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联苯苄唑洗剂中联苯苄唑及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的HPLC法测定法。方法色谱条件Zorba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9055),流速1.00ml/min,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μl。结果两组分收率100.52%~99.61%,RSD0.78%~1.44%(n=5)。结论该法适用于复方联苯苄唑洗剂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5mol/L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7.0)(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联苯苄唑在35.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63%,n=5),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9%、102.4%、98.5%。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寇艳秋 《中国药师》2002,5(4):225-225,227
目的:观察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用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真菌感染98例。结果: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治愈率为74.5%,总有效率为89.8%。结论: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具有疗效高、无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郭兴杰 《中国药师》2000,3(6):340-341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凝胶剂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方法:用甲醇作提取溶剂,以253nm为测定波长。结果:联苯苄唑浓度在2.32~6.96u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7%。结论:该法可用于凝胶剂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离体透过性试验,评估受试联苯苄唑乳膏透过安全性的大小。方法以小型猪全皮皮肤为模型,应用改良的Franz立式扩散池,分别采用生理盐水、PEG400:生理盐水(1:2)混合液为接受液,于1、2、3、4、6、8、10 h定时取样,利用HPLC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对照联苯苄唑乳膏样品和受试样品在生理盐水接受液的条件下,均不能透过离体的小型猪皮肤。在PEG400:生理盐水(1:2)接收液条件下,有微量透过,10 h的累积透过量受试联苯苄唑乳膏为(0.286±0.100)μg/cm2,对照联苯苄唑乳膏为(0.269±0.033)μg/cm2,二者经皮透过曲线基本一致。结论受试联苯苄唑乳膏和对照联苯苄唑乳膏在药物透过安全性大小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苯苄唑凝胶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生  张晓松 《中国药业》2005,14(5):34-35
目的:建立测定联苯苄唑凝胶 (必伏 )中联苯苄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以甲酸-水-四氢呋喃( 79 : 20 : 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54 nm.结果:联苯苄唑在 0.1~ 5 μ 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3%( RSD=0.58%, n=9).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联苯苄唑凝胶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于明彦  王文军 《中国药师》2001,4(5):391-392
目的:探索复方联苯苄唑洗剂中两组分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除法。联苯苄唑、氢化可的松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54nm ,242nm。参比波长分别为226.6nm,267.8nm。结果:联苯苄唑、氢化可的松回收率分别为100.15%,100.13%,RSD分别为0.49%,0.4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花斑癣患者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58例,均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疗效。结果花斑癣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0%(32/40)、97.5%(39/40)、100%(40/40),3周疗程结束后未见治疗无效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亦未见治疗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8/58)、86.2%(40/58)、96.55%(56/58)。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每周的总有效率对比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花斑癣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50%(29/40)、92.50%(37/40)、97.50%(39/40);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58.62%(34/58)、77.59%(45/58)、91.38%(53/58),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安全,有效,但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程要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9.
联苯苄唑洗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凤  王惠珍 《中国药事》1997,11(4):251-252
配制联苯苄唑洗剂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6nm处测定联苯苄唑的含量。浓度在2~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58%。  相似文献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测定联苯苄唑溶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测定联苯苄唑溶液的含量。方法:采用容量分析的方法,以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溶液为滴定液,二甲基黄-溶剂蓝19混合液为指示液。结果:联苯苄唑在30-70mg范围内,滴定液体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13%(n=12)。结论:该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联苯苄唑乳膏联合20%尿素软膏治疗角化型足癣临床和真菌学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角化型足癣患者采用1%联苯苄唑乳膏联合20%尿素乳膏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1%联苯苄唑乳膏,疗程均为4周。结果症状总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8.83±1.66)降至(1.23±0.72);对照组由(9.15±1.30)降至(2.63±2.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1)。治愈率、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70%、96.99%和46.67%、70.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1)。结论联苯苄唑乳膏联合20%尿素软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优与联苯苄唑乳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联苯苄唑霜中氯霉素和联苯苄唑合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组分间干扰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氯霉素含量测定波长为276,237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9%(RDS=0.8%,n=9);联苯苄唑含量测定波长为256,295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6%(RDS=1.3%,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C1 8色谱柱 ,以甲醇 - 0 0 5mol/L三乙胺水溶液 (用磷酸调pH 7 0 ) (85∶15 ,V/V )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0ml/min ,检测波长为2 5 4nm。结果  联苯苄唑在 35 0~ 6 0 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3%(RSD =1 6 3% ,n =5 ) ,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 10 0 9%、10 2 4 %、98 5 %。 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 ,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苯苄唑乳膏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差异。方法 252例体股癣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联苯苄唑乳膏组126例,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组126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低于联苯苄唑乳膏组患者,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联苯苄唑乳膏组66.67%,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可以明显改善体股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甲癣搽剂中联苯苄唑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甲癣搽剂中联苯苄唑及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测定波长在(254.0±0.5)nm,参比波长在(329.0±0.5)nm处测定联苯苄唑的含量;在波长(302.0±0.5)nm处测定水杨酸的含量。结果:联苯苄唑浓度在1.512~4.53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9.5%,RSD为0.34%;水杨酸浓度在5.210~31.26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8.5%,RSD为0.28%。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吴兵兵 《医药导报》2006,25(6):575-576
目的建立联苯苄唑凝胶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乙腈(80∶15∶5);流速1 mL.m 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联苯苄唑在12.56~125.6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联苯苄唑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0%(RSD=0.74%),100.5%(RSD=0.96%),98.7%(RSD=0.55%)。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选用118例病人,男性62例,女性56例,年龄37a±s9a,病程2.4a±1.1a,其中体股癣40例,手足癣46例,花斑癣20例,皮肤念珠菌病12例。用该乳膏涂患处,qd。疗程为体股癣2wk,手足癣4wk,花斑癣3wk,皮肤念珠菌病4wk。结果:118例病人治愈88.1%,好转6.8%,总有效率为94.9%,起效时间为3.4d±1.2d,治愈时间为20d±4d,副作用发生率2.5%。结论:国产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复方联苯苄唑乳膏和洗剂是医院科研制剂 ,主要成分为联苯苄唑、氢化可的松 ,具有抗真菌、抗炎、抗过敏作用 ,临床用于皮肤癣症炎症[1] 。联苯苄唑的甲醇溶液在 2 5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单方制剂以此作为鉴别依据 ,复方制剂中由于氢化可的松及其它辅料干扰 ,甲醇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移至 ( 2 50± 1)nm处 ,无法用于鉴别 ;氢化可的松的显色反应鉴别操作较为繁琐费时。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 2种主要成分 ,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结果较为满意。1 仪器与试药2 53 7 紫外分析仪 (上海科艺光学仪器厂 ) ,微量进样器 (上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0%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3%和33.3%;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85.0%;两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清除率,是临床治疗足癣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复方联苯苄唑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目的研究联苯苄唑和曲安奈德联合应用时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联苯苄唑等9种抗真菌药物对456株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联苯苄唑与曲安奈德(10:1)联合作用时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联合药敏指数(FIC)。结果联苯苄唑对以红色毛癣菌为代表丝状真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略强于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和咪康唑。联苯苄唑与曲安奈德10:1配比时,体外抗菌作用呈无关作用。结论联苯苄唑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曲安奈德对其活性无影响,建议将2者联合制成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