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德增 《四川中医》2020,38(7):170-173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加味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L/O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牙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硝唑分散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牙周指数[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变化、龈沟液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L/OPG)]水平变化,以及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LI、PD、BI、GI、AL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龈沟液IL-23、IL-1β、RANKL/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味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状况,缓解炎症,有利于牙周组织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固齿散治疗胃火上蒸型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胃火上蒸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固齿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牙周情况[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龈沟液免疫因子(IL-6、IL-1β、MMP-13)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观察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得分、PD、BI、IL-6、IL-1β、MMP-13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自拟固齿散治疗胃火上蒸型慢性牙周炎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中医症状,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降低IL-6、IL-1β、MMP-13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正畸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全部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牙周情况的变化。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和龈沟液的hs-CRP、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I、PLI、PD、CA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GI、PLI、PD、CA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龈沟液的hs-CRP、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和龈沟液的hs-CRP、IL-1β、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正畸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清胃固齿汤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以及对菌群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26例,根据Excel表格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米诺环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胃固齿汤,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龈下牙周致病菌水平、龈沟液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附着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附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伴防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胎菌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伴防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胎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治疗前相比,龈沟液重炎性细胞因子hs-CRP、TNF-α、IL-6和IL-10水平显著改善,治疗组龈沟液重炎性细胞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13%,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固齿汤联合米诺环素可以改善慢性牙周炎的相关症状,缓解炎症反应,消除致病菌,恢复牙周生态平衡,促进疾病恢复,其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全身免疫状态继而纠正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扶脾温肾汤治疗8例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筛选出8例符合脾肾阳虚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中西两法治疗,洁治后给予扶脾温肾中药治疗,用ELISA检测该药治疗前后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附着水平(AL)均有明显下降(P0.05)。龈沟液中IL-1β及IL-6在服中药1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扶脾温肾汤对脾肾阳虚型慢性牙周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胃养阴汤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清胃养阴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χ2=6.76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其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胃养阴汤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牙龈质量,保护牙周组织,其机制与调控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益气升阳固齿汤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以及对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来医院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4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升阳固齿汤,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龈沟液中OPG和RANKL水平和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D、CAL、BOP、GI和SB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PD、CAL、BOP、GI和SB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hs-CRP、IL-1β和IL-6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IL-10较治疗前显著提升,观察组治疗后龈沟液中hs-CRP、IL-1β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P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RANKL水平和RANKL/OPG值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和RANKL/OP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治疗有效为82.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升阳固齿汤可以显著改善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牙周炎的炎性反应,增加OPG的表达,促进新骨形成,对牙槽骨的重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在牙周基础治疗对TNF-α及IL-1β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例(102颗观察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BOP阳性位点数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咬合指标、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PD、AL、BI、CAL、BOP阳性位点数和PL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PD、AL、BI、CAL、BOP阳性位点数和PL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咬合时间和咬合受力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咬合时间和咬合受力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TNF-α及IL-1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TNF-α及IL-1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合剂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同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周消口服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2组均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牙周消口服液。治疗后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lorida牙周电子压力敏感探针对进行除第三磨牙外的全口牙周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和出血指数(BI);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17、IL-21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2组PD、CAL、BI、PLI水平和沟液中hs-CRP、TNF-α、IL-17、IL-2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牙周消口服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抑制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清胃汤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67例及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清胃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牙周状况相关指标、龈沟液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2周、4周后的口臭、牙龈肿痛、口干舌燥、便秘、齿衄、溲黄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针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均显著改善(P均<0.05),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清胃汤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玉洁 《新中医》2022,54(12):159-161
目的:观察清胃泻火汤治疗菌斑性牙龈炎胃火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菌斑性牙龈炎胃火炽盛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超声波洁治和氯己定含漱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泻火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P<0.05)。治疗后,2组PLI、GI、SB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PLI、GI、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龈沟液中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龈沟液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胃泻火汤治疗菌斑性牙龈炎胃火炽盛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环境,降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且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绝经期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绝经期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同时口服补肾固齿丸,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牙牙周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ALP及患牙GBF。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个月2组SBI、PD、CAL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2组龈沟液中IL-1β、TNF-α降低,IL-10水平和血清ALP升高,且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3~6个月2组患牙GBF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降低绝经期牙周炎口腔炎症水平,改善牙龈微循环,促进牙槽骨组织修复及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胃固齿汤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均为胃火上炎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固齿汤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胃固齿汤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胃火上炎证的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金银花清胃汤佐治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对牙周菌斑、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该院口腔科就诊重度牙周炎76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银花清胃汤,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6(IL-6)]及牙周状态[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8及IL-6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8及IL-6水平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I、GI、P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I、GI及PD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金银花...  相似文献   

15.
蓝芩颗粒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捍芳 《新中医》2018,50(1):95-97
目的:观察蓝芩颗粒治疗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牙周炎患者共108例随机平分成2组,同时设54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含漱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蓝芩颗粒。观察比较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量(AL)、龈沟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D、AL、BI、PLI、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CRP、IL-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颗粒可以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牙周炎的炎症控制。  相似文献   

16.
裴家福 《四川中医》2020,38(2):174-178
目的:观察双花清胃汤配合替硝唑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EA-S)、细胞内弹性蛋白酶(EA-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把选入患者分成研究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控制牙菌斑等基础处置,对照组在基础处置上,口服替硝唑片,研究组在对照组之上,加服双花清胃汤,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牙周状态、龈沟液EA-S、EA-P水平及致病菌检出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P0.05);两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松动指数(TM)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龈沟液EA-S、EA-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g、Aa、Tf检测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g、Aa、Tf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研究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结论:采用双花清胃汤配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可以更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患者牙周状况,降低龈沟液EA-S、EA-P水平及致病菌水平,减少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许正元  宋小丽  唐存祥 《新中医》2023,55(14):107-110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汤联合甲硝唑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炎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状况、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2.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牙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菌斑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汤联合甲硝唑片治疗牙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且用药...  相似文献   

18.
裴家福 《四川中医》2020,38(5):182-185
目的:观察清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汤,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检测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BI、PD、PL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P、AST、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复发率(8.16%)低于对照组(26.53%)(P0.05)。结论:清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史芳萍  叶何珍  戴巧群 《新中医》2016,48(8):211-212
目的:观察消炎汤联合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肾虚火旺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消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固齿丸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牙龈指数(GI)、松动度(M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AL)、牙周袋深度(PP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2.98%,对照组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SBI、P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汤联合补肾固齿丸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好,症状改善明显。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固齿煎剂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OD水平及牙周破坏指数的影响。方法 用RIA检测成人牙周炎 (AP) 2 5例 4 7个牙牙周治疗前后、固齿煎剂治疗后 6个月及 1年患者龈沟液中SOD含量的变化并记录其牙周破坏指数PD、AL。结果 AP患者PD、AL高于正常 (P <0 .0 1) ,SOD含量低于对照组(P <0 .0 1) ;牙周治疗后 ,患者PD、AL下降 (P <0 .0 5) ,SOD水平上升 (P <0 .0 5) ,但仍均高于正常(P <0 .0 5) ;固齿煎剂治疗后 6个月及 1年 ,患者的PD、AL与牙周治疗后相近 (P >0 .0 5) ,而SOD含量却显著上升 (P <0 .0 1) ,与正常水平接近 (P >0 .0 5)。结论 固齿煎剂可以增强SOD活性 ,抑制机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 ,减少牙周上皮附着的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