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MBA圈子     
叶健 《决策》2014,(1):86-87
EMBA赋予这群人新的身份——他们不是以“朋友”相称,而是以“同学”相谓。称呼差别的背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差别。值得警惕的是,虽然圈子文化日渐流行,但是必须明白,圈子本身不是目的,可能只是手段或者形式。  相似文献   

2.
于平 《决策探索》2014,(22):76-77
群众的“文化”需求看上去是闲暇消遣的“找乐”或“寻开心”,但真正的“开心”不是个体的放纵而是群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之父。“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领导的工作,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在有形层面“无为”,在无形层面必“有为”;高层管理者的“无为”是基于中层和基层的“有为”。“有为”蕴含在“无为”之中,“无为”驾驭在“有为”之上。领导较长时间不在组织中,组织的工作正常开展,按照领导的话说,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史永翔 《经理人》2005,(5):27-27
在我看来,“中国式”管理是一种伪科学,是过时的管理概念。要理解“中国式”的管理,首先不要忽略前提,我们是在谈论企业的管理,那么,企业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中庸思想 孔子的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思想体系,其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的理论,具有东方文明的精髓。许多人把中庸理解成“平庸、折中、调和”,这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曲解。中庸虽有这些含意,但绝不是它的全部。“中庸者,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相似文献   

6.
虽然广大秘书人员及其所服务的领导已认识到了秘书参谋的重要性,但是秘书参谋的实际效果总是人尽如人意,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秘书在参谋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没有注意到参谋活动的禁忌。秘书不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责任人,而仅仅是“参与”人,所以秘书参谋的禁忌主要是“说话”的禁忌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禁忌。  相似文献   

7.
学习,从未都不是件小事。还记得当年开展领导干部“三讲”活动时,“讲学习”就是对领导干部的第一项要求。学习之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不是个简单的志趣习惯问题,而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时下的一个高频词.几乎人人都在谈它。其实,它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政治大人物发明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表述很多,比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法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平等思想,还有近代由西方传人中国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杂糅了中外文化精髓的词。但老实讲,“以人为本”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倒是与民本位思想背道而驰的“官本位”与“钱本位”思想(诸如“朝里有人好做官”、“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明证)一直在大行其道,也有广大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9.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0.
名人之累     
陈四益 《领导文萃》2014,(1):109-111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真是无奈之言。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名气越大,是非越多。是是非非.听由别人编排,最后的结果便是没有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现在,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在煞有介事地搞“企业文化”,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所谓的“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就俩字“奴化”。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听话”  相似文献   

12.
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 《领导文萃》2007,(9):146-151
我觉得.作决策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准则或方法,而是在复杂情况下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并以最为智慧的方式作出正确抉择的能力。我把这种能力称为“选择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3.
很多企业老板都说,自己公司的老产品就像洪水一般,堵也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十分昔恼。其实,对待老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疏导洪水一样去“疏导”它。  相似文献   

14.
钱颖一 《决策探索》2014,(18):19-20
在中文里,“人才”是一个词,并不是“人与才”。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古人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我们今天讲的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讲的也是“才”。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还特别强调“拔尖创新人才”,讲的还是“才”。所谓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讲的仍然是“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7S”的起源、内容和重大意义出发,提出实施“7S”管理的策略和重点,对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原松华 《决策探索》2014,(18):23-25
在经历了“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近10年争论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国企改革图景清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了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来管理国有资本,这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的一个重大改变。”8月23日,在“国企改革进行时:共识与务实”财经智库沙龙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国有资产以管资本为主不是国有资本功能的缩小和弱化,而是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民主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它必须符合“管理科学化”和“人本管理”两种理念,符合“企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谁都清楚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钢丝”不是建筑材料,炒作不局限于厨房,“韩流”更是与冷空气无关……语言已经发展到和词典没有多少关系,进入一个类似猜谜和绕口令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决策探索》2011,(15):82-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一个是中国特色,不是欧美模式 我们今天抓的“共同富裕”,在西方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小平同志一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而易见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一个是中国特色,不是欧美模式。而“中国特色”加上“社会主义”,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必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韩浩月 《决策探索》2010,(23):37-37
在闹市小区出现了“蛋形”小屋,也就是网民所称的“蛋居”,笔者认为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恰恰反映出某些方面对“蛋居”行为和现象的“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