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汽轮机真空系统严密性的检测目的汽轮机真空系统主要涉及低压缸、排汽装置、空冷岛、抽空气、疏水、低压旁路以及连接管道等范围,是一个庞大而又比较复杂的系统,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这些设备和管道都处于真空状态。当真空系统漏入空气时,增加了真空泵负荷,降低了凝汽器的热交换效率,使真空下降,造成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压力、温度和湿度升高,甚至导致末级叶片损坏、汽水管道腐蚀和机组振动大等事故;同时低压缸蒸汽焓  相似文献   

2.
<正> 该法是采用普通市售注射器简便测定液体中溶解气体的大致含量的方法。其测定步骤为(图略) 1.在注射器内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例如10毫升),并充分排出针筒内混入的气体(实际上是抽出园柱塞后使注射器全部浸入液体中,静置不动,然后放入柱塞推回到一定刻度。) 2.关闭注入孔,缓缓抽引柱塞,液体即处于真空,使溶入液体中的气体分离。(此时,如果注射器全部浸入液体中,就不必担心注入孔处及注射筒与柱塞间的间隙漏入空气。当有必要在液体外操作时,可在园柱塞上涂敷油剂或高粘度液体,以防止空气漏入。 3.使柱塞慢慢自由地复位。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氦质谱检测技术在汽轮机真空系统检漏中的应用目的;漏入汽轮机真空系统的空气量对汽机真空的影响;凝汽器压力变化对机组热效率、汽轮机功率的影响.介绍并分析了氦质语检测技术在汽轮机真空系统的检测范围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空气-水物系,在直径为500mm的有机玻璃塔中对底部分别开有8个和12个液流孔的悬挂式降液管的漏气进行了研究,并在假设漏入降液管的气体产生的压降与板压降相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击穿漏气模型.结果表明,当塔内的气体流量逐渐增大,漏入的气体以气柱的形式连续进入降液管时,降液管液层被击穿,降液管无法正常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击穿漏气模型的关联式,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开有12个液流孔的降液管在液流孔的真实漏气气速为1.40 m/s时,漏入的气体会击穿降液管液层.  相似文献   

5.
日立造船产业和东食关西支社研制了“全自动式真空干燥机”装置,并开始在市场上出售。该装置可实现真空下用二氧化碳气体处理食品,延长食品鲜度的保存时间,电耗少,不变色。处理时,先将要加工的食品置于真空下,然后充入CO_2气体,使食品中渗透了CO_2、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处理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添加乙醇对含大量不凝气体回路热虹吸管凝结换热的影响. 结果表明,重力回路热虹吸管内添加0.5%?1%(?)乙醇,会在凝结液膜表面形成Marangoni效应,促进局部凝结换热,冷凝管前段的局部换热量提高约9%;乙醇添加量大于1.5%时,乙醇无法完全凝结从而形成新的不凝气体,引起系统工作压力升高,蒸发器蒸汽温度升高,且乙醇含量越大,工作压力越高;乙醇含量为5%时,系统工作压力比纯水时提高64%.  相似文献   

7.
不凝气体对溴化锂制冷机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正勇 《云南化工》2009,36(5):81-84
对溴化锂制冷机而言,不凝气体指空气、氢等。不凝气体主要以外部渗入、材料腐蚀和溶液注入的方式产生。不凝气体会导致溴化锂制冷机管材腐蚀、冷凝器热交换效率降低、吸收器热交换效率降低、制冷效率下降、溶液结晶等。防治不凝气体的产生,需加强调试时的气密性试验、运行时的气密性检查、长期停机后的气密性管理和真空度的保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凝气体对于控温型环路热管热性能的影响,文中制备了一套高性能不锈钢-氨环路热管,通过采用一种不凝气体定量掺杂的方法,对控温型环路热管分别注入了体积分数1%,2.3%,6%和10%的不凝气体。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掺杂不同不凝气体体积分数的环路热管与无不凝气体的环路热管的不同的启动特性、控温特性及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凝气体的存在增大了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控温的精度和稳定性,随着不凝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环路热管的启动时间增加,系统的热导降低,在更大功率区间内处于可变热导模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环路热管运行温度与不凝气体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煤质条件下,不同入料量时的弛张筛工艺性能有所不同;经过研究发现,当入料量在500 t/h以下时,经弛张筛分级后的粉煤入选量低,而且弛张筛筛分效率高,能有效降低选煤成本,减轻煤泥水系统负荷,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结构新颖的窑尾密封装置沈慧珍,黄廉基株洲水泥机械厂回转窑窑尾的密封效果,对稳定窑系统的正常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窑尾密封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冷空气混入窖内,当窑尾漏入过量的空气,将增加排风机的负荷,增大电耗,并导致二次风进入量的减少。同时,当窑尾密封效...  相似文献   

11.
立磨系统的调试,是先空载调试,即先对各系统(如主减速机润滑站系统、磨辊加压站系统、磨辊润滑站系统……)进行调试正常后,才进行负荷调试。磨机负荷试运行阶段,主要探索使系统稳定运行的系统风量、磨机压差、入磨气体压力等工艺参数的控制。长沙河田白石水泥有限公司1200t/d生产线配套的DFRM2650立磨,经调试实现正常稳定运行的系统工艺参数为:系统风量大于120000m3/h,磨机压差6000~8500Pa,入磨气体压力615Pa左右,出磨气体温度5~8MPa。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生物基环氧固化剂中试生产线反应釜物料搅拌时黏结搅拌桨叶、气体冷凝不充分、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加长进料管将物料直接滴加在搅拌器涡流范围内,以便其及时与釜内物料混合发生反应,以及降低物料黏度等方法解决了反应釜物料搅拌黏结的问题;并根据蒸汽的热负荷,计算冷凝器换热面积,更换旧冷凝器降低了不凝有机气体的含有率。通过改进生产线,生产中尾气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能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汽轮机组的真空系统是由抽真空系统和密封蒸汽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作用就是用来建立汽轮机组的低背压,也就是用来建立凝汽器的高真空,使蒸汽能够最大限度的把热焓转变为汽轮机的动能。在汽轮机组尚未投入运行时,凝汽器的真空取决于抽真空系统所建立的真空;在汽轮机组投入运行后,抽真空系统只是把泄漏到汽轮机内部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及时抽走,凝汽器内的真空主要取决于凝汽器内的蒸汽与循环冷却水的热交换情况,而蒸汽与循环冷却水的热交换情况主要取决于凝汽器的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第三代稀乙烯制乙苯工艺脱丙烯系统的流程,介绍了在生产过程中丙烯解吸系统主要遇到的问题:解吸塔顶气冷却器管束腐蚀泄漏导致富丙烯干气漏入循环水系统;解吸塔顶凝液泵容易汽蚀,操作难度大。分析了产生塔顶气冷却器腐蚀和解吸泵汽蚀的原因,提出了丙烯解吸系统操作建议和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海波  田茂诚  屈晓航 《化工学报》2020,71(z2):135-141
通过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研究了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对蒸汽射流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冷凝行为和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CFX中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结合热相变模型计算蒸汽的冷凝量、组分传递模型计算混合气体中组分的变化量;喷嘴出口的气体质量流量为300 kg/(m2·s),不凝气体含量在15%以内。结果表明,不凝气体阻碍了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形成热阻,恶化了冷凝传热,且热阻随不凝气体含量增加而增加;冷凝速率随不凝气体含量增加而减小;射流区长度随不凝气体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凝气体的存在,使水蒸气不能被完全冷凝,而剩余水蒸气的含量与初始不凝气体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何杨 《贵州化工》2004,29(3):35-36
介绍CO2、CH4气体漏入循环水气体后对水质的影响,影响的原因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对硫磺制酸系统焚硫炉出口(或转化器进口)气体中的酸雾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与讨论。硫磺制酸系统进转化器气体中,SO3含量相对于水分来说过量很多。因此,控制系统酸雾含量应着重控制好系统水分含量,即控制好干燥塔的干燥效率,防止负压段管道漏入环境空气。硫磺制酸系统进转化气体中的酸雾含量比硫铁矿制酸高76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聚酯装置真空系统特点,讨论了在开车前的冷态氮气加压试漏、热态氟利昂加压试漏和热态真空氦检漏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多次检漏并消除聚酯装置漏点,确保真空系统无泄漏,保证在开车和正常运行过程中真空系统的气密性,使装置开车顺利,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9.
350MW机组存在问题最多且最为普遍的是疏水系统,由于疏水阀门前、后差压大,阀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漏。热力系统及高压疏水阀门普遍存在内漏,不但会使做功减少,还将引起排汽装置的热负荷增加,真空变差,造成煤耗升高,既危及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又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性。本文对本厂的疏水系统按类进行了分析,改造。  相似文献   

20.
不凝气体对蒸汽射流冷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晓航  田茂诚  张冠敏  冷学礼 《化工学报》2015,66(10):3841-3848
对含不凝气体蒸汽射流在冷水中直接接触冷凝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流场中的温度分布确定汽羽长度,进而推导其传热系数。实验使用直径为1.6 mm的圆形喷嘴,出口混合气体质量流量密度在100~330 kg·m-2·s-1之间,不凝气体的含量在0~15%之间,冷水温度在300~340 K之间。实验结果表明:不凝气体的加入,使喷嘴出口附近的温度下降减慢;汽羽长度随不凝气体含量的增加而变长,其受喷嘴出口质流密度和过冷度的影响规律与纯蒸汽射流一致;冷凝传热系数在0.7~2 MW·m-2·K-1之间,随过冷度的增大和不凝气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受气体流量的影响较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汽羽长度的关联式,并由此得到了冷凝传热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