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肺心病加重期及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aO2及pH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人血浆4种血管活性多肽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内皮素(ET)等4种血管活性多肽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肺心病人不同病期血浆ET、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急性期各血管肽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心衰≥Ⅱ度者显著高于Ⅰ度及无心衰者(P<0.01);急性期4种血管肽含量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CO2均无相关性。结论ET,ANP,ATⅡ,TNF-α在肺心病发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速避凝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皮下注射速避凝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于治疗前后同步检测20例患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抗凝血酶原Ⅲ(AT-Ⅲ),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示:治疗组FDP和D-二聚体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T-Ⅲ则显著升高(P〈0.01),血气参数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未用速避凝)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内皮素(ET)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卡托普利的治疗作用机理。将3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16例采和卡托普利加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并以20例健康仍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1水平,并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治疗前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PaC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皮下注射速避凝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于治疗前后同步检测20例患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抗凝血酶原Ⅲ(AT-Ⅲ),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示:治疗组FDP和D-二聚体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T-Ⅲ则显著升高(P<0.01),血气参数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未用速避凝)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速避凝对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免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2例,肺心病22例及健康人6例血浆β-EP)含量,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组血浆β-EP含量轻度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肺心病组血浆β-EP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肺心病组亦明显高于COPD组(P〈0.01)。提示血浆β-EP含量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缺氧及二氧化碳作留导致肺血管收缩和呼吸抑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别测定6月龄组和30月龄组大鼠血清T-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和血浆E2、T4的含量变化,以探讨老年雄性大鼠与自然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30月龄雄性大鼠表T-SOD活性和血浆E2、T含量明显低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30月龄雄性大鼠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6月龄雄性大鼠(P〈0.01)。  相似文献   

8.
用酶解法和H2O2分解法分别测定28例风心瓣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_-ATP酶)活性和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用硫代巴比妥和Ca^2+、Mg^2+-ATP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正常人34.75%(P〈0.01)和26.77%(P〈0.01);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20.07%(P〈0.01);而患者LPO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人97.5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7例NIDDM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IDDM组血糖、HbAlc、TC、TG、TC/HDLC、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GSH、SOD、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除GSH的P<0.05外,其他P<0.01);不同HbAlc、TC/HDLC、GSH、LPO、TC组的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12.80+0.27(GSH)-0.12(LPO)-0.09(TC/HDLC),红细胞胞膜Ca2+-ATPase活性=108.20+1.  相似文献   

10.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3O;及pN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ET与ANP呈正相关(r=0.79P<0.01)。此结果提示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和高碳醚血症可能是ET合成、分泌的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内皮素(ET)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卡托普利的治疗作用机理,将3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16例采用卡托普利加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1水平,并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治疗前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PaCO2、pH无明显相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提示内皮素在肺心病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卡托普利的治疗作用与其降低ET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非心梗型冠心病(CHD)血清性激素水平,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绝经期后妇女),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国性CHD组E2即雌二醇经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略低无统计学意义,E2/T比值CH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CHD组E2高于对照组(P〈0.05),T略低,E2/T比值比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本文认为高雌激素血症与性内环境紊乱所致E2  相似文献   

13.
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检测了19例喉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单个核细胞上HLA-DR和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的sIL-2R、HLA-DR清单同于正常人(P〈0.01);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晚期(Ⅲ、Ⅳ期)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是(P〈0.01);喉癌患者早期、晚期及正常人之间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显著低于早期者(P〈0.01);喉癌患者早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4例健康成人和3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浆ET-1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肺心病组血浆ET-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肺心病加重期组血浆ET-1水平与肺心病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肺心病缓解期组血浆ET-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肺心病病程在10年以下与10年以上二组血浆ET-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1与pH及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提示:ET-1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肺心病加重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腺细胞腹腔注射佐治29例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SIL-2R、IL-2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别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法,APAAP、MTT以及ELISA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IL-2活性,CD3、CD4和CD4/CD8均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则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除SIL-2R明显降低(P〈0.01)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的作用及内皮素的改变。方法:复制内脏血管阻塞(SAO)性休克模型,用左旋精氨酸(L-Arg)及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处理动物模型后分别测定血浆中ETs、MDA、组织蛋白酶D(CD)、NO-2/NO-3含量。结果:L-Arg减缓了大鼠I/R血压下降(P<0.01),降低了血浆MPO、LDH、CD、MDA的含量(P<0.01)及肠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含量(P<0.05);L-NAME与L-Arg相反。MPO与EB正相关(P<0.01),NO-2/NO-3与ETs负相关(P<0.05)。结论:NO对小肠I/R损伤有保护作用,ETs参与SAO休克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MDA、SOD活性及ET-1 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1996 年1~12月对在院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39例,正常晚孕妇女24 例,正常非孕妇女14 例进行血浆MDA、SOD活性及ET-1 水平测定,同时测定产后3~7 天血浆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晚孕组MDA、SOD活性及ET-1均高于非孕妇女(P< 0.05);妊高征组MDA、ET-1高于正常晚孕组(P均< 0.01),SOD活性则低于正常晚孕组(P< 0.05);重度妊高征分娩后3~7 天ET-1、MDA均低于产前(P均< 0.05),SOD则高于产前(P< 0.05);MDA、ET-1 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 0.439,P< 0.01),SOD活性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r= - 0.453,P< 0.01)。表明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失衡与内皮细胞损伤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Doppler超声测量CHD、HD、HCD-CHD及s四组AT、ET、AT/ET、ICT、PEP/ET、PEP、IVRT、AcTE、AcTE/MVOT,结果CHD、HD、HCD-CHD三组IVRT明显升高(P<0.01),HD、CHD与HCDCHD之IVRT差异有显著性(P<0.01),NS、CHD、HD与HCD-CHD组PEP/ET、ICT、PE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CD-CHD组PEP/ET、ICT、PEP值升高,NS、HD与CHD、HCD-CHD、AT/ET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及HCD-CHD组AT/ET下降,HR、AT、ET、ACTE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oppler超声时间指标评价左室功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及其与PaO2、PaCO2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批检测了3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4例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血浆ET-1水平,并与PaO2、PaCO2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浆ET-1水平均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35和-0.603,P分别<0.01和0.05),与PaCO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ET-1合成或分泌功能紊乱,缺氧可能是引起血浆ET-1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碱性磷酸酶桥联(APAAP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了30例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14例NHL患者白介素2(IL-2)活性。结果表明:NHL患者外周血全T细胞、OKT4细胞的均显著减少(P〈0.05),OKT8细胞显著增高(P〈0.05),OKT4/OKT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与OKT4/OK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