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智能调温纤维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在改善人类穿着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智能调温纤维的发展及其加工方法,并对智能调温纺织品的作用机理、制备方法、测试手段、性能评价指标以及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智能调温纤维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智能调温纤维是相变材料技术与纤维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的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可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相变、吸收或放热来调节温度.从智能调温纤维的调温机理、相变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中空纤维浸渍法、熔融复合纺丝法、涂层法、微胶囊复合纺丝法)、性能评价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智能调温纤维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苏德保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8):10-12,14
简述蓄热调温纤维及织物的储热调温机理、相变材料的选择,主要介绍了蓄热保温纤维及织物的加工方法及现状,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技术较成功的代表产品丝维尔纤维和Outlast空调纤维,并对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相变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和相变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详述了相变纺织品智能调温的作用原理、调温特点,对相变材料在纺织领域中研究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智能调温纤维是将相变蓄热材料技术与纤维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一种高技术产品。这类纤维材料可主动地、智能地控制周围的温度,并且大都具有双向温度调节和适应性,可以在温度振荡环境中反复循环使用。介绍了智能调温纤维的调温机理、相变材料、加工方法等,并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智能调温纤维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预见。  相似文献   

6.
智能调温纤维是一种新型功能纤维,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温度调节,通过吸热、放热来改善服装舒适性。文章以智能调温纤维的调温原理为基础,阐述了智能调温纺织品的调温特点、种类以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Outlast空调纤维性能及纱线开发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粘胶型Outlast空调纤维和腈纶型Outlast空调纤维各项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分别用于加工智能调温T恤、智能调温内衣和智能调温毛衣的3种Outlast混纺纱线,对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探讨,产品基本达到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丝维尔智能调温纱线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智能调温纤维的定义、调温机理、智能调温纱线的产品研制过程和功能检测等,并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配置及技术要点.设计开发的产品经测试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桑蚕丝服装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智能调温纤维的性能、温度调节原理及特点,并对应用智能调温纤维开发的高档桑蚕丝春夏装产品的染色、纺纱、复合配比方法及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生产对智能调温桑蚕丝春夏装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条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智能调温黏胶纤维的特点,比较了3种活性染料用于智能调温纤维与普通黏胶纤维染色性能的差异,分析了元明粉用量、纯碱用量和染色温度等3个工艺因素对智能调温黏胶纤维染色的影响,最终确定了3种活性染料对智能调温黏胶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即活性大红B-2BF、活性嫩黄B-6GLN染智能调温纤维的最佳条件是温度50℃、元明粉40 g/L、纯碱10 g/L;而活性翠蓝B-BXF染智能调温纤维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60℃、元明粉50 g/L、纯碱20 g/L。测试并分析了染色前后智能调温纤维的相变焓的变化情况,得出纤维功能性稍有损伤,但损伤不大,从而证明最佳工艺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1.
印染厂印染、煮练工艺的升温控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从工艺机理出发,通过对其升温工艺的研究,运用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有效组合,引入模糊控制方式实现了此过程温度自动控制。文章简单介绍了其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构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纳米智能调温毛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秀琛 《毛纺科技》2007,(11):33-35
采用微胶囊纳米技术开发智能调温毛织物.选取石蜡作为芯材,双酚A作为壁材,制备具有持久性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浸渍法用该相变材料微胶囊整理毛织物以使其具有智能调温性能.分析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处理后的毛织物的智能调温作用机理,建立了智能调温毛织物的理想吸热模型.对影响毛织物整理效果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毛织物根据调温作用大小所需相变材料微胶囊用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梅顺齐  胡贵攀  王建伟  陈振  徐巧 《纺织学报》2017,38(10):166-171
为给纺织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促进纺织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对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梳理,对纺织智能制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纺织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理论基础。经分析得出,建立纺织智能制造装备的多领域分析模型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建立了纺织智能制造装备分析建模的理论框架,内容主要包括:多场耦合与多领域建模方法、纺织工艺装备动态特性、纺织材料工艺作用机理、纺织工艺装备智能控制方法等,深入研究这些基础问题,将可为纺织智能制造及其装备的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纳米相变胶囊及其整理棉织物的调温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微米相变胶囊在应用中潜在的问题,合成2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纳米相变微胶囊,借助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2种胶囊的粒径和储热性能。采用浸轧工艺整理棉针织物,用红外测温仪和织物透气量仪测定整理织物的调温和透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囊的粒径约150 nm,核壳体积比为1:1,峰值相变温度分别为37.1 ℃和33.1 ℃,相变焓分别为57.2 J/g和57.8 J/g。整理织物的热焓可达7000 J/m2左右,整理织物升温或降温速率明显减缓,具有智能调温功能,但透气性能略有降低。采用纳米相变微胶囊整理织物可以制备具有调温功能的纺织品。  相似文献   

15.
张伟东 《轻工机械》2011,29(3):96-100
为研究智能小车在已知环境下的自动倒车的实现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CMOS传感器OV7670和FPGA的智能小车自动倒车的硬件系统,其次通过在倒车场地设置预瞄点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对智能小车的定位方法,然后分析了智能小车的运动学模型以及运动方式,最后提出了一种2段弧理论的自动倒车路径规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能够成功实现自动倒车。  相似文献   

16.
刘军 《食品与机械》2006,22(4):36-38
针对葡萄糖制取过程被控对象的复杂性,数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和被控要求的确定性等特点,融合传统控制和智能控制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葡萄糖制取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使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学习和目标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个体舒适性,降低建筑制冷和供暖能耗,研发可调节人体与环境热湿交换的纺织品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为此对国内外热湿管理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介绍了个人热湿舒适管理机制,其次归纳了辐射调温纺织品、相变调温纺织品、智能响应纺织品、导热纺织品、能量转换的调温纺织品和水分管理纺织品6种常见的可用于个人热湿管理的先进功能纺织品,概述了基于不同热湿管理机制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认为:织物调控人体-服装微气候热量和水分平衡是个体舒适的关键;指出目前热湿管理先进功能纺织品存在规模制备困难、功能单一化、智能化不足和缺乏体系的热湿舒适性评价等问题;展望了用于个人热量管理的高级纺织品、能量收集技术和柔性电子设备的集成是未来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分析基于控制系统数字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包括基于模式识别的专家系统和基于故障树、模糊控制策略、人工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等的现代智能诊断理论与方法在电液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电液系统智能诊断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发展复杂液压系统故障智能诊断,加强传感器等硬件和故障诊断通用软件的研发,以及开展基于Web的远程化、网络化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织物冷轧堆工艺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轧堆染色是一个有多种智能化选项并且极其经济的染色方法。在针织物领域中,可使用系列智能化控制机理使得工艺更加可靠,对使用者更加友好。基于此点,针织物染色选择冷轧堆方法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