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图尔盖盆地下白垩统河流沉积微相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下白垩统为例,针对辫状河与曲流河复合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应用沉积学原理,以测井曲线组合特征为基础,结合岩心相和地震反射及地震属性特征,在纵向上识别出了辫状河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曲流河的泛滥平原和河床滞留沉积等沉积微相.在构造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等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将地震属性和测井、岩心分析技术结合起来,有效消除地震研究的多解性,很好地预测了河流沉积体的平面展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以测井标定为基础的地震相划分方法采用小时窗的地震单一属性、多属性、属性融合及波形分类等划分沉积微相,缺乏对沉积微相宏观约束的背景分析,容易引起微相划分的"窜相",最终得到的属性平面分布往往突显了某类沉积体而弱化了其他沉积体,从而影响沉积体系研究结果的整体性。为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地震结构信息与属性信息表征陆相湖盆沉积体系的方法,其中层位—储层两步标定、时窗尺寸选择、两段色标显示及依据隶属关系进行旋回匹配融合等4个方面是该方法的关键点,满足了面状沉积体对地震结构信息完整性描述和线性沉积体对属性横向变化细节刻画的不同要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结构信息与属性信息融合技术得到的融合属性平面图既描述了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浅湖相等面状沉积体的结构特征,又突显了对常规地震属性敏感的河道、河口坝等线性沉积体,相序更加完整,不同级别相序发育层次合理,有效避免了"窜相",完整刻画了目的层系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貌学在L区浊积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一种新的地震相分析与表征方法,研究的是沉积特征在沉积等时面上的地震映像。它与地震岩石学一起构成了地震沉积学的主体。以L区为例,介绍了地震地貌学方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在沉积分析和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地震地貌学强调在相对地质年代域中对沉积体成像,表征了地震相的平面反射形态。通过地震地貌学的沉积解释,容易把控沉积体的展布范围及其在沉积体系中的发育部位。沉积体的地震地貌学解释结果反投影到反演剖面上,可实现相控下的砂体雕刻,使属性分析和反演达到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沉积体和储层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四川盆地龙岗地区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精细预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优质储层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用地质-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开展了该区沉积微相的研究:①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震相分析等手段,将飞仙关组鲕粒滩细分为白云化鲕粒滩、弱白云化鲕粒滩和石灰岩鲕粒滩3种类型;②利用合成记录进行地震-地质综合标定,发现鲕粒滩储层具有“低频、低速、低波阻抗、强振幅、低连续性”的反射异常特征;③采用叠后振幅属性提取、叠后波阻抗反演、地震相识别等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预测。综合解释结果认为,鲕粒滩体主要分布于台缘带,平面上不规则;白云化鲕粒滩的规模较大,在多种地震属性信息上均有强烈响应,是优质储层发育带。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震属性确定莫西庄地区沉积微相的事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属性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根据地震振幅属性分析、地震相干分析及谱分解下的能量谱和相位谱的提取,结合区域沉积相和单井相,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砂岩的平面沉积微相,明确了沉积微相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出地层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松辽盆地扶余油层陆相薄互层砂体识别的难题,发展完善了地震沉积学方法,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砂体识别与沉积微相解释技术.在井-震联合精细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河流相地层小层对比保证了层序对比的等时性;采用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位拉平的精细地震层位解释提高了四级层序界面的解释精度;在最佳时窗地震子体内提取、优选有效地震属性,恢复相对古地貌分析沉积演化,基于地震属性开展井震联合地震沉积微相解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工业制图.  相似文献   

7.
南堡凹陷具有多凸、多凹、多物源、多旋回、多断裂的特点,具备了良好的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条件。针对地震、地质问题和岩性油气藏的特点,确定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通过砂岩体的攻关处理,砂体外形及内部反射结构更加清晰,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层系;通过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及古地貌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岩性体发育区带及类型;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反演结果、地震属性分析等,精细刻画岩性体形态和平面分布特征;最后通过储层及物性预测、地质综合评价,优选出有利钻探目标,钻探后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大港滩海探区,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相划分,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预测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区带,获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证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以宏观沉积相模型为指导,应用多种地震微相分析技术进行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的预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鄯南地区SQ7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砂体展布认识不明确,常规沉积分析方法和储层预测技术不能满足精细油气勘探的要求。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原理和研究方法,利用90°相位化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岩性归位,采用地层等时切片等技术对该区SQ7砂体展布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通过对等时格架下的地震属性切片和岩性体等时切片的分析,揭示了该区SQ7时期南部物源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精细刻画了砂体分布范围,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地震沉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运用地震属性和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识别河道砂体和有利储层。综合应用单井相分析及储层岩性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沉积相分析等方法对临江南地区扶余油层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扶余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为曲流河相和浅水三角洲相;砂体主要富集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中部主要沉积泥岩。  相似文献   

11.
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地震相的目的在于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属性对地震相单元进行识别和作图。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对地震道波形及其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获得地震相图,进而与已知的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到与地震相相对应的沉积相,识别出特定的目标地质体。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在三角洲、浊积砂体、古侵蚀地貌等地质体的描述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还介绍了二维测线的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地震相自动化解释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28(3):354-361,324
微地震相分析着眼于地震反射波形,目的是确定地下储层的横向岩性变化。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假设,当沉积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必定有所变化,即不同成因的地质体,必定有相应的地震反射波形特征。据此.本文应用模糊动态聚类和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上自动实现微地震相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中央坳陷区发育大面积岩性油藏,储层主要为薄层河道砂,岩性圈闭的有效识别是勘探部署的瓶颈。为了解决扶余油层薄砂岩储层岩性圈闭识别难题,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形成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细分层沉积微相划分、地震资料保幅处理、精细地震解释、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制图、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等6项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沉积微相,井震结合砂体预测,研究大比例尺沉积微相,认清了扶余油层沉积演化与砂体展布特征,有效地识别了岩性圈闭,大幅提升了钻探成功率,新发现石油储量1亿吨。应用实践证明,地震沉积学是薄砂岩储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八面河地区前期针对岩性油藏的研究手段较单一,主要手段为小层对比。针对八面河断裂带西段沙河街组、孔店组,以沉积微相为指导,储层标定为基础,采用地震属性、频谱成像、地层体切片属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研究,发现了一批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东二层序高位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岩性、电性、沉积序列及沉积构造、粒度、地震反射及储层特征等方面对辽东湾地区东二层序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储集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5种微相.三角洲沉积的展布特征纵向上受控于构造演化,平面上受控于构造格局和古地貌形态等因素.在平面上预测出辽东湾北部、辽西凸起中南段和辽西凹陷西斜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纵向上东二层序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营城组具有形成油气藏的良好条件,且研究程度低。为了研究其沉积微相与砂体储集条件,以指明有利储集相带,应用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序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岩心、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古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湖泊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并进一步识别出了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泥坪、滩坝等8种沉积微相,并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同时,将营城组划分为4段、6个四级层序和7个砂组,阐明了各砂组沉积相分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认为,营一段末期(SG2)湖侵至最大湖泛面,沉积于其上的SG3砂组进积体系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与储层分析表明,该区存在两支主辫状水道,分流河道砂体叠置且储层物性好,其与后期鼻状构造相组合是构造-岩性圈闭与岩性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岩性圈闭储层描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测井、钻井等资料,从沉积微相分析入手,建立了以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为主的地质及地震响应模型,并根据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地震反演的阻抗值及其他地震属性参数,确定了研究区的砂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总结出一套针对薄互层特点的岩性圈闭识别技术。本文方法在大庆长垣以西古龙和他拉哈西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砂砾岩扇体油藏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油藏类型之一,针对该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描述精度低等难题,以岩心观察、测井响应分析和地震正演为基础,采用精细期次划分、合成记录标定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Y22井区砂砾岩扇体进行了亚相、微相的井震联合精细划分。研究表明:砂砾岩扇体各沉积亚相不同的沉积结构使其具有不同的反射特征,波形聚类属性能够较好地区分沉积亚相;盐家地区砂砾岩扇体扇中亚相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水道间2种沉积微相,辫状水道岩性主要以厚层含砾砂岩沉积为主,水道边部为泥岩与含砾砂岩交互沉积;ACRLLDCNL测井曲线能够较好地区分岩性,在沉积相与构造期次模型的约束下,以测井曲线为基础,利用变差函数模拟能够实现砂砾岩扇体沉积亚相、微相的井震联合地震精细描述。该技术能够精细刻画砂砾岩扇体沉积相带,为砂砾岩扇体的勘探部署及后期产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受井资料不足的制约,基于井资料的HM地区沉积微相分析精度不能满足该区隐蔽油藏精细勘探的要求;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开展沉积微相分析则存在单属性解释精度低、多属性联合解释工作量大且难以统一的问题。为此,把地层切片技术、多属性融合技术及三相联合解释技术应用到HM地区沉积微相研究,建立了地震相平面解释配套技术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密集连续的特性,能够对地质体进行精细成像,对于以寻找单一砂体为目标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尤其是在缺乏钻井的浅湖—半深湖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泌阳凹陷杜坡地区近年来断层-岩性油藏不断取得新发现,该区处于多物源交汇区,沉积相带变化快,储层展布复杂;在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波常表现为相对较弱振幅特征,地震反射能量弱,储层识别和预测难度较大。通过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各类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精细研究杜坡地区的储层展布,探索适合该区的断层-岩性油藏识别技术,包括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储层演化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技术、多子波分解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