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沙湾地区西戈壁镇和牛圈子牧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1073人进行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8.18%,男性高于女性,患者知晓率、行为危险因素水平高于非患者(P〈0.001),信念形成率低于非患者;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与信念均较低,尤其是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知识严重匮乏,自我保健意识差。迫切需要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沙湾地区西戈壁镇和牛圈子牧场哈萨克族居民进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调查,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表明:沙湾地区25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40.2%;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1.4%、31.2%、12.7%;患者13项高血压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患者对吃盐易患高血压知晓率最高(15.2%),而对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知晓率最低(0.5%);高血压患者采取非药物措施控制血压比例在5%以下。在哈萨克族聚居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和血压等指标多方位评价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石河子市某社区共1486名18~75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基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研究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然后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干预两年后进行结局调查,分析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血压及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干预后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症、防治措施4项知识平均知晓率(57.7%、29.1%、35.1%、57.9%)高于干预前(50.8%、22.9%、26.8%、53.9%);态度方面干预后认为有必要预防、愿意接受宣传(69.0%、48.8%)高于干预前(58.6%、41.7%),行为中低盐饮食率干预后(49.0%)高于干预前(45.2%);干预后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收缩压分别下降了2.8、1.9和6.5 mm Hg。由此可知,通过综合干预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及行为改善,血压总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夏国华  林丰 《广东科技》2009,(14):77-78
目的:了解当前广东省部分城市社区居民结石病防治知识掌握及相关行为的状况,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12个城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广东省社区居民1142人.对"结石病的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存存地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对"饮水水质和水量对结石病的影响"的知晓率两个地区分别为60.5%和34.2%:"常饮草酸成分高的食物等易致结石"的知晓率两地区分别为64.6%和49.2%."结石病的预防方法"中有17.9%选择不知道."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中有12%选择不知道.结论:广东省12个城市社区居民对结石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珠三角地区好于非珠三角地区.应加强结石病防治的相关健康教育,改变居民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了解石河子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88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为22.8%,71.5%的居民对健康行为持积极态度,65.4%认为有必要预防,37.8%已采取预防措施,其中锻炼身体和平衡饮食使用频率最高。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与性别无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优于一般人群,一般人群好于高危人群。由此可知,石河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知识、态度、行为均需改善,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行为转化率,尤其是对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等指标,评价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新疆伊犁新源县那拉提镇6个自然村中≥18岁的常住哈萨克族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村和3个对照组村,并对干预组的居民实施3年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则不实施干预,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12项高血压与12项血脂异常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 1%、6. 9%,7项高血压态度和7项血脂异常态度的平均信念形成率分别为12. 4%、5. 6%,7项高血压行为和7项血脂异常行为的平均形成率分别5. 9%、4. 0%,对照组分别为8. 7%、6. 7%,11. 5%、6. 0%,6. 1%、4. 1%;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知识平均知晓率、态度的平均信念形成率、行为的平均形成率分别为23. 7%、24. 2%,29. 9%、27. 6%,11. 3%、9. 9%,均高于干预前水平,对照组则分别为9. 6%、9. 1%,13. 7%、8. 5%,10. 6%、7. 3%。结论新疆哈萨克族农村居民的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处于一种较低状态,持续有效的双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期郴州市农村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状况。方法2005年和2009年随机抽样抽取农村高血压患者共38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5年郴州市农村高血压患者184人中,高血压知晓率16.30%,服药率为33.69%,控制率为11.41%,2009年农村高血压患者197人中,知晓率39.09%,服药率为44.67%,控制率为21.74%,两个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知识知晓率2005年和2009年分别为16.84%和35.03%;农村高血压患者2005年均以单一用药为主,2009年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明显增多(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仍低于2005年市区水平,提示应重视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提高基层社区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讨在非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国中青年群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动脉硬度的关系。创新要点:在非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青年人群中,阐明NAFLD和动脉硬度的关系,对预防和诊断早期动脉硬度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在非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青年体检人群中进行一项大型横断面研究。用B超诊断脂肪肝,用臂踝脉搏波指数(baPWV)测量动脉硬度,根据是否有NAFLD和baPWV水平分组。重要结论:NAFLD组患者的baPW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21±158)cm/s vs.(1244±154)cm/s;P〈0.001),NAFLD患病率在baPWV升高组明显高于baPWV正常组(29.3%vs.16.9%;P〈0.001),且NAFLD患病率随baPWV水平和动脉硬度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两者趋势P值〈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NAFLD发生与baPWV独立相关。因此,在非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国中青年群人中,NAFLD发生与动脉硬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肖然 《科技信息》2010,(12):105-105,108
目的调查贵德县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贵德县随机抽取河阴镇、河西镇两镇,两镇内随机抽得4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85%的居民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有所了解,但是52.18%左右的居民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共餐等可以传播艾滋病,而且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知晓率以及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差异(χ2=15.149,P﹤0.05,χ2=44.782,P﹤0.0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仍待提高,部分调查对象的态度有待改进,针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夏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当地卫生部门更好地开展卫生服务,保障居民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设问卷方式对400名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学历人数达70.71%.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占15.66%,心脏疾病次之,占13.89%.健康知识知晓率低,70.71%的居民希望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43.43%的居民认为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健康教育,尽快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沙湾地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对沙湾县哈萨克族人群和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效果。开展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强化干预。干预后一般人群中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较干预前分别增加了0.3分,0.2分和0.2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提高了11.1%、9.0%、5.6%。哈萨克族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并评价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吉林市358名婴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喂养知识知晓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后,干预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师范大学"安全新食代"大学生科普队对上海市部分社区食品安全科普的现状调研,通过社会服务的形式探究了社区食品科普的实际效果.选取5个社区320名居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调研,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全面、系统且深入的了解,存在误区且个体差异较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服务在提高居民关注度、求知欲,改善居民食品安全态度、行为上有一定成效,且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与欢迎,具有继续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与潜力.通过实践科普活动和调研,对不同年龄层人群提出了不同的科普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行为认知量表,对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教师的"感知行为控制"认知高于男性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主体规范"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对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职位、职称、年收入、政治面貌的教师对教学行为意图认知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人群血脂异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评价血脂异常的干预效果。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喀什伽师县、伊犁新源县18岁及以上的常住少数民族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3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脂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21.8%、8.1%,信念平均形成率分别为17.2%、5.5%,行为平均形成率分别为6.0%、3.6%。两组血脂知识得分分别为(2.55±2.49)分、(0.92±1.27)分,态度得分分别为(2.07±1.59)分、(0.64±0.95)分;行为得分分别为(0.68±1.02)分、(0.40±0.75)分;总平均分分别为(5.29±4.10)分、(1.96±2.14)分,且两组均有差异(P0.01)。由此可知,新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人群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极低,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血脂异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市及其周边地区小学生蛔虫病感染状况及防治知识知晓率,并作出对比分析,为西藏地区儿童蛔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拉萨市纳金小学、堆龙德庆县小学和林周县小学在校生各120人(年龄为7-13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拉萨市纳金小学蛔虫感染率为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8%;堆龙德庆县小学蛔虫感染率为10.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6.7%;林周县小学蛔虫感染率为59.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8.3%,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加强对西藏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以降低儿童蛔虫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