规定;实行严格责任,帮助行为与预备行为独立定罪。  相似文献   

12.
严格责任是英美刑法所特有的一种归责原则,仅适用于针对侵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特殊社会关系(法益)或对某些行为要素的罪过状态难以证明的犯罪,主要集中于危害公共福利以及道德犯罪。严格责任的主要立法价值在于有效预防公共福利犯罪及道德犯罪,节约诉讼成本,满足诉讼的功利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刑法理论的较大差异,各国刑法在帮助犯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帮助犯和从犯是等同关系;在英美法系,从犯和帮助犯是包容关系;而在我国,帮助犯和从犯应该是一种交叉关系。另外,在帮助犯的构成要件方面,大陆法系坚持从属性立场,而英美法系采纳独立性原则。比较对帮助犯的多种处罚模式,必减式是较为科学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增设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作为对传统的贪污、贿赂犯罪规定的补充。但由于该罪在罪名确定、证明责任、犯罪主体以及法定刑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争议之处,直接影响了该罪在司法适用中的社会效果。为此,从刑法理论及刑事立法上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进行反思、整合并加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胡峻 《文教资料》2007,(1):210-211
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以英美为代表的海洋法系,在环境刑事刑法方面,有不同侧重角度和涉及程度的发展。大陆法系的代表德国的三个主要方面,即通过逐步加强专门环境刑事立法来严厉控制环境类犯罪、刑法的环境犯罪对行政法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保障性以及目前环境犯罪的主要类型;海洋法系的代表英美两国三个主要方面,即采取附属刑法来规定环境类犯罪、刑法的环境犯罪对行政法的附属性以及附属次要地位的刑法中的主要环境犯罪类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犯罪及刑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未明确规定。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犯罪人身危险性比较小,社会危害性一般不大,所以对他们的处罚要慎行。应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区分不同年龄段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80岁以上的老人不适用死刑,不适用财产刑,对老年人扩大缓刑适用等等。中国己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应从刑罚处罚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老年犯罪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出发,全面检讨我国现行刑法在老年人犯罪责任规定上的缺位,完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老年人刑罚的轻刑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持有型犯罪行为具有静态性特征,对其主观方面,刑法学界存有诸多争议。根据社会一般人通常应有的经验与常识,对特定物品或财产的持有当然应当出于故意,而且一般通过证明持有事实就可以证明持有故意。对于持有型犯罪来说,持有的核心意思是主体对特定物有意识的控制,而过失谈不上控制。加之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过失可以构成持有犯罪,因而过失不能构成该类犯罪的主观罪过。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刑法中不存在“不问主观过错”的犯罪,由此决定了持有型犯罪不能适用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刑法总论中,对犯罪中止的研究较为深入,其构成要件也有较严格的界定,但是,这些构成要件是否同样可以用来界定犯罪预备过程中的预备中止?尚存疑问。  相似文献   

19.
从比较法学与词源学的视角,结合法律翻译中的静态对等理论,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英美法系典型国家所使用的相关刑事罪名的英语术语差异,评估了我国刑法英译本中的若干刑事罪名的翻译质量,旨在构建一个刑事罪名的翻译评估体系,以期为这些刑事罪名的正确翻译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犯罪中的严格责任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使原有的法律手段难以适应新的要求。仅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污染企业及其他污染源已是防不胜防,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在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中应借鉴英美刑法的严格责任,以期切实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