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工业锅炉》2010,(4):19-19
<正>工业锅炉是我国耗能大户,同时又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锅炉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提高工业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正越来越成为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锅炉科技人员关心、研究的课题。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国家标准中不同燃料的工业锅炉的排放限值,分析了地方标准存在的必要性和燃料对排放限值的影响;研究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并将其与工业锅炉的排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了工业炉窑的排放控制中排放限值宽松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炉窑的排放标准应进一步严格。对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合理加严排放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推进成都市工业锅炉综合整治,在成都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经过前期筹备,于2015年开始对全市工业锅炉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文中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燃煤和燃生物质锅炉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与现行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要求的指标进行了对比,讨论并分析了成都市燃煤和燃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基本原因,提出了应用这个标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丛威 《能源评论》2013,(4):74-75
目前我国140多万平方公里被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严重的健康威胁。环保部解释说,形成雾霾天气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第二,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第三,机动车污染问题突出。而其中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最主要的是化石能源的燃烧,特别是煤炭的燃烧。这一点,科学界已有共识。  相似文献   

5.
据《经济导报》8月下旬报道,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清洁煤炭发展利用行动计划》已经完成,并已报送国务院。据悉,上述《行动计划》对于煤电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将比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严格。这就意味着,煤电超低排放成为必然。这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改变、天然气气源短缺、大气治理火烧眉毛的窘迫现实下,实现燃煤超低排放被公认为是当前治理雾霾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分析了中东部各省市的煤炭消费强度、汽柴油消费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揭示高能耗、高污染排放是雾霾天气发生的根源。初步估算了一般天气条件下和出现逆温现象时,等量污染物排放可能引起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明显变化,并认为雾霾的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对环境容量超载的警示信号。要治理雾霾污染天气,应从能源消费的源头上着手,建立联动机制和应急机制,加强对雾霾天气的预测预警,各地区联手共同应对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氮氧化物(NOx)是雾霾产生的一大成因,也是燃气锅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已颁布的《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工业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大幅提高,自2017年4月1日起,新建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必须低于30 mg/m3,在用锅炉必须低于80 mg/m3,而目前再用燃气锅炉基本上在150~200 mg/m3。随着锅炉排放新标准的实施,新型的燃烧方式如烟气外循环低氮燃烧器将在未来几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针对煤炭行业的《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望近期出台。新《标准》可能导致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调整,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将提前纳入其中。《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煤炭采矿、洗选和运输企业的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处置的管理;以煤炭工业生产工艺及治理技术为依据,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分现有排放源和新源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锅炉是我国耗能大户,同时又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锅炉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提高工业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正越来越成为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锅炉科技人员关心、研究的课题。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紧紧围绕为从事工业锅炉设计、制造、检验的科技人员及工业锅炉运行的管理人员服务,及时报道有关工业锅炉新技  相似文献   

10.
《锅炉制造》2014,(3):3-3
正环保部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锅炉大气污染物、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工业污染物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污染物的排放新标准。环保部表示,为防治大气污染,将对现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在工业锅炉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工业锅炉为试验装置,首先分别以生物柴油B10和0#柴油为燃料进行了对比试验,测试了锅炉在100%运行负荷下的两种燃料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然后以生物柴油B10为燃料,测试了锅炉在100%、70%、50%及30%四种不同负荷下燃用生物柴油B1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并提出了锅炉尾气排放不达标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23-2003)已行2003年12月30日由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并已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23-1996)同时废止。新标准调整了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虽然能够实现能量回收,但会产生二恶英、粉尘、SO2、NOx、重金属等污染物。焚烧烟气的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对垃圾焚烧过程进行排放控制,不同的控制技术相互配合组成污染物控制系统才能实现焚烧烟气的达标排放。总结了不同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及三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比较了我国及欧盟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欧盟排放标准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4.
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PM2.5排放限值,简述PM2.5的定义及其危害性;分析了锅炉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的来源、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导出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计算公式;随后介绍了烟尘分散度、除尘器分级效率以及煤粉锅炉飞灰中的PM10/PM2.5分布特性,预测了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时对烟尘与PM10/PM2.5的排放限值;最后提出了燃煤工业锅炉应对PM2.5限排的几个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5.
船用柴油机陆上试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船用柴油机在陆上试验时由于没有对应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标准因而执行综合性排放标准的现状,通过分析有关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如国内相关标准、IMO排放标准和世界银行集团的《热力发电厂EFS指南》的制定目的、使用范围和主要内容,以及船用柴油机陆上试验大气排放物的排放情况,提出了船用柴油机陆上试验排放标准制定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5月13日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两项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武斌 《节能与环保》2015,(11):50-53
<正>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我国工业锅炉量大面广,平均容量小且以燃煤为主,年耗煤量约占全国年煤炭总消费量的1/4。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实际平均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节能潜力巨大。同时,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S02和N0x等污染物成为我国大气主要煤烟型污染源之一。四川省也不例外,能耗高、排放量大、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管理水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成都市工业锅炉综合整治,充分发挥特检机构的基础优势,成都市特检院围绕锅炉大气污染物做文章,采用创新手段模式,开展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监测,为源头治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在成都市环保局和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特检院创建了锅炉"三位一体"管理软件平台,实现了锅炉安全、节能与环保的同步监管。这个平台成功应用的案例可为尚未开展"三位一体"检验工作的特检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在雾霾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雾霾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电能替代战略,以期通过提高用电而不是直接烧煤烧油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缓解雾霾困扰。其实,在我国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的情况下,电能替代仍然不能从根本摆脱对燃煤的依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想必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20.
《广西节能》2014,(3):21-21
正近日,广东中山、山东栖霞等地都出台了时间表,对高耗能燃煤锅炉进行拆除、关停或改造。此前,环保部发布的《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也显示出我国的环境改善将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控制。近日,广东中山、山东栖霞等地都出台了时间表,对高耗能燃煤锅炉进行拆除、关停或改造。此前,环保部发布的《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