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武术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武术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价值论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分类。认为:中国武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形态主要体现为击技武术、技艺武术和养身武术。提出:价值分类法为中国武术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助于其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已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武术分类应注重现代武术发展格局,体现其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采用功能分类法,将中国武术分为学校武术、竞技武术和健身武术三大类。并对三大类内容进行界定,突出了中国武术体系的整体性和多层次多功能特点,以利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井上叟  紫竹 《武当》2000,(1):57-57
32、张山1937年生,北京昌平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国家体委运动司负责人、中国武术研究院训练竞赛部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系中国武协副主席、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中华武术》杂志编委。1965年,自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国家体委武术处,长期从事武术工作,卓  相似文献   

4.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学方法,以"中国武术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近百年中国武术史学术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近百年来中国武术史研究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回顾:民国时期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发轫、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九十年代武术史通史研究的勃兴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史通史、断代史及专题史的全面发展。其次分析了当今中国武术史研究面临诸如人才断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缺乏史料整理、有些武术史重大问题或影响大的拳种史研究没有获得学界公认的成果、武术史学术研究欠规范及人才培养不足、武术史研究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最后对中国武术史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武术史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与深化、武术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融合、武术史相关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精神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武术必须积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五项基本原则。参与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提条件,竞争原则要求武术形成自身的竞技形式,公平原则要求武术运动具有规范、科学的竞技行为和竞赛规则.友谊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本目的,奋斗原则要求升华武术的精神思想,改变传统武术观念使之适应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运动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武术的国家性与国际性对立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纳。武术的国家化是其国际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与最大冲击。正确理解武术国际化与国家化的辩证关系,应树立正确的态度。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在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制约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主要问题为对外教学缺乏统一管理与规范、对外宣传主动性不足、专业武术师资介入门槛低和语言障碍。建议采取完善孔子学院武术课堂、建立武术表演团、组建武术专家团、建立武术交流处等措施,结合孔子学院办学方针重新调整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策略,整合完善武术资源,以期形成中国武术对外宣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面临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鹏 《中华武术》2003,(2):45-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中国武术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的。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中国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界几代人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口有六千多万,武术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大运动。  相似文献   

9.
第6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的精神表明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武术工作的重点之一,研究后认为应全面梳理和认识武术;搭建武术宣传平台,扩大武术影响力;转换“议程设置”,全面传播中国武术;加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深入研究武术传播的受众层,实施分层传播策略;对武术传播作出长远的具体规划,以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趋势进行探究。通过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趋势的探究,武术的内涵以及社会因素都影响武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武术逐渐回归传统,武术发展逐渐趋向于大众化,当代武术价值与运动形式趋于多样化发展。武术在当代的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武术产业,未来武术将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在现代文明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使中国武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走向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和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用现代思想和现代科学理论来认识中国武术。本文借助于系统论,把中国武术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阐述了中国武术系统的概念,论述了武术系统的特征,分析了树立中国武术系统观的重要性.以期促进人们对中国武术的客观规律和思维方式发生突破性认识,开创新局面,使武术这颗东方明珠更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2,(11):28-30
几千年来,中国武术一直在民间默默地流传.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顽强地生长。土生土长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民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带有质朴无华的原始风貌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武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入军队,成为军旅武术;进入学院,出现学院派武术;进入赛场,成为竞技武术……在现代社会,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武术已经从农村走入城市,从乡野迈入殿堂,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丁宝震 《体育世界》2014,(10):71-72
《中国武术段位制》作为传承、推广、普及武术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逐步得到了推广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国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普通高校的推广现状为着手点,分析了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引入《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优势及《中国武术段位制》对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的积极影响,进而证实了普通高校武术必修课引入《中国武术段位制》不仅具有极强的可行性,而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发展必须关注它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5):F0002-F0002
现在是中国武术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之所以关键,在于中国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的机会。因为,当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状况,并没有按照我们几十年来设计的路径前行,现实与理想预设的大相径庭,可以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表现在:中国武术的奥运会之旅以失败告终,学校武术发展的不尽人意,大众武术参与程度的大幅滑坡,竞技武术的曲高和寡,传统武术的无人问津并面临着“灭绝”……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是否接受,但铁的事实却使我们无法回避,无法懈怠。无法懈怠使我们备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于志钧 《武当》2008,(5):4-7
解放后,中同武术发展战略失误的集中表现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编纂的二都垄断性武术大典——《中国武术史》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前者严重歪曲中国武术发展历史,千方百计在历史资料中为今天的“现代武术”寻找历史根据;后者用所谓西方科学系统即解剖学的原理肢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6.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必须使游离于国学之外的中国武术教育回归到国学范畴中,强化武术教育的"国学意识";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必须明确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载体是"拳种流派",牢牢树立武术教育选择上的"拳种意识"。  相似文献   

17.
秀明 《中华武术》2004,(8):36-37
秦庆丰,祖籍安徽,1949年1月生于北京,武术国家高级教练,北京市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中国武术七段。1982年,其家传拳法荣获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优秀奖,1991年获“日中武术交流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武术资深专家感谢奖”。1975~1994年多次担任全国武术,散手,太极拳、剑等比赛场上执行裁判、副总裁判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之思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化的瑰宝——中国武术王夸仍被拒之臭运会大门之外。中国武术已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基础。但要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必须在内容、形式、竞赛制度和规别上进行改造,使其与现代奥林克运动接轨。同时,还要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和世界其他派别的武术,加强世界武术团体的组织与联系,增强中国武术凝聚力。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将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武术的辉煌——竞技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浩 《中华武术》2005,(12):28-28
近现代的中国武术是在中西体育文化的撞击交融中向前推进的,中西体育文化对接中的成果之一就是诞生了竞技武术。竞技武术的诞生与兴盛是20世纪中国武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学校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武术发展现存在着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以便极大地发挥学校武术在中国武术现代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