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塞油田输油管道大部分位于环境敏感区,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对于安塞油田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管道腐蚀检测技术调研的基础上,优选出一套适合安塞油田输油管道的腐蚀检测及评价技术,并应用该技术对不同区块、不同介质、不同年限的14km输油管道开展了腐蚀检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剩余强度、剩余寿命评价,取得了一定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点多、线长、面广、区域分散,且开发区域位于"四河三库"流域,环境敏感,地面管道腐蚀严重,管道高后果区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安塞油田在管道安全管控方面由基于管道事件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向基于风险评价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按照"源头防控、降低风险"原则,统筹"三个结合",坚持"四项原则",优选管道材质,优化内防腐、修复补强工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重点针对高后果区和高风险段管道开展工作。油田开展高后果区识别管道长度3477.93 km,其中油集输管道2950.63 km,气集输管道527.3 km,截至2019年3月底识别出高后果区管道55.4 km。通过开展高后果区识别,辨识管道安全风险,明确管理重心,合理配置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减缓措施,为实现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开发区域土壤呈湿陷性,含水率低,管道外腐蚀较弱。但由于含水率、矿化度含量、CO2和H2S等腐蚀因子影响,管道内腐蚀情况较为严重。针对管道腐蚀破漏频繁的问题,通过开展管道腐蚀机理研究,评价管道内腐蚀;针对不同属性管道,开展纤维增强复合防腐、高密度聚乙烯等内衬技术,初步建立管道腐蚀防护体系,现场应用效果显著。管道失效率下降70%,每条管道使用寿命平均延长了7.8a,节约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油田投入开发以来已建成总长超过2500km的各类管道。由于油田采出液矿化度高、细菌含量高、腐蚀性气体溶量高,管道结垢、腐蚀、穿孔严重,因此,旧管道的清洗与修复技术对油田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苏油田管道内腐蚀主要原因的分析,开展了对旧管道修复技术,尤其是聚合物水泥砂浆复合内衬技术的研究,并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油田部分在用管道进行了清洗,对部分因结垢、腐蚀而废弃的旧管道实施了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液具有高含水、高腐蚀特性。为了防止集输管道内壁腐蚀,减少因腐蚀泄漏造成的生产运行及环境污染事故,冀东陆上油田作业区采用了旋转气流法内涂层防腐技术。该技术可在不开挖或少开挖的情况下对已投用的管道进行除锈防腐,管道内涂层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5年,可以有效减缓管道内壁腐蚀,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与等径压缩HDPE内衬修复技术和免补口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层技术进行应用对比表明,旋转气流法内涂层防腐技术具有施工费用低、效率高,可减少摩阻、降低能耗的特点,可为类似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污水回注防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污水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对油田地面管线、污水处理设备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对安塞油田污水腐蚀速度和类型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认为其腐蚀类型主要为CO2腐蚀、细菌腐蚀和H2S腐蚀。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油田地面管线及污水处理设备的防腐措施,完善了加药系统。从而为安塞油田污水防腐工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多频管中电流、超声导波、瞬变电磁和金属磁记忆4种管道外检测技术的原理、性能特点及试验应用情况,结合大港南部高腐蚀油田管道检测的实际应用,总结了4种检测技术对油田集输管道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分析了各种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4种检测技术的试验应用,掌握了各种检测评价技术的功能、特点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开展管道检测、缺陷评估和寿命预测等完整性管理积累了经验;通过检测、评价及修复等工作,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提升了管道本质安全,延长了管道寿命,从而节省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8.
2015年是"新两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新两法"要求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同时加强社会舆论、公众关注、公益诉讼和政府监管,因此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油田开发也面临更高的节能、环保及安全要求。近年来,安塞油田部分管道由于客观原因及人为因素泄漏而导致环境污染,给油田安全生产带来了被动局面。国企改革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以安塞油田管道日常管理为契机,从安塞油田所处环境、管道隐患入手,针对排查隐患采取"对症下药"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目的是使安塞油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建设现代化采油厂。  相似文献   

9.
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安塞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技术难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综合研究和开发试验,实现了安塞油田的良性开发。本文在地质特征、水驱渗流特征和油田稳产技术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划分了安塞油田注水地质单元,系统总结了不同注水阶段的成功做法,建立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提高水驱效率的技术体系,围绕精细注水和改善产液剖面,完善了提高水驱效率的配套措施,对特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2017,(4):85-88
为了修复海管立管腐蚀缺陷,制定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方案,介绍其施工工艺,并在渤海某油田注水海管得到应用。现场实践表明:海管立管腐蚀缺陷修复补强后分担了管道承受的载荷,降低了管壁的应力应变,部分恢复了管道的承压能力,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该方法防漏性好、耐腐蚀,使用范围广,使用年限长,安全性高,并且所有作业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剑  张昊  郭亮  张军锋  金莉 《石油仪器》2010,24(3):59-60,63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套管受外力、化学腐蚀的作用引起变形、损坏,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制约安塞油田高效开发的因素之一。判断生产井是否套损并确定套损位置成为治理套损井前提条件。文章介绍了安塞油田历年所使用过的套管检测技术,找到了适合安塞油田的套管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油田进入到开发后期,原油含水率基本达到90%以上,油田污水管道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此类管线泄漏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为了分析泄漏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新疆油田某净化污水外输管道为例,采用管道现场检测、介质室内实验和腐蚀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腐蚀主控因素影响排序为CO_2、温度、S~(2-),可加入缓蚀剂和除氧剂,以降低腐蚀因素对管道的影响。同时开展完整性评价,综合得出管道的剩余寿命为3.3 a,平均寿命为5.1 a,应采取定期挂片腐蚀监测方法来监测管道的腐蚀速率,必要时可采取内穿插复合软管或非金属管道内涂层等措施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注水管道的腐蚀影响分析及其适用性评价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管道由于水质不合格经常发生腐蚀穿孔现象,严重地降低注水管道的剩余强度、承压能力、剩余寿命和安全运行可靠性。本文从胜利油田某试验区水质对注水管道的腐蚀状况出发,编制了注水管道的腐蚀影响分析及其适用性评价技术软件。该软件具有覆盖范围广、操作方便、解释能力强以及计算精度高等特点。该软件的开发对提高了注水管道的腐蚀影响分析及其适用性评价技术效率和油田整个注水系统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塞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2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存在油井见水后产量递减快、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套损及水淹关井逐年增多等问题。结合安塞油田多年开发实践效果,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井网调整、重复压裂、堵水调驱、套损井治理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该技术在安塞油田推广应用1 100余井次,累计增油20余万吨,采收率提高了1.8%,油藏整体开发形势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油田管道泄漏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油田开发水驱后期,采出液含水率逐年上升,组分不断变化,腐蚀因素日趋复杂;部分油田采出水矿化度高,腐蚀性离子和溶解氧含量高,介质腐蚀性较强;多层系叠合开发共用地面系统,导致管道垢下腐蚀严重;此外,自然外力和第三方破坏也成为管道泄漏的重要原因。对管道泄漏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从腐蚀评价、管材选取、防腐工艺、路由选择、泄漏检测、水工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可降低管道运行风险,延长使用寿命,确保油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靖安油田是长庆石油勘探局“九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低渗透油田,油藏埋深较安塞油田平均深600m,开发建设条件差,为了实现靖安油田的高效益开发建设,文中详细介绍了在安塞油田成功开发的基础上,完善、发展了转油装置、增压装置、多井单管集输工艺以及树枝状串管注水工艺,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建设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靖安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继安塞油田之后的又一整装特低渗透三叠系油藏。在总结安塞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油藏特点进行了井组注水试验,水平井开发,注气试验,矩形井网和CO2压裂等开发试验,逐渐完善了适合该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实现了油田的高效开发,使地层能量较快恢复,油井大面积见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萨中油田各系统埋地管道腐蚀状况统计发现,埋地管道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腐蚀穿孔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腐蚀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遏制管道腐蚀穿孔不断恶化的趋势,对萨中油田埋地管道进行了防腐检测和腐蚀原因分析,明确了埋地管道的腐蚀情况及其成因。防腐检测数据及现场开挖验证表明:管道局部腐蚀的程度比均匀腐蚀(均匀腐蚀一般不超过0.5 mm)更为严重;管道绝缘电阻等级为"四(差)、五(劣)",管道防腐层基本无效,防腐措施失效是埋地管道发生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依据检测数据对管道防腐层缺陷和管体缺陷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修复,使管体缺陷得到补强,防腐层防护等级得到提升,有效地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降低了管道腐蚀风险,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油田埋地管道腐蚀评价及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第七采油厂针对埋地管道的腐蚀状况,开展了埋地管道的腐蚀现状调查及安全系数模糊评价研究,根据土壤腐蚀性分级对埋地管道的腐蚀程度进行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了老区油田埋地管网维修改造。在实施腐蚀管道维修改造工程时,要方案整体预测,分步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改造费用,提高改造工程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造成安塞低渗透油田储层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了本技术在安塞低渗透油田的适应性。酸质解堵处理剂对低渗储层岩心改善效果显著,氧化剂起到了降低腐蚀速率和保护钢材的作用。在安塞油田现场的试验表明,油井产液、产油上升较快,含水平稳,增油效果明显;注水井的注水量在能达到配注要求的同时,注水压力下降明显,降压增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