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R  Karth  I  keyan.  R.  Ramesh.  R.  Usha.  B.  Ramana  I  ah.  N.  K.  Chandra  Babu  郝霞 《北京皮革》2009,(2):94-101
寻找更加安全的鞣制方法一直是制革行业的研究方向。由于在水溶液中与Cr(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Fe(Ⅲ)盐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取代铬盐的鞣剂。但是,在制革工业中使用Fe(Ⅲ)鞣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铁鞣法不能用来生产软革,例如服装革、手套革。为了克服该问题,本文尝试用铁鞣法来生产山羊绒而和绵羊纳帕服装革。试验优化了铁-铬结合鞣法,同时将鞣制废液中铬和铁的含量部降低到了100mg/L以下。为了研究铁-铬结合鞣法对皮革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鞣革进行分析。另外,对鞣革的强度和颜色特征也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铬鞣液组成与鞣革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英  程劲 《皮革化工》1999,16(1):1-7,18
本文根据《铬鞣液组成的研究(Ⅰ)、(Ⅱ)、(Ⅲ)、(Ⅳ)》的研究结果,分析对比了碱度为0%、碱度33%硫酸铬、氯化铬,硝酸铬鞣液的组成和糖还原碱度为0%、碱度33%的硫酸铬、氯化铬、硝酸铬和高氯酸铬鞣液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植物鞣剂简史及其取代铬鞣的技术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绪庸 《西部皮革》2006,28(10):20-22
作者回顾了古代与中国近代植物鞣剂与鞣制的发展简况,以及分析测定植物鞣质(单宁)用皮粉的研制、生产史实。综观国内外无铬鞣法的进展,作者认为:用植物鞣剂为主鞣剂,以植-铝鞣法为基础,再互补增效地配用膦盐(或改性戊二醛)作三组分结合鞣来取代铬鞣,实现无铬鞣法落实于生产应用的可能性较大。为此,提出了4项技术建议措施:开展国产栲胶化学降解方法的研究,以使其作为改性主鞣剂.达到荆树皮(mimosa)栲胶的应用性能;改性铝鞣剂的研完;膦盐(如P(CH2OH)4Cl)及其配合植-铝结合鞣革的研究,成革可具有纯铬鞣法所没有的阻燃优点;进行植-铝-膦盐(或改性戊二醛)三组分结合鞣法与现行纯铬鞣法的成革面积得率的对比测定。作者预测,前者应大于后者,从而有助于无铬鞣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讨论了铬鞣法.从铬鞣的发展历史、铬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其它有可能代替铬鞣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论铬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讨论了铬鞣法。从铬鞣的发展历史、铬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其它有可能代替铬鞣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无盐浸酸与铬鞣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浸酸(助剂)铬鞣、常规浸酸铬鞣及无盐浸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浸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防铬污染助鞣剂及其应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前言铬盐鞣革问世以来,铬鞣已发展成为各种轻革的主要鞣制方法。铬鞣革具有耐温热、耐曲挠、丰满、柔软等特性,至今也不能为其它鞣法所代替,但是目前铬鞣法的铬盐利用率仅60~70%,大量未结合牢固的铬,随污水排放存在于工业废水中,由于铬盐有强的毒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世界各国对  相似文献   

9.
铬系鞣制对于铬系鞣制,致力于铬排放的减少。例如铬鞣液的循环使用,与其它鞣剂混用或提高铬的吸尽度等。 1)制革工程预鞸的导入 W.C.Prentiss,IVPrasad,M.Siegler(美国) 这种研究是导入使削匀屑,革渣等含铬量减少的预鞣,在此阶段进行剖层和削勺,使作为主鞣的铬或其他药料减少,总体看来是提高了铬的利用率,竭力减少铬的排出。此鞣法与常规鞣法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性淀粉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将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15%)与乙烯基类单体(15%)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以其作为预鞣剂和复鞣剂进行了应用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用其预鞣在铬鞣时,比传统铬鞣法可减少铬鞣剂的用量30% ̄50%,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降低到0.26g/L。用其预鞣和复鞣所得皮革,选择填充性显著,丰满、柔软、粒面细腻、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铬鞣助剂OXD-I的应用工艺优化及高吸收铬鞣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OXD-I铬鞣助剂的应用工序、用量、提碱终点的pH值以及铬鞣剂用量等应用条件,对OXD-I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进而研究了OXD-I助剂与皮胶原、铬鞣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OXD-I助鞣的革坯的铬结合牢度,探讨了OXD-I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结果表明,OXD-I助剂的优化工艺为:2%的OXD-1在铬鞣前加入,KMC铬鞣剂用量为5%,鞣制终点pH值控制在4.0左右;废液中Cr2O3可降至0.18g/L,铬吸收率达到97.0%。革坯染色性能优良,丰满性良好,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均能明显高于普通铬鞣革;OXD-I的高吸收机理为:OXD-I助剂先与胶原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以及胺基等基团引入胶原纤维上。在鞣制过程中,助剂上羧基与胶原侧链羧基等共同与三价铬配位,形成了交联配位结合、单点配位结合以及环状螯合等不可逆结合,这些协同作用使OXD-I助剂具有很强的助铬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殊设计的皮革鞣制机,对影响铬鞣过程的主要因素:鞣制转速、鞣制时间、鞣制线压力和浴液铬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皮革鞣制机进行的铬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鞣制转速5r/min、鞣制时间为18h、鞣制线压力0.37N/mm、浴液铬含量16g/L。  相似文献   

13.
该清洁铬鞣技术使裸皮呈适度空松状态,提高裸皮的吸收容量,使高浓度铬鞣剂均匀扩散,被皮快速吸收。在皮内存在保护剂的条件下,高碱度铬鞣剂逐渐水解,高pH裸皮在皮内自动调碱,使铬鞣剂与裸皮缓和均匀地牢固结合。再气态加温,提高鞣效,完成鞣制,达到铬鞣革质量要求,并且铬鞣结束和静置时,无废水流出。鞣后加工含铬废水回收,第二次利用,使废水达标排放。使用现有设备常用材料,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投资也能解决制革铬鞣废水污染,实现清洁铬鞣。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木钠)作为铬鞣助剂的可能性。从蓝湿革的Cr2O3含量、废液的Cr含量和坯革的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木钠的助铬鞣效果。结果表明,提碱后加入木钠可以提高皮胶原的铬吸收率,有效减少废液中铬的排放量,同时增加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厚度和紧实度。木钠助铬鞣的最佳工艺为:铬粉6.0%,转动2h;提碱至pH3.8~4.0;木钠1.0%,转动1h;升温至40℃,转动2h;出鼓,搭马静置24h。  相似文献   

15.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产品质量最可靠、成本最低的鞣革方法,但是由于铬鞣带来的污染。限制了其使用。本文综述了几种高吸收清洁化铬鞣技术,能有效地促进铬的吸收,减少废液中铬的含量,符合清洁化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铬鞣法的不足,概述了清洁化铬鞣技术中的高吸收铬鞣技术、少铬鞣法和无铬鞣法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最后对鞣制清洁生产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曲家乐  王全杰 《西部皮革》2011,33(12):21-25
铬鞣是制革工艺中的重要工序,铬鞣技术的发展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各种铬鞣技术、特别是几种技术完善的铬鞣方法,也简述了铬鞣剂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高浓度的植物鞣液鞣制裸皮,不会发生过鞣现象;同理,高pH值状态下的高浓度铬鞣,也不会产生过鞣现象。故可以不浸酸铬鞣,达到省盐、省酸、省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工艺技术(Ⅱ)高pH值铬鞣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盐法脱水并结合使用低碱度 KMC蒙囿铬鞣剂在高 p H值条件下对皮粉及猪皮进行鞣制。考察了铬鞣剂的渗透及革的收缩温度。结果表明 ,此法能使铬在革内的分布与常规铬鞣法相当 ,并使铬的吸收率达到 90 %。在鞣制中 ,盐和 KMC的合适用量分别是 6 %~ 9%和 7% ,革的收缩温度是 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