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被誉为物探"中国芯"的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目前已成为中石油的主流处理解释软件,具备陆上、过渡带、海上、井中地震资料处理能力和地震构造、地震沉积、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油藏描述与建模地震资料解释能力,在国内外多种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下,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以及非常规油气藏的发现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GeoEast软件在中石油的推广应用及取得的成果,介绍了GeoEast软件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GeoEast软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GeoEast处理解释一体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GeoEast把多年来处理与解释软件的分割变成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现实,这是处理解释软件的一大发展。为此,介绍了解释系统的概况和一体化工作流程,这不仅体现在处理解释一个平台的数据信息和功能的共享,还体现在处理解释过程的结合。GeoEast共享地理和近地表信息,实现了构造形态约束下处理与解释的迭代,实现了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地震地质的统一建模功能。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该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区域。一直以来,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问题是南缘油气勘探的一个瓶颈。通过对南缘古牧地地区新、老两块三维开展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解释,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高陡构造的处理解释配套技术。围绕地震成像精度,处理上优选适用于攻关区的静校正技术、叠前保幅去噪技术、一致性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措施,解释上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进行合理构造建模及精细速度建模。通过一体化攻关,攻关区断裂带资料空白区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地层结构更加清楚,"南北分带、纵向分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更加明朗,明确了勘探主攻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该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区域。一直以来,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问题是南缘油气勘探的一个瓶颈。通过对南缘古牧地地区新、老两块三维开展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解释,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高陡构造的处理解释配套技术。围绕地震成像精度,处理上优选适用于攻关区的静校正技术、叠前保幅去噪技术、一致性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措施,解释上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进行合理构造建模及精细速度建模。通过一体化攻关,攻关区断裂带资料空白区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地层结构更加清楚,"南北分带、纵向分层"的地质结构特征更加明朗,明确了勘探主攻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霍玛吐背斜带下组合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是该区勘探突破的关键。以往地震资料由于受到表层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影响,干扰波极为发育,静校正问题严重,制约着地震资料在时间域和深度域的准确成像。地震成果在构造的主体部位波场复杂、资料信噪比较低,断裂解释存在多解性,圈闭特征及高点位置难以准确落实。为此,针对南缘高陡构造地区复杂剧变的近地表结构特点,在野外调查点资料的约束下,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的折射波野外静校正与井控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基本解决了山前剧变地区复杂的静校正问题,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在时间域提高复杂高陡地区资料信噪比的技术流程。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类干扰波,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叠前四维去噪等特色技术中的叠前分频多域去噪模块,在时间域大幅度提高了叠前道集资料信噪比,并为在该区开展叠前深度偏移精细速度建模提供了高品质的基础资料,提高了深度域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我国陆上勘探对象从构造油气藏向隐蔽油气藏转移、地表地下条件从简单向复杂转移的变化,解决高陡构造成像难、分辨率尚不能满足薄储层预测需求和复杂小断块成像精度不高等难题,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在GeoEast常规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基础上,针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需求,研发和集成了先进适用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形成了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低信噪比处理技术、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多波处理技术、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地质异常体雕刻技术、储层描述技术和流体检测技术8个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研发的GeoEast V3.0版本软件功能和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满足陆上、海上、多波、VSP等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薄储层、微幅构造和小断层等小尺度地质体,支撑油藏开发区精细油藏描述,本文基于GeoEast处理系统,研究了表层吸收补偿、井控真振幅恢复、井控Q补偿、井控速度建模和OVT(Offset Vector Tile)域处理等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辽河油田曙一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表明:成果剖面地震反射层次清晰、层间信息丰富、断层成像清楚、地质现象真实可靠,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主频提高10Hz左右,提高了开发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岩性储集层,岩相变化复杂,岩体空间叠置,其地震识别预测难度较大。本文针对吉林探区德惠断陷地震资料的复杂构造成像,尤其是火山岩的成像,进行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复杂构造准确成像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速度模型的准确性问题。本文结合德惠火成岩成像的实践经验,运用GeoEast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中的GS-Beam和GS-Tomo进行层析速度优化迭代,提高速度模型精度,达到提高构造成像精度的目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复杂,低降速带变化大,地下构造高陡,断裂发育,波场极其复杂,地震成像困难,制约了南缘油气勘探的进程。近几年随着物探技术的进步和对复杂地震勘探攻关力度的加大,地震成像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改进地震资料采集技术,改善观测方式,优化采集参数,得到了高陡构造的反射信息;物探成像新技术的发展,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建立以及定量化的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了更为准确的近地表模型。基于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建模指导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利用声波测井、VSP速度资料的综合标定,使原本难以成像的断褶带、掩伏带构造地震波场聚焦,得到良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GeoEast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系统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一套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本文浅述了GeoEast系统在玉门油田不同区块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认为该系统作为功能齐全的一体化解释平台能较好地解决油气勘探中一些复杂地质问题,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在快捷精确速度建场和多种属性分析方面有着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龙门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出露岩性变化快,目的层埋藏深、储层单层厚度薄,且断裂发育,同时地下构造复杂,导致地震波场复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保幅保真高分辨率偏移及准确成像难度大。结合GeoEast系统处理解释一体化的优势,运用微测井约束层析静校正、地表地下一体化建模、OVT处理技术、Q深度偏移特色技术,对工区地震资料进行针对性处理。在保真保幅的基础上获取了宽频地震资料,其断层、断点归位准确,波组响应特征清晰,为川西北双鱼石地区目的层构造解释、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了良好的地震资料,有效支撑了探井、滚动评价井的部署跟踪、储量申报及开发试采方案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系统作为功能齐全的一体化处理解释平台,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完善和推广应用,已成为塔里木油田碎屑岩研究的主流平台。特别是通过多年生产科研一体化,优选出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特色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些复杂地质问题,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以塔里木盆地桑塔木三维区为例,结合GeoEast系统的特点,针对该区碎屑岩开展保幅保真的井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并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实现全流程解释,在提高目的层分辨率的同时保持了较高信噪比,保幅保真性好,地震特征明显,能够满足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需要,确定了独立断块11个,连续部署4口井,均获得高产,为该区后续滚动开发提供了资料保证。  相似文献   

13.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涵盖了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的主要功能,增加了叠前偏移成像、海上地震数据处理和叠前属性提取及应用等方面的功能,实现了对二维、三维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是我国物探技术发展过程中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和解释一体化大型软件。  相似文献   

14.
<正>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GeoEast具有完备的陆地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和构造解释功能,支持处理解释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处理功能具备了从陆上到海洋、从地面到井下、从单纵波到多波的处理能力;偏移成像具备了从叠后到叠前、从时间到深度、从简单水平地表到复杂起伏地表条件的处理能力;解释功能具备了从构造到储层、从单井到多井、从时间域到深度域的能力;在复杂地表静校正、低信噪比资料处理和提高分辨率、三维可视化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吐哈重点探区目标区块的地质任务和资料处理主要难点,采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精细目标处理特色技术系列,主要包括GeoEast处理系统多方法组合静校正技术、组合去噪提高信噪比技术、组合反褶积提高分辨率技术以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通过这些特色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资料保真及处理时效得到提高,及时为落实圈闭及井位提供处理成果资料,提高了勘探效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5):1031-1032
<正>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GeoEast具有完备的陆地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和构造解释功能,支持处理解释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幵放的幵发环境。处理功能具备了从陆上到海洋、从地面到井下、从单纵波到多波的处理能力;偏移成像具备/从叠后到叠前、从时间到深度、从简单水平地表到兌杂起伏地表条件的处理能力;解释功能具备了从构造到储层、从单井到多井、从时间域到深度域的能力;在复杂地表静校正、低信噪比资料处理和提高分辨率、三维可视化体  相似文献   

17.
解释建模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已成为国际主流的解释软件主要特征之一。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研发基于隐函数的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实现了解释建模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并形成软件集成到GeoEast解释系统中。该软件具备三维复杂构造条件下边解释边建模的能力,尤其在复杂正逆断层交切下的地层体自动生成、多值盐丘建模和层序模型自动生成等方面具备特色,操作灵活方便,建模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应用实际数据对比,其建模效率优于同类软件,同时还为该软件研发了基于Linux环境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升级为集综合地震地质可视化、解释建模一体化和井轨迹设计一体的专家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GFZ地区宽方位三维可控震源资料的特点,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中层析静校正、叠前保真噪声压制、高分辨率处理、OVT域处理、叠前时间偏移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处理技术,得到了高品质的叠加、偏移及分方位角成果资料。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地震解释开展叠前反演、构造解释及裂缝预测等提供了资料保证。该套GeoEast处理系统三维处理流程可在长庆探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南缘受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天山活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的逆掩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由于地表条件恶劣、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导致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样式判别具有多解性,给解释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构造建模技术作为解剖复杂构造的手段,确定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构造样式,提高了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