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要结合上部结构形式和布置以及建筑场地的特点来考虑。地基的承载力验算包括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两部分,当遇到高饱和度粉土软弱层时,用水泥土桩进行加固形成复合地基很好地解决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经常采用复合地基。当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的关键是应用合适的扩散模型求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本文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在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时所采用的扩散模型,详细介绍了各种扩散模型的应用方法,对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复合地基是被现代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手段,根据规范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对下卧层的强度进行验算。怎样验算S如何确定复合地基的基底附加压力扩散模型,规范中并没有明确。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荷载传递性质,表明作者在此问题上的认识与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颍梅 《安徽建筑》2007,14(2):69-70
在进行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时。必须验算地基承载力。如果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还必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中关于地基承载力计算及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的相关规定,文章推导出一种可直接计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底面积的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地下室的高层筏基、桩筏基础及筏基刚性桩复合地基,由于与纯地下室(或裙房地下室)相连,在进行基底地基承载力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需将纯地下室(或裙房)的荷载(基底反力标准值pk')折算成土层厚度de作为高层基础埋深对高层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就高层周边各个区域的纯地下室(或裙房)的基底反力标准值pk'不同,或者有些边无纯地下室(或裙房)时,折算土层厚度de如何确定,软弱下卧层验算公式中筏基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和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的起算地面标高如何确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介绍光禄新坊5#、7#楼应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情况和效果评价,说明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明显优于柔性桩复合地区,也优于复合式桩基,有利于抗震,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福州市区局部地段桩基持力厚度不大,强度又不太高,且有软弱下卧层(如存在淤泥层)时,使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是建造多层住宅楼一种行之有效办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德荣 《山西建筑》2006,32(15):72-73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地基处理方案的二次设计,论述了长短桩设计的思路和要点,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下卧层验算方法,证明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承载力及沉降要求,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时,必须验算地基承载力。如果存在软弱下卧层,还必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关于地基承载力计算及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的相关规定,推导出一种可直接计算出满足要求的基础底面积的简便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可准确地求出基础底面积而不必反复验算。  相似文献   

9.
营口喜来登五星级酒店地质情况复杂,采用多种基础方案进行比较。对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按实际隋况采用假想实体基础的方法进行下卧层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砂垫层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联合应用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曾国海  杜成友 《山西建筑》2006,32(1):137-138
从地基及下卧软弱层承载力、沉降量、沉降速度等方面分析比较了砂垫层地基和搅拌桩复合地基,介绍了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某综合楼工程中联合应用的实践经验,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桩承式路堤在有持力层刺入工况下的薄弱部位,分析刚性网格–桩复合地基中张拉网、刚性网格和附加桩对薄弱处的加固作用,研究有、无持力层刺入2种工况下刚性网格–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在不同桩长影响下的变化特征,对刚性网格–桩复合地基是否适用于无持力层工况进行可行性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持力层刺入工况下,刚性网格–桩复合地基大部分边桩弯矩和剪力较大,当桩长缩小,其分布区域向路堤中心方向扩散;当桩长增加,大部分桩桩体荷载比增大,边桩弯矩及剪力、路堤沉降和路堤外侧竖向变形减小;可通过增加桩长,利用PTC管桩放宽中桩截面,减小附加桩桩径,使刚性网格–桩复合地基实现优化并适用于无持力层刺入工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 476—2019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理解与思考。对于抗浮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该标准增加了较多的工作内容,使用期内的地下水位预测是一个难点,开展基础数据积累和建立地下水数值分析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该标准将抗浮设计等级与基础设计等级挂钩并不完全合适。除整体抗浮稳定验算外,尚需对地下结构薄弱环节进行 “单元抗浮稳定验算”,并与底板强度和变形验算结合考虑。在承压条件下,地下室底板大部分区域的水头值与承压水水头值相同。抗浮锚杆筋体的截面计算公式存在概念不清晰的问题。采用主动抗浮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地层、环境的适应性,对排水盲沟的保土防淤、渗流计算及截水帷幕的耐久性问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各规范对独立基础抗剪验算规定不尽相同。持力层为岩石的独立基础.根据GB50007—2011对基础进行抗剪验算常导致基础底板厚度很大。,分析了GB50007—2011、DBT15—31—2003、DB22/45—2()04对独立基础抗剪验算规定的异同点和局限性,提出独立基础抗剪验算应考虑其穹矩小剪力大的受力特征并引入剪切系数。计算表明,地基反力很大时,按引入剪切系数后的独立基础抗剪验算式确定的基础底板厚度比GB50007-2011降低较多,可与DB22/45-2004对照使用,地基反力较大时,独立基础均应进行抗剪验算。  相似文献   

14.
有软弱下卧土层时地基承载力的简便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院光 《山西建筑》2005,31(7):56-57
分析探讨了一种有软弱下卧土层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基底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土的承载力,通过一次或两次计算,即可得到一般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的最小底面尺寸,指出该计算方法既避免了重复验算工作.又充分利用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董鹏程 《山西建筑》2012,(33):60-61
结合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的几何特征,首先将截面进行了换算,然后进行了组合截面的应力计算、复杂应力强度验算、组合梁的挠度计算,为组合梁的弹性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在该深基坑设计中使用桩锚联合支护,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相关计算,验算表明设计符合规范要求。最后,提出了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段永辉  肖昭然  张昭 《工业建筑》2006,36(2):54-56,93
采用ANSYS软件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做了计算分析,比较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形式,同时与桩基的荷载传递形式做了比较,通过计算分析了桩身模量以及下卧层模量的改变对桩身荷载分布形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与柔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形式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稳定路基中刚性桩抗弯能力验算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路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会产生一定的侧向位移,其刚性桩会承受一定的弯矩并可能开裂。为了保证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应验算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为减小路堤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抗弯能力验算难度,需要研究刚性桩弯矩简易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大量公路路基软基试验和监测工程,对路基最大沉降与最大侧向位移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然后,根据路堤下复合地基和刚性桩的侧向位移曲线形状,提出刚性桩水平受力简化模型,并对复合地基刚性桩弯矩与最大侧向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复合地基沉降得到桩身弯矩的简易方法。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研究表明,刚性桩位移与桩间土位移基本相等,可忽略不计桩土位移差对刚性桩弯矩的影响;当刚性桩进入硬土层的长度超过7倍桩径时,可认为刚性桩在软土层底面处固定。  相似文献   

19.
邓奋彪 《山西建筑》2006,32(15):82-83
简述了补偿性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从承载力、下卧层压力值、沉降三方面分析了基础设计的计算,总结了补偿式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