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江苏省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开展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体系刻不容缓。对江苏省机动车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和原理对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实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述了降低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外部成本的两种方法即明晰产权法和“内部化”法,提出了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未来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路。提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要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重在对部门的监管;加强车辆使用全过程污染防治监管,建立对各级机动车维修企业尾气治理行为的监管制度;启用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检测手段,全面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排气对常州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机动车排气对常州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8年夏季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7个交通路段和3个交通路口布点对机动车排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Pb等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交通路段和交通路口大气中Pb污染较轻;针对机动车排气的污染状况,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机动车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6月 2 7日~ 7月 1 4日对全市 30多名机动车排气污染物路检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班请有关专家作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测政策、法规和检测技术”的专题报告。参训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有关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的条款和南京市政府公布实施的机动车污染治理系列文件 ,以及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等知识 ,并着重讨论了路检中应把握的政策界限和注意事项。培训班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了考试 ,主要内容为法规、政策、专业技术知…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4):F0002-F0002
近年来,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来源。为提升监管效能,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致力于科技手段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完善。建成了“机动车环保网络综合监管平台”。逐步实现了以有限的环保执法人员对南京市140万机动车的全方位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7.
强化汽车排气污染治理改善兰州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兰州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表明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量已上升到占兰州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指出了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对汽车排气污染防治技术作了简析,提出了防治汽车排气污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建立深圳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因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机动车排放因子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了深圳市当地的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研究技术路线,通过大量的调研、实测建立深圳市道路和联片建成区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因子,为深圳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研究和控制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对新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了新车上牌的环保注册登记目录制,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控制目标和排放标准;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检测/维护(I/M)制度,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正常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其发动机处于正常技术状况;对高排放污染机动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改善机动车排放水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维护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85%的高排放污染车辆能达标,且CO的削减率最高,达50%左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安装机内净化器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二次补气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22.5%~30.0%,对HC的净化率为9.7%~30.0%;高能电子点火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5.4%~22.2%,对HC的净化率为17.2%~30.8%。不定期检测中,一些高排放污染车辆安装三元催化反应器后,其净化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0.
随着燃煤、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贡献率逐步增加,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 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将为协同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监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规支撑。介绍了这部法规的背景、立法修订的必要性、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亮点,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未来移动源立法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阐述了南京市机动车发展现状、道路交通现状和机动车污染监测情况,对机动车排放因子、机动车污染、交通干线的污染物日排放特征、机动车源排放污染物的分担率以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提出了贯彻机动车尾气控制标准,完善污染控制管理机制;重点控制公交、出租和专业物流的机动车污染;严格控制车用油品质量;建立车辆污染数据库;加快道路建设,运用交通综合管理制度削减污染;实施保护区和控制区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标志管理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9月 15日温州市为了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剧和道路交通拥挤的局面 ,决定禁止在市区内销售排气污染超标二冲程摩托车 ,同时尾气检测不合格的二冲程摩托车也不能在市区上牌 ,此次活动取得满意的效果。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销售的二冲程摩托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机动车年检站环保行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市机动车年检站的社会定位和排气检测现状的描述,分析了各年检站对排气检测这一环保项目的经营态度以及与政府各相关部门及车属单位等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对年检站从事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其环保行为应加强监督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高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佛山市高明区2007—2012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资料,分析该区近6年来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该区空气污染呈现由单一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综合污染指数总体上升,污染物以SO2、PM10为主。SO2、NO2浓度呈逐年增长,PM10则呈平稳状态。三者污染浓度最高值均在每年第4季度出现。该区的SO2浓度主要受工业污染源影响;NO2也受工业影响显著,与机动车数量呈正相关;PM10与烟粉尘排放量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因此,改善该区环境空气应着重从控制工业污染源、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3大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年检监测,表明南京市的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排气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市机动车排气监测总合格率为99.9%,比1993年上升了8.6个百分点;汽车尾气达标率也呈上升趋势,2002年达83.8%,比1993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对机动车排气路检结果表明,CO超标的车辆占84.4%,CO、HC两项指标都超标的车辆占31.1%。对各类汽油助力车排气监测结果表明,二冲程汽油助力车尾气中CO、HC排放量要高于四冲程汽油助力车的排放量。对各类正三轮摩托车排气抽检结果表明,大部分四冲程正三轮摩托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能达标,且排气管无碳烟;二冲程正三轮摩托车尾气中HC值偏高,排气管碳烟明显。  相似文献   

16.
19辆机动车尾气激光遥感监测车近日投入到北京市18个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作中。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介绍,激光遥感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全市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测能力,使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对上路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规模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邹强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2):93-96,F0004
通过对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BTX的监测,结果表明: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BTX的污染程度不容乐观。其中,苯浓度6.2μg/m^3,超过欧盟标准的0.24倍。环境空气中BTX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秋(春)季<冬季;环境空气中交通测点的BTX高于其他地区。机动车排气及汽油挥发是BTX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排气污染对城市道路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市珠江路道路空气质量的监测,掌握了机动车排气污染对街道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道路中NOx、NO2、CO的变化规律,以及污染物与车流量和大气扩散条件的关系.并通过与城市大气自动监测国控点监测数据的比较,得出国控点NOx、NO2浓度和道路中NOx、NO2浓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现状,对人和城市大气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十五“期间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尾气对南京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调查 了南京市机动车尾气对道路环境污染的状况,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从1991年以来,南京市机动车总量和道路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道路两侧污染物NOx,CO浓度均有所下降,但仍分别高于对照点2.2倍、3.2倍,道路汽车排气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随着道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加,要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必须推广清洁燃料以及低污染车和零污染车,同时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增加植树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